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绝知此事要躬行
发布日期 : 2016-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菏泽市曹州一中 吉彦珉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到底怎样通过语文教学呵护好我们的学生,怎么让他们的写作水平一步一个台阶地得到提高呢?有关写作方法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打开网络搜索,各种各样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扑面而来,俯拾皆是。这里,我不想人云亦云地就方法问题高谈阔论,只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点粗浅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多读多写永远是重中之重
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语言素质的整体提高。能力,既讲不出来也听不到手,它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勤奋的训练。正如大文学家欧阳修所言:“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为之”,在这里就是写文章,“多为之”,就是坚持多写。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学生不可能经常走出校门去开阔视野,走向社会去体验人生,更不可能如古人一般随心所欲潇潇洒洒地“行万里路”,所以,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很大程度上都要借助书本来完成。要想写好作文,“勤读书”永远是不折不扣的前提,而读书仅仅局限于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达到让学生多读的目的并且读有所获,我采取的第一个方法便是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并且写读书笔记。这个要求不仅仅是口头要求,读书笔记是必交作业,每周两篇,必须完成。有哪位学生“投机取巧”,我会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找他面谈,让他说出不交作业的理由,并且非让他补上不可,因为刚刚接班的时候“有言在先”,所以学生们也不好违抗,久而久之他们就把看课外书交读书笔记的任务当成自己的学习习惯了。
要将读书所获知识变为熟练的技巧,还必须多练。我们两个周一次的作文课是远远不能达到训练目的的,鉴于此,我采取的另一个措施是让学生写周记,要求他们自由拟题自己找材料每周写一篇小文章。交上之后,我不是草草看一遍就算完了,每篇周记我都给他们认真批改,错别字画出来,病句指出来,有的还加眉批,而且每篇文章我还就其内容写一些具有鼓动性或者警策性的文字,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悟出道理。由于写周记是自己出题目找材料自由写作,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正好弥补了写作文受约束的不足,同时也使他们积累的知识有了一个广阔的运用天地,从书本汲取的营养便转化为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又为读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读写过程就形成了读—写—读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向上的过程,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让批语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高中生心理普遍有“封闭性”的特点,有一片不容许别人闯入的“心灵禁地”,但是如果感觉有能理解信任他们的老师,这“心灵禁地”就会向老师开放。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无穷的,学生的心是敏感而又脆弱的,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所以我们在批改作文周记的时候,不要只顾文章写得好不好,有无病句错别字,还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大好时机”和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我们都明白,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者、指导者,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有个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绿叶黄了》的文章,并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我便给他写了这样一句话:“绿叶黄了,还会再绿;青春枯了,不会再青。”让其明白青春时光的宝贵。还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乞丐因乞讨受到一富家子弟的辱骂,而一个穷学生却从兜里掏出仅有的五元钱给了他。我就此写下:“有的人腰缠万贯,他却很贫穷;有的人不名一文,他却很富有。”让他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一来一往中,学生们封闭的心灵被打开,他们的心灵创伤被抚平,他们的人格修养一天天提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架起了一座稳固的心灵沟通的桥梁,我和很多学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三、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语文老师如果有一定的写作爱好和写作特长,能够坚持练笔并且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学生就有可能对他油然而生敬意,并由此而对写作乃至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老师如果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一下课就立刻张贴出去,文章再有些文采,学生肯定会对老师心服口服,佩服有加,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身教永远胜于言传。试想一下,假如一个老师只在课堂上玩空手道,只满足于贩卖一些写作理论,纸上谈兵地讲一些写作方法,或者隔靴搔痒,只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一些公式化的所谓评语,而自己则总是站在岸边指挥学生下水,怎么会不让学生望“水”兴叹呢?一个游泳教练可能不像他的学生一样拿回奥运金牌,但是他也绝对不是只会站在水边讲方法的“旱鸭子”。好文章从来都不是讲方法讲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如果有老师的共同参与,学生会写得更加兴味盎然。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务虚多于务实。作文教学中,希望老师们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规律,少讲一些方法,多做一些工作;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关爱,身体力行,传道授业,让学生的心灵不再锈迹斑斑,学生的写作园地不再萧条荒芜。
(《山东教育》2016年3月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