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错误有时很宝贵

发布日期 : 2018-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徐宜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避免不了的,一旦学生犯错,教师显然不能充当“稻草人”,而教师单一地纠错,效果也未必最佳。相反,倘若教师能将错误呈现,为学生搭建“尝试错误”平台,不仅能让学生反思犯错产生的原因,明晰改正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从对犯错的感悟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别能力,避免今后少犯错,甚至不犯错。

一次上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课,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破裂。在学生实验前,我三番五次地强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可待到实验时,仍有几位“马大哈”“颠倒”了实验步骤而损坏了仪器。我当时的确想大发其火,可当我准备训斥时,面对学生失望的表情进行了换位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实际上是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结果。于是,我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破坏性”实验:找一只口部缺损但底部完好的试管,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按照排水法连接装置后,用酒精灯给药品部位加热一段时间,然后熄灭酒精灯,可清晰地观察到水倒吸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的情形。瞬间,原本犯错的学生失望表情一扫而光,拍手称好。待学生真正理解了倒吸的原理后,我启发犯错的学生:“你们为什么非要把目光紧盯在‘防’的一面呢?”学生似有所悟,从问题的另一面动手动脑,研究出了防止倒吸的装置,方法是:在靠近试管口一侧的导气管加装一球形干燥管,效果颇佳。这也让我陷入了深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犯错,但要避免不能让学生将失败情绪定格在脑海之中。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实际上是在盲目中尝试错误,由开始的错误反应多于正确反应,到最后全部为正确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具体感性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理性的知识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头脑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信息,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犯错中找准“豁口”,努力从错误中发现合理因素,并机智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而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以建构牢固的知识体系。因为有学生犯错,课堂才是最鲜活的,教学才是最美丽的,学生的生命也才是最有价值的。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的:“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受此启发,教师可在适当时候有意识地利用错误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疏忽”地走进“陷阱”,又“挣扎”着从“陷阱”里走出来,以助推教学效果的提升。

桑代克是如此反问教师的:“既然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教师为何不利用错误,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刺激,使学生从中审视、体验、反思,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呢?”不出错的课堂是不真实的,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错误之中蕴含的价值。

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时比正确的更加宝贵,重要的是,教师要敢于、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这不只是教学方法上的简单变更,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山东教育》201811月第33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