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大概念理解的语文单篇经典教学

发布日期 : 2024-12-2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   吕茂峰

由几篇文章组群而成的大单元,旨在通过对这几篇文章异中求同的抽象概括,提炼单元大概念,以指导学生获得更有深度的、可迁移性的理解。然而,将同一篇文章与不同文章组合成大单元所获得的大概念肯定是不同的,那么,一篇文章究竟与哪些文章组合成大单元获得的大概念才是最有价值的?还有,组成大单元的文章数量越多,异质性越大,从中提炼的大概念必将因高度概括而抹杀单篇文本的特质。文本特质的背后是否本身就有大概念的支撑?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个单篇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单元,只不过是将构成这个文本的段落内容看作单篇单元的材料而已。

一、单篇单元大概念提炼的理论基础

单篇是天然自足的一个单元,它所蕴含的大概念不是单篇文章的主旨,而是作者表达主旨所凭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比文章主旨更上位的概念,因而它比直接获得文章主旨更具迁移价值。这种迁移价值不是空泛地追求尽可能广泛的解释力,而是扎实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单篇单元教学和多篇大单元教学的差异在于文本数量的多少和教学设计、实施方式的不同,而这个差异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具有决定意义,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具体语境中思考和表达的质量。那么,毫无疑问,作者苦心经营的单篇文本,在“具体语境中思考和表达的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所以,立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宗旨,走进语言深处,感知作者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思考和表达,以提炼立足于单篇的单元大概念,其教学价值并不亚于唯“大”是从的大单元教学。

二、单篇单元大概念如何提炼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个经典的单篇文本。它和任何一个经典的单篇文本一样,蕴含着作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思考和表达的方式,而这种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一旦具备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迁移功能,就具备了大概念的品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写的是陋室,为什么要先写山和水,“兴中带比”的同时也和陋室类比。既然是类比,为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突然改成了与前设类比句截然不同的句式?如果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改写成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同的句式又会怎样?请看一位学生的改写答案:“室不在华,有君则馨。”意思是居室不在于多么华丽,有君子在其中居住就散发出香气。如果这样写,就显得过于直白,直接自称君子,难免有自夸之嫌,会破坏通篇托物言志的委婉旨趣。同样,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也省略了其前句“君子居之”,也是为保证含蓄委婉的一致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主语是山,谓语说主语不在于高度,有仙则可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主语是水,谓语说主语不在于深度,有龙则能神异。按照类比的统一性要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与前设类比句对应的主语是陋室,谓语也应该说主语不在于什么,有什么则能如何。所以,“馨”说的是陋室的特点,而不是“吾德”的特点。

学生依据类比的统一性,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改写为“室不在华,有君则馨”之后,教师可作如下引导,以使学生初步发现大概念,即作者表达主旨的上位概念。

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强调什么比什么重要?

生:山有仙比有高度重要。

师:“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什么比什么重要?

生:水有龙比有深度重要。

师:那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什么比什么重要?

生:居室内有君子比其外表的华丽重要。

师: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三句话共同强调的是什么比什么重要?

生:事物的内涵比外表重要。

“事物的内涵比外表重要”就是贯通《陋室铭》全文的一个核心大概念。文章将陋室与山、水相提并论,不仅仅是通过类比引出陋室因主人之德而“馨”的观点,更在于通过三个类比分句的聚合功能,强化作者的人格思维,即刘禹锡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思维方式。

刘禹锡具备优秀的协同思维。协同思维要求掌握协同的内容和方向。一旦内容和方向明确了,就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思维“热点”,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实现思维的协同一致,并将协同思维加以升华和传播。“事物的内涵比外表重要”这一大概念,就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始终要抓住的思维热点。事实上,类聚暗示“大概念”之后,无论是对陋室的描述,还是描述之后对诸葛庐和子云亭的议论,刘禹锡都是在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实现思维的协同一致。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遮蔽与彰显,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互文与对举,再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通融与转化,无不凸显出主人重内涵而轻外表的思维特质。

同样,“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则从一个新的角度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三句话所聚合的核心概念———重内涵而轻外表———发力。诸葛亮和扬雄皆为学识渊博之人,刘禹锡自比二人,同样是建立在重内涵而轻外表这一“大概念”之上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提出了如下要求:“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这一要求可给我们从单篇经典中提炼大概念以启发:“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方能“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但这一过程是具体而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文本主旨的层面上,而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发问与求解,以探求文本主旨背后的思考和表达问题的方式。《陋室铭》单篇单元大概念的成功提炼,正是师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立足于语言文字应用不断发问与求解的结果。

