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无痕”育德探微
发布日期 : 2016-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上海市张堰中学 朱明坤
当前,德育处于悬空难以落地的尴尬境地,教育的功利性弱化了德育的价值,社会的现实性削弱了德育的说服力。中学语文学科育德也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教师多重视语文知识的落实和语文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语文的育德功能。
学科育德是凝视内心中利己、自我本位、自我中心的“我”,从而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完善,最后完成变化成为有意义和有价值追求的“人”的过程。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因素,丰富的育德因素是开展德育的前提条件。德育能否在语文教学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主要看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
一、两难法
价值观认知对中学生来说相当容易,但基于价值观认知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就不容易了,基于此,创设情境设置价值冲突并提出价值观问题,让学生在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达到“无痕”育德的目的至关重要。比如教学《鸿门宴》,项羽摆下鸿门宴意欲除刘邦而后快,但在宴席上项羽犹豫了,杀掉刘邦可以除掉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强劲对手,但手段不光彩,有辱自己“楚霸王”的身份,经过内心的挣扎,项羽最终放下杀刘的念头。就此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项羽在鸿门宴上该不该杀刘邦?有学生从战略角度出发,认为项羽此时不杀刘邦,无异于放虎归山,善于笼络人心的刘邦必定会寻找反扑机会,胜负之数未可知。有学生从战术角度出发,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自古讲究“上兵伐谋”,所谓兵不厌诈,项羽设计杀刘邦,是政治权术,无关人格,无涉德行。有学生从人性角度出发,认为项羽虽刚愎自用,但性格直率,光明磊落,蝇营狗苟之事难以入其法眼,因为他的骨子里流淌的是高傲的血液,这也是项羽的可爱可敬之处。还原历史情境,学生把自己“融进去”,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价值选择。虽然历史是以成败论英雄,结合史实我们知道“刘”胜“项”败,但我们却觉得“刘邦虽成功但是小人,项羽虽失败却是英雄”。司马迁的《史记》把项羽归入“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情感褒贬蕴含其中。看来,道德人格的魅力有时是压过历史成败的。两难法比教师单向的道德灌输更能产生持久影响,因为道德因子被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德就不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再经由学生的情感感染,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二、融情通理
语文学科中富有意趣、情趣、理趣的或明或暗的育德因素俯拾即是,语文教材更是如此。“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要有二度创作的能力,还原和传递好教材文本的情感。教师传情达意的方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披文入情,也可以是移情入境,但一定要有意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育德因素。比如教学《秋水》,不要仅停留在对河伯狂妄自大洋洋自得的心理举止感到可笑的层面,而应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贻笑大方的河伯。为了不再做这样的河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谦虚谨慎、不能过分自我放大和自我满足的品德。再比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让学生认真分析曾皙的理想,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向往的生活令人向往,没有暴力、血腥、虚伪、阴谋、猜忌;少长友爱和洽,无拘无束,嬉戏游玩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共同沐浴于春风、阳光和洁净的河水中。这样,出现在学生脑海中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的乐趣和精神境界,进而受到儒者品德的感染。还比如教学《鱼我所欲也》,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论述生和死、义与利的?接着让学生再思考:联系“见义勇为者获奖金”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义与利。在这一系列的思考中,“义”与“利”这架天平的两端在学生的心中此起彼伏。教师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主体意识,不抹杀人的正当利益和欲求,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不以群体价值的倾向为导向,提升学生对“利”这一身外之物的价值判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舍利取义”。还比如教学《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焦母是家长制的代表,她对儿子的爱是自私褊狭的,于是处处刁难虐待儿媳,最后酿成悲剧。从人性异化的角度看,焦母何尝不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从人性和文化的角度深挖这些育德因素,学生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也就不会流于表面的认知,而能进入他们个人价值观的集合,同化顺应演变为自己认同的价值观。还比如教学《项链》,马蒂尔德的悲剧蕴含“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中有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等哲理,就此可以设置辩论:马蒂尔德的悲剧是偶然还是必然?正如小说文本所言,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如果说丢失项链是悲剧的偶然性,那么虚荣心可以说是悲剧的必然性。在情理辨析中,学生的德育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认知,而是熔铸有个人情感的道德判断,从而为个人的道德选择“无痕”奠基。
三、写作调控
如果说学生的阅读是一个价值观输入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价值观输出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学生的价值观反刍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情感价值判断并做出选择的过程。换言之,写作“无痕”地强化育德效果。践行读写结合的育德原则,语文教材里的一些选文大有可为。比如《相信未来》,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有多少苦难,都应该坚韧不拔,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联系当下现实:“真心感谢我曾经所有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这源于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毒杀舍友而引发网友的感慨,折射校园生命教育缺位。基于以上思考,指导学生训练议论文《敬畏生命》,第一步搜集写作素材,同时完成选材任务;第二步构思架构作文,列好作文提纲;第三步落笔成文;第四步修改作文。搜集素材时,教材中的《兰亭集序》《跨越百年的美丽》《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归去来兮辞》《项链》《世间最美的坟墓》《〈激流〉总序》《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等篇目进入学生的视野,选材组材完毕,学生提炼出如下立意:生命是普遍又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心怀悲悯,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生命没有“名字”,生命本该不为形役,不为物使,勿使生命“蒙尘”,承受生命之重,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尊严;超脱平庸,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让生命在独立而又自由的高地进行精神的逍遥游,在有限的生命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实现最高层次的生命价值。写作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论证过程中生命可以呈现朴素的一面,是否也可以呈现其他的面目,比如马蒂尔德的爱慕虚荣;生命苦短,不为物使,及时行乐,是否就可以不追求生命的价值了?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因为成功和优秀不能画等号,好比爱迪生,事业上够成功,但品格优秀吗?写作过程中图式论据在论证过程中突然涩滞,其实此时的涩滞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更是思维出现短路,价值判断出现模糊的空白。教师此时的写作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此基础上学生修改作文,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疏通思维认识上的盲区,在辨析中澄清道德价值,在内心审视的省察中“无痕”育德。
语文学科的育德内容悬空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其落地也非让人反感而且犯难之事,只要教师坚守做育心育人的有心人,依托鲜活的教材文本,借助真实的写作调控,精心打磨“无痕”育德课堂,回归生活,直面人生,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一情怀,语文学科的育德价值一定程度上会得到优化。
(《山东教育》2016年7、8月第2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