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三忌”

发布日期 : 2015-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泰安市泰山区教育局   武  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核心,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而面对没有捷径、没有现成模式的成长,导致许多教师陷入了认知的误区,出现了短视、浮躁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火什么,学什么”,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一些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台”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洋思”“杜郎口”“微课”等不时地冲击着教师的神经,有些教师便紧跟时代发展,眼睛瞄准当下“最火”的那个,不遗余力地跟上学,培训、研讨,在着实火了一把后,倒也学得有板有眼,但总给人一种“串味”的感觉。毋庸置疑,教育的“火”代表了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最强音。但教师面对一把把的“教育火”,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精心地洞察它的前因后果,分析它的来龙去脉,并着眼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切合点,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展开工作。切不可见好就学,不假思索,不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吸收的反刍过程,最终只能落得消化不良而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正确地对待“潮流风”,莫要步入盲目追捧的怪圈失去自我。

“学什么,信什么”,当下,各种教师培训活动、经验介绍层出不穷。教师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许多专家的高谈阔论,笔记、心得、反思样样不少,在一番武装之余,教师成了他们的“粉丝”,张口闭嘴的“××专家说”。其实,教师的这些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鲁迅曾说过,他从来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正如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样,每位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专家、名师的成长环境、历程不尽相同,并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我们需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们背后的东西,比如读什么,如何反思等,一味地不加思考地拿来主义,不假思索地“学”和“信”则成了发展大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便是这个道理。

“信什么,像什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梦,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豪情满怀,教育阅历不深的他们对于一些“名师大家”的课、书、言百看不厌,一招一式地学,一页一本地读,一字一句地背,俨然成了“另一个名师大家”。有位同事极其崇拜一位名师,讲课、处理班级事务都像极了“他”,学生做错事,不是唱一首歌,便是做一件好事,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在“罚”。常令同事一脸的无奈。同事看到了结果,却忽视了名师大家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成长中应保持敏锐的嗅觉,善于反思的头脑,勤于实践的行动,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这才是上策之举。

 

(《山东教育》201511月第33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