“咬文嚼字”要“咬到根”“嚼出味”

发布日期 : 2017-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张春晓

 

诗意语文,我们要找准语言的渡口,“咬文嚼字”做到“咬到根,嚼出味”,带领学生徜徉于诗意的海洋。

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组织教学,“即一切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语言元素,要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具体表现为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共生。即使有其他的教学安排,也必须是为这些语言活动服务的。”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咬文嚼字是我们语文课堂的根基。肖培东老师说:“语文老师必须挖掘出文本语言深处的美,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感悟和吸收。”但是,如果方法不当,咬不到文本个性的根,就嚼不出语文的味道,学生也只是浮泛地进行了一趟语文之行,毫无收获。

咬文嚼字要找到这一“要津”,进入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为了达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时而联系上下文入词境,时而创设情境激活词义,时而朗读赏析传达词蕴,时而类比联想明晓词味。

一、联系上下文入词境

语文词汇教学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词语的含义不能死教,必须融汇在文本里,在语境中知晓词意、体悟词味、感受词情。

如汪曾祺先生的一篇《胡同文化》里出现了这样一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该句并不好理解,尤其是“衰草离披”中的“离披”,大多数人对该词是不易见到的,也很少去用。结合上下文语境,汪先生展现的是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的氛围,“离披”一词与“衰草”相连,我们就可以推断,“离披”表示“衰败枯萎的样子”,是一个叠韵的单纯词。

一个词语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可能变化出千差万别的意味,这是我们运用语言时往往忽略掉的。比如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中,林黛玉看见贾母在她旁边,便喘吁吁地说道:“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后来,贾母在她死后也说了一句“我可是白疼了他了”。两个白疼,深含意蕴,黛玉的“白疼”是“你什么都疼我了,就是要我命的事你不疼”,贾母的“白疼”意为“我什么都疼你,就是那个事我不能疼你”。

联系上下文进入词语的情境,我们就能在词语的教学上走几个来回,知晓词语蕴含的意味,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学到词语的妙处。

二、创设情境激活词义

创设情境,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真切地理解文本中关键词汇的深刻含义。像在《老王》中有这样经典的一句“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为了体会“枯黄”一词的含义,一位老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教学。

师:同学们,现在是深秋时节,校园里的落叶你会用哪一个词来形容?

生:枯黄。

师:这样的落叶,你拿在手里会有什么感觉?

生:一握就碎。

师:对啊,老王的身体就像枯黄的树叶一样,因此,文中说“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教师这一生活场景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对“枯黄”一词的理解,并且一个表示色彩的词语竟然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动感,学生此刻对老王的身体状况垂死状态有了深刻的体悟,教师不需解释学生就已经深入到文本内部,切身地感受到了杨绛先生平平淡淡的语言下蕴藏的深厚情感。

再如《再塑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如果不创设情境,肢体健全的人对这句话体会是不会深刻的,也很难走进海伦·凯勒内心去感受那份沮丧与孤独。一位老师在赏析此句时,让三位学生戴上眼罩,塞上耳朵,其余学生屏住呼吸,三位同学尝试走过一段距离触摸一样物品时,瞬间的黑暗和无声的世界让他们感到那么的无助、迷茫,渴望光明的急切心境油然而生。

有些语言传达的情感,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总会理解不了,更不能深刻触摸到文本的意蕴,此时,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朗读赏析传达词蕴

有些课文就是朗读的范本,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咂摸出语文的味道,没有必要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换一换、删一删。一是我们换的词语不一定恰当,也不一定有可比性,学生有可能两个词语体会都不深刻。二是我们换的词语肯定没有原作好,但是学生能甄别出细微差别吗?尤其是一些包含修辞手法的句子。此时,最好的途径就是静静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韵味就出来了。像朱自清的《春》就是朗读的范本,生动形象的口语,朴实清新的文风,节奏明快,意蕴深厚,我们可以就此进行一次朗读教学,让学生沉浸于春天的篇章里。

由于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多使用短句和儿化音,使得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因此朗读的时候就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咬字不宜过重,语调上扬,语速可稍快,但不宜匀速,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这样才能注意到朗读的抑扬顿挫。

像“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位老师采用删一删的方法,删除一个“盼望着”,反复的意味没有了,改变了文章的章法。学生虽然也体会到盼望的急切心情,但不够深刻。另外一位老师采用朗读指导的方法,此时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手法的运用,将渴望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两个小短句的层次性,中间不停顿,就情感而言,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语调上扬。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情绪一次比一次到位,情感逐渐饱满,读出了“热切地盼望”。

其实,每一个汉字都藏着生活的故事,表达着每一份情感,我们需要朗读才能沉入词句,读出情感。

四、类比联想明晓词味

语言的美,不仅在于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更在于它暗示出多少东西,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这些词语的赏析,我们运用类比联想要比删一删、换一换效果好很多,学生也能体会出暗示的意味。

类比联想,可以为了理解某个词语,进行组词或造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注解未知的含义。像一位老师在教授《风雨》时,有这样一句话“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为了理解“攀附”一词,这位老师让学生组词“攀高枝、攀龙附凤”,并解释“攀”是依托比自己强或有优势的人或事物,努力向上,学生也就明白葡萄那种努力支撑的困难。

也是在进行《老王》教学时,一位老师对“镶嵌”一词的处理更是巧妙到位。

师:我们一般会怎样运用“镶嵌”?

生:我把爸爸妈妈的照片镶嵌到相框上。

师:照片和老王有什么区别?

生:照片无生命,老王有生命,

师:是啊,老王就像无生命的照片一样,是那样的单薄,就像照片镶嵌在门框里。

在造句类比过程中,同学们通过“镶嵌”一词读出了老王清瘦、单薄、僵直,没有一丝活气,也感受到杨绛散文语言的平和冲淡却字字含情。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课堂我们向往“给学生以诗的阳光,小说的空气,戏剧的水分,散文的土壤,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棵千般美丽万般风情的心灵之树”(董一菲语)。语文课堂,就是不放过一个个标点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语,磕磕绊绊而又酣畅淋漓地在语言文字的碧波里潜行游弋。要做到这些,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耐心地、静静地细读文本,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文章的亮点,并将择机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山东教育》20174月第1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