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布日期 : 2024-08-2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存在着文本阅读单一化、肤浅化、功利化的问题,不少学生难以融入文本。这就要求教师挖掘阅读教学的深度,引领学生开启深度阅读学习,以此破除日常的单调和肤浅学习带来的乏味无趣和厌倦感。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梳理了实施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深度阅读内容

精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材文本和真实学情是确定深度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依据。教师需要把反复研读文本作为开启深度阅读教学的钥匙,立足学情,将目标指向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高、态度的改变,以此设定清晰适切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精准的方向;将深度阅读内容定位在促进学生面向未来所需的可普遍迁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上。

(一)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精准预设教学目标的前提

语文课堂的样态与品质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深度,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读懂文本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深文本是教师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直面文本,用心细读、深读文本,专业而深入地挖掘教材,对文本进行真正属于自己的解读,才能拥有独特的感悟,生成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教师只有在文本深读获得独到发现的基础上确定好教学内容,才能带领学生深解其中味,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成就具有个性“创造”色彩的课堂,也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立足学情是合理确定深度阅读内容的依据

学生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从学生出发,从关注学生、分析学情开始,做到“以生为本,因学定教”。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真正走近学生,了解他们面对每一个具体文本时能理解的程度和存在的学习困难,把细致的学情调查落到实处。进行学情分析,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初读这篇课文的真实反应,他们自己会了什么,哪些地方存在阅读困难……以此确定在文本的哪些地方进行深度研究,作为确定深度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当然,教师了解到的学生感兴趣或有困惑的内容也未必都可以被选定为深度阅读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体验,不能一味俯就,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因为“提升”本来就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就如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甄别和选择,尽可能找到学生“未知”“想知”和学科要求本身的最佳切合点,最终确定的文本教学内容是在具体学情和解读文本之间来回斟酌、综合考量的结果。

二、抓点细读适时追问,推进学生阅读深度

善教者探文之精髓。教师要寻找深度阅读的合适教学点,捕捉文本细节,以高质量问题搭起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支架。

(一)细读文本寻探究点,激活学生的阅读思辨力

深度阅读的手段是文本细读,它强调学生能够深刻把握文本语言的细节和意义。这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品味,能够发现并深入研究捕捉到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作者的观点、表达方式以及篇章结构,从而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能力,培养深层次思考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推动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整体发展,为形成更高水平的文学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抓点细读,教师可抓住某一个点或者细节对文本内容品读,由此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这个“点”可以是文本理解的关键词句,可以是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重要词句,可以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含混点,还可以是作者在文本中留下的空白点。以这个“点”作为教学的探究点展开深度阅读,能为文本研读、教学节奏推进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准探究点,充分利用文本的语言资源展开教学,深入文本的内部,不断思索、质疑,从而激活阅读思辨力。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可以抓住关键词“风雪”进行细细品读,层层深入探究思考:先“初知风雪,探风雪之匠心”,认识自然环境中的“风雪”,引导学生比较描写风雪的“卷”“紧”“越下得紧”的不同,从而体会其背后与情节发展和形势危急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再“细数风雪,悟风雪之魅力”,体悟社会的“风雪”,引导学生渐渐从自然环境中的风雪走进人物内心的“风雪”,探究林冲的处境之艰难;接着“探究风雪,感风雪之妙用”,理解典型环境“风雪”的作用,体会特定环境下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最后思考“风雪夜,英雄归何处”。深入文章的主旨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在风雪中忍耐,在风雪中妥协,在风雪中被算计,最终也在风雪之中绝地反击”的林冲,作品的主题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显现,水到渠成归结出小说的主旨。这种“字里行间觅风雪”,循序进行学生个体言语体验的探究训练,引导学生逐步进入高阶思维活动。

(二)设置适切的问题链,推动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问题是深度教学的基点,问题驱动是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阅读教学的根本方法。在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的主问题和层层牵引的适时追问,能够形成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关联的真实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实现思维的进阶。

