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提问设计艺术
发布日期 : 2016-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潍坊市奎文区教学研究室 王国强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抓住时机,巧妙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进入“豁然开朗”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那么,如何才能既提得有艺术,又问得有水平呢?
一是抓住兴趣点,启发引导。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例如,由于时代背景、文化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很多学生对古诗词、文言文提不起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虽可以强迫学生记忆,但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古人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位老师在讲解《小石潭记》时,打破常规,没有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朗读,也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内容,而是以“你觉得小石潭的景物美吗?请以‘我认为小石潭美,美在——’为话题发言”,让学生导游“小石潭”,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感。
二是抓住发散点,拓宽思路。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有益。有的老师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长妈妈现在还健在,看到鲁迅这篇文章后,会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纷纷举手发言,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对实现感悟“我”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的质朴美这一教学目标收到了奇效。
三是抓住矛盾点,激发思维。如果在课文矛盾处提出与其相违或相逆的问题,则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思维冲突,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执教《故乡》时,有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一石击起千重浪。学生围绕小说的主人公是“我”还是闰土这一问题展开辩论。最后,学生得出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一结论,深化了如下认识,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四是抓住聚合点,着眼整体。围绕集中反映课文的主题、线索或者结构提问,能够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养成着眼全局、系统把握的思维品质。讲《背影》时,教师紧紧围绕“背影”这一全文线索,步步设问:四次提到的“背影”分别在哪儿?作用有什么不同?哪一次是重点?在师生对话中,围绕“背影”这一聚合点,抓住本文之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准确领悟到“背影”中包含着的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父母深沉的爱。
五是抓住模糊点,解疑释惑。抓住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思维能力。《老王》这篇散文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丰富,特别是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是学生容易似懂非懂的模糊点。教师应当紧紧扣住文本,抓住最后一句话作为突破口提问,引导学生分析“不幸”“幸运”“愧怍”的内涵,并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探究“愧怍”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悲悯情怀。这一过程既能锻炼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是抓住细节点,加深理解。准确抓住课文细节,在细节处提问,用细节打动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同时,又深刻体会到细节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在认真倾听中捕捉细节,在深入探究内容中挖掘细节,在深刻体验情感中关注细节,培育自己关注细节的习惯,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如有老师讲《背影》时,第四节写了在南京被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一定也有不少事吧?为什么不写呢?送行的过程也发生了不少的事,为什么不详写呢?通过细节处提问和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写文章要围绕中心选材与剪材,做到去芜存菁、精当简洁,从而在阅读中让作文规律固化,真正形成能力。
七是抓住深入点,寻根究底。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思维深度不够、过于简单时,教师要追根究底,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换角度,加大难度,适当追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旅鼠之谜》,教师围绕“究竟旅鼠集体跳海是不是真的主动自杀?”这一问题,借助课外资料让学生思考,不断追问:“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呢?”当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时候,老师顺势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首先要看文章的资料来源,第二要看作者的专业身份。不仅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还渗透了科学的读书精神。
掌握提问的艺术,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毕生探索研究。
(《山东教育》2016年10月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