三、单篇单元大概念与群文单元大概念的联系

为了应考,有些教师采取多多益善的题海战术,让学生详细记录尽可能多的标准答案,岂不知文本阅读是没有穷尽的。即使是面对同一个经典文本,还存在多元理解导致教师指导学生记录的答案与命题者制作的答案并不一致的问题。大概念教学的提出正是为了超越一味学习文章主旨等零散知识的局限,力求获得开发知识的思维方式。然而,越过单篇文本主旨之类的知识,获得开发知识的思维方式,并不一定非要将多篇文章组合成群文大单元才能实现。单篇经典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作者思考和表达的原型图式,这种原型图式是反映根本读写规律的大概念。

那么,越过单篇经典之原型图式的发掘,由多个单篇构成的大单元能在多大程度上“类聚”出单篇经典所蕴含的原型图式?这样的质疑并非否定群文大单元的探索意义。群文大单元之“大”,旨在通过“类聚”发现共同规律,但通过“类聚”所发现的共同规律往往也会掩盖和抹杀单篇经典中所蕴含的更能揭示本质的规律。所以,群文大单元的“类聚”还只是大概念提炼的起步。“类聚”是多篇文章之间的异中求同,“同”求出了,还要在“同”的背景下比照出单篇经典的“异”,但这个“异”是比“类聚”之异中求同的“异”更进一步的“异”,也比“类聚”异中求同之“同”更贴近经典所蕴含的本质规律。

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陋室铭》《爱莲说》五个单篇经典“类聚”,从人文主题的角度可提炼一个大概念———美德是由外在的言行等表现出来的。但是,在美德与外在表现的关系上,每一单篇经典所歌颂的“美德”背后的原型认知才更具立德树人启迪意义。如《陋室铭》对学生具有启迪和教育价值的不是“安贫乐道”“傲岸不屈”之类的标签,而是刘禹锡何以能够“安贫乐道”“傲岸不屈”的思维认知———事物的内涵比外表更重要!“贫”是外在的,“道”才是内在的,因内涵重于外表,故能安贫以乐道;精神是内在的,物质享受或物质贫乏是外在的,因内涵重于外表,故能傲岸不屈。

从上文对《陋室铭》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单篇经典内部提炼大概念与在群文大单元中提炼大概念一样,都要经历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而单篇经典大概念的提炼难度一点也不亚于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群文大单元的大概念提炼。

四、单篇单元大概念的解释力

从单篇经典中提炼的大概念与从群文大单元中提炼的大概念到底哪一个更大?答案是二者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二者是从不同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但是,单篇经典大概念与群文大单元大概念一样,必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迁移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大概念。譬如我们从《陋室铭》中提炼出的“事物的内涵重于外表”这一大概念,它不仅能解释刘禹锡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能够部分地解释鲁迅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笔者抄录下学生的二十二个疑问,其中之一是:阿长缺点那么多,鲁迅为什么不讨厌她?其实,这也可用“事物的内涵重于外表”这一大概念解释。《阿长与〈山海经〉》用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阿长不受“我”待见的诸多缺点,却只用三分之一稍多一点的篇幅写她给“我”买来《山海经》这一个闪光点。但仅仅这一个闪光点,却因其蕴含着母性的善良,就压过了她的所有缺点,并且她身上的许多所谓的缺点,也同样体现出其善良的本性。这正如她给“我”买来的《山海经》,虽然“刻印都十分粗拙”“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因其能够满足“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其内涵重于外表———而成为“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台阶》中的父亲含辛茹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象征地位的台阶,但他为什么没有体验到预期的被尊重的感觉?这也可以用“事物的内涵重于外表”这一大概念来解释。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台阶能象征地位,只是世俗的观点,屈从世俗的评价,为一个外在的符号,脱离实际、透支健康、迷失自我,这本身还是自卑使然。所以,如果没有精神的充盈和独立,即使是建起了高台阶,而人的精神内涵并没有随之提升,那么人不但找不到被尊重的感觉,甚至还可能愈加自卑。

那么,我们无法将《陋室铭》《阿长与〈山海经〉》《台阶》等文章组织群文大单元,“类聚”提炼出“事物的内涵重于外表”这一大概念吗?几乎做不到!因为“事物的内涵重于外表”这一大概念是基于单篇文本内部的严密结构,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而发掘的,越过单篇文本的严密结构和语言文字运用,通过类聚获得的群文大单元大概念也许会更加“上位”,但也正因其更加“上位”,就会与切实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大概念大异其趣。

最后说明一点,单篇经典大概念的迁移性和解释力,不仅体现在它能涵盖众多的写作事实,而且也应该体现在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深化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上。

 

(《山东教育》202412月第3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