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余味”
发布日期 : 2015-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临邑县第五中学 郑春勇
临邑县教研室 王金梅
化用一下吧,“余味儿”就是当老师传授完知识后,学生都忘掉了,但仍然留在心中能够愉悦心性净化灵魂的那种东西,甚或是说那种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所留下的财富——悟到了这个层面,才有机会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余味儿”而不遗余力。
一、读出“余味儿”,以沁心脾
可以这样讲,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读起来柔媚如“绿荫照水”,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读起来铿锵如“铁马冰河”,也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读起来凄婉如“二泉映月”,更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读起来欣喜如“漫卷诗书”……每每听名家的朗诵,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我的心都会被紧紧地攫住,因为我喜欢那种沁人心脾的涤荡灵魂的或穿透或震撼或警醒或浸润。而每教一届学生,我的语文课总是让学生“欢喜”让学生“忧”,前者是因为学生喜欢上了诵读喜欢上了我,而后者是因为我要让学生喜欢上诵读喜欢上我。
讲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那实在是用不着“讲”的。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作者将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加在一起交相辉映成的那份甜蜜的感伤:满心喜悦地读喝春酒的“甜蜜”和喝会酒的“开心”,如痴如醉地读母亲让出我们家的大花厅的“乐意”和阿标叔点煤气灯的“巴结”,顽皮天真地读“尝春酒”的烂漫和分得印花手帕的得意,情真意切地读母亲的勤劳能干和乡亲的淳朴厚道……那浓浓的乡音乡情和深深的家国之思因为有酒的酝酿而氤氲在孩子们的眉宇间,荡漾开来,沁入心脾。
然而,就像辛弃疾《破阵子》末句“可怜白发生”的急转直下一样,《春酒》也以一句凄美而哀婉的“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陡然作结,再加上朗读时在“可是”后面的一顿,无论是读的孩子还是听的老师,眼泪仿佛就要下来了,孩子们的心也一下子被琦君的赤子之心打动了。像这样的家国之思、赤子之念,历多久才能忘?
二、讲出“余味儿”,以感肺腑
比较浅显的,像《春酒》,只要匠心独运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就能读出无穷的韵味。而比较艰深的,像《蒹葭》,跨越了两千年,大浪淘沙,仍熠熠闪光,如果只是朗读则只能读出其韵律美,却难以读出其中那抚慰人心的温暖,难以体会其中那激人奋进的力量,难以与那为了心中的“伊人”而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的寻梦人达成心灵上的共鸣。“读”而不“讲”则浅,“讲”而不“读”则涩;“读”“讲”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案例】《蒹葭》课堂实录(节选)
师:读《蒹葭》,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
生:我依稀看见了芦苇飘荡,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对男子微笑……
师: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生:看到了主人公追逐的步伐,也依稀浮现在我面前。
师:是啊,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幅画,它们都是朦胧的、美丽的。其实这里还有一种声音,走近诗歌,你仿佛也听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见了水流的声音,主人公划船的喘息声……
师:是啊,如此艰辛的追寻,我们似乎听到了……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更是有温度的画面。你真切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主人公炽热的情感,坚韧的精神……
师:追寻的结果可能是百年好合,也可能是永远追求不到,但是,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他追寻了两千多年……
师:伊人仅仅就是爱人吗?
生:追求的梦想、目标吧……
师:我们都在追求着美好。读,一起共勉:“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着美好,也许这种追求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和我们的希望足以温暖我们无悔的青春——”
通过这样沟通,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都成了跋涉者。为了所谓的“伊人”任凭“道阻且长”也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目标任凭“道阻且跻”也无怨无悔,就算是为了那份温暖人心的风景任凭“道阻且右”也追寻并快乐着。我想,一首诗激昂了整个课堂,而从诗中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却足以温暖孩子们的一生。
三、写出“余味儿”,以砺心志
许多名篇,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之类,早在一拿到课本的几天里,孩子们已认真读过,甚至更早以前已通过网络、电视、漫画等媒体对这些内容“耳闻目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是整个课堂都在“讲”,貌似诲人不倦,其实是在折磨孩子们,害人不浅。倒不如换一种学习的方式——写作,或补写文章的结尾,哪怕是狗尾续貂;或仿写某种句式,哪怕是比葫芦画瓢;或揣摩文章的留白,哪怕是不着边际。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写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最应该强化训练,但平时的为作文而作文的训练方式孩子们并不喜欢,甚至成了语文学习的“三怕”之一。因此,可化整为零地进行写作教学的尝试,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由片段到全篇,集腋成裘,聚少成多,从而有序地进行写作训练。
学习《皇帝的新装》时,续写结尾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年,通过几千学生的续写,我对他们的续写内容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四方面:皇帝改邪归正,专心国事;小孩敢于直言,得到提拔;骗子作恶多端,受到惩罚;国民如梦方醒,素质提高。其实,与其说是在续写小说的结尾,不如说这是孩子们以手中的笔写自己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提高了写作水平,陶冶了学生情操。
杨绛的散文《老王》更是可圈可点更可“写”。文中,老王在最后的时刻来向杨绛告别并送来了香油和鸡蛋,而杨绛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老王赶紧止住杨绛说,“我不是来要钱的。”那他到底要什么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写得相当不错,那是因为他们真正地理解了杨绛之所以“愧怍”的原因———没有给老王以亲人般的关爱,而这正是老王想要的。这样,文章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难看出,这样的练笔,是对孩子们人性的一次洗礼:我们的社会中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前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后者示以关爱,施以援手。
无论是学生自己读有所获,课堂上听老师讲有所得,还是诉诸笔端有所悟,这些“余味儿”都曾经或深或浅地触动过孩子们的心灵,久而久之,植根于内心,腹有诗书气自华;外化为形象,最是书香能致远。而这,对于孩子们一生的成长都不无裨益。
(《山东教育》2015年4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