教师要依托文本所提供的主题语境,以真实的语用体验为途径,发挥出“主问题”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的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例如《故都的秋》,围绕学校拟开辟的“重读经典”微信公众号微项目,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三个主问题:

1.取与舍:公众号的聚焦点 ———你对哪段景物描写印象最深刻?说说原因。

2.显与隐:公众号的动情点 ———挖掘文本的动情点,作为公众号诵读音频的主要内容。

3.思与辨:公众号的争鸣点 ———结合评价和背景,说说对“故都秋味”的独特理解,尝试写标题。

这三个主问题分别指向散文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主题探究三大核心,引导学生从作者写景的特点和方法、抒情的角度和方式以及主题的指向和表达三个层面深入品读,对于吸引学生深入品读课文具有很强的牵引力。

在阅读教学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富有关联性、梯度性和逻辑性的问题链,注意追问切入点及时机的选择,引导学生从语言的浅层到文本的深层意蕴,从感性的理解到理性的表达,使学生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具有连续性和连贯性的问题设置,可以在过程中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 能有效调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促进课堂对话生成,实现思维碰撞:在和学生理解产生共鸣的地方,教师和学生进行碰撞;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引导深入思考;在学生思考角度单一的时候,教师引导拓展启发;在学生广泛交流后,教师适时引导提炼总结,进而产生新的生成,实现新的提高。特别是向“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角度深入,通过“你认为是……因为……”“我认为……因为……”等探究式的问题解决过程,学生探幽发微,获得审美体验,了解文本内在逻辑关系,把握学科规律,有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此外,当学生的阅读蜻蜓点水或者思维指向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绝不能无原则地鼓励夸赞,而应及时出手,通过追问的方式纠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直到学生能够正确解答和深入理解。例如笔者教授《项脊轩志》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品析作者的语言时设置了一个主问题:

文章的最后两段与前三段应该与全文拆开还是形成一个整体?

这一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容易使课堂呈现出争鸣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拆开,这与作者前后的笔法不一致;有的学生认为不能拆开,这是作者情感思路的延续,具有情感上的连贯性,都体现了作者的“悲”。教师便进一步追问“悲,从哪里体现了悲?你看他之前还是‘令人长号不自禁’,最后不是也没有什么情感起伏吗?我不觉得悲,你说说哪里悲了?”在教师的“质疑”下,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争鸣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愈研愈入,愈探愈出”,得出“这平静中涌动的悲伤愈加深刻”的结论。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思维品质和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创设真实活动情境,营造深度阅读环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从“真实性”的维度来说,情境的设计越契合现实,越能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语文活动所达到的效果;从“富有意义”的维度来说,情境应该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推动学生深入文本资源,并且更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解决在今后生活中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这类就是“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基于学生未来“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创设真实活动情境成为深度阅读的重要训练支点。

创设的真实活动情境不仅要“真实”,更要“富有意义”,要立足于帮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精彩的课堂,越来越重视活动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任务,这样学生更加有代入感。仍以《故都的秋》学习为例,教师选取了当下社会需求度较高的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这个活动情境不但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而且读者受众普及面非常广泛,制作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当下一项必要的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仅解读了一篇优美散文,更学会了微信公众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体。因为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完成这一情境任务所需的三大要领:公众号的聚焦点、公众号的动情点、公众号的争鸣点。这种有效的活动情境设置将生活化语文学习、学生主体、社会元素进行了有机融合,更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功的活动情境设置,不是为设情境而设,而是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和时代特点创设各种情境,设置合理的活动,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度和内驱力,使学生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在环环相扣的任务导向中延伸阅读思维,进而达到深度阅读的学习目的。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活动情境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立足于学生的未来需求,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或者是学科专业的研究探索,或者是真实的研究过程,或者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表达,同时情境中还应注重对完成者身份的相关要求;二是活动情境须是完整的语言活动,大情境小活动,大情境背景能统摄整个课堂,具有一以贯之的完整性,环节层次清晰明了,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多维思维的训练。

基于深度阅读教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深度阅读的教学实践策略,为深度阅读教学开辟新途径,促进语文教学变革的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山东教育》2024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