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

发布日期 : 2015-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刘笑天

 

所以提起此话题,因为语文教育的作用最终要依靠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而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现状着实无法令人满意。

教师入职的门槛看似在不断提高,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准教师们的学科专业素养却不敢恭维,现场朗读无法传达作品情感不说,读错字更是家常便饭;口头作文充斥假大空话,真情实感还不如小朋友的童言无忌;说课无法抵达作品的内核,误读跑偏时有发生;最怕遇到知识类题目,频频露马脚,遮都遮不住,那可是他们在中学课堂的必修内容。

观摩各级课赛、各类公开课,感慨更深:教学素质无不出类拔萃,技巧稔熟,互动频频,高潮迭起。笔者本人参与过一些课赛和观摩教学,更无意抹杀此类教学示范引领实验的重要作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策略中远比部分专家借助平台坐而论道、指天画地的高谈阔论有价值得多。只是面对部分惯于作秀的喧嚣课堂,忍不住会追问一句:炫技背后,你的课堂究竟承载了什么,也许那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价值。因之想起吴非老师那句略显犀利的名言:“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也是最常见现象是:一个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以此类推,那些技巧高明而内里疲弱的教师其当量更大,破坏性更强。

与此同时,除去教师个人因素之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也没有将教师的学科素养作为重点,相反,它被边缘化甚至被淡忘了。多年以来培训的中心在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于培训教师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这自然没有问题,问题是理念更新、新技术娴熟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乃至于“怎么教”的效果还是需要借助教师的学科素养达成。我们时常看到,高超的教学技巧承载的却是对“教学用书”的照本宣科,对文本的基本解读失准,对学生的个性引导缺少层次,教师充满生命张力的个性体验缺失;无比先进的新媒体之瓶装着发霉的死水,久未更新。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此处之“道”,延伸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指教学规律,也可以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为语文教育的“魂”,语文教育的“心”。而它的落实最可靠的仰仗就是教师的学科素养。培训经年,所重者在“技”,进乎“道”矣。重视理念和技术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构建教师的学科素养应该与之并重,甚至成为前者的先决条件。而忽略教师学科素养培育的失误是致命的,学生母语素养和能力的分量与含量由此难以获取最根本的保障。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说:“现在不单是要让小孩读诗,还应该培养一些真正懂诗歌的教师,从小就带领这些小孩了解古诗之美。”从中足见教师学科素养的价值所在。

需要凸显一下本文所强调者为语文教师专属的“学科素养”,有别于“专业素养”,各学科通用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水平,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脑科学背景,不在阐发范畴之内。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具体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强化呢,有的论者把它归结为语言素养、语文素养与文学素养,内容无外乎常识,但是应该包括全新的元素和阐释。我们不妨换个维度,对此问题进行阐发。

知识储备。它应该包括汉语语言知识、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化史常识和文献学常识。汉语语言知识包含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知识,相关的文字、语法、修辞及逻辑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汉语语法体系以西方语系语文为参照构建而成,具有明显的西化特色。语文老师需要结合相关语料参悟本民族语言的特色,而不可以只记忆名词术语概念体系。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高校教材。过去流行的几套教材编纂者多为学界著名学者,该领域的权威,但是由于学术环境不正常,成果带有明显的极左色彩,以此为教师为学生打造基础弊大于利,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对原有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并适当审慎吸纳学界新成果,把它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去。程翔老师在教学《雷雨》时从读了陈思和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之后,深受启发,而且以文献阅读为支撑,先后阅读了以下著作:《曹禺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珍藏本”1997年版。辛夷楣、张桐著《记忆深处的老人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陈思和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勇、李春雨编《曹禺评说七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田本相著《曹禺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曹禺自述》,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他的教学由此调整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维度,重点分析人物内心世界,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打破了传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既贴近了作品的实际,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宽度和厚度。在教学中,他借鉴学界并不新鲜的成果,对教学的启发与帮助非常之大。对学术界成果的借鉴不能唯“新”是从,更主要的是语文教师应该养成这一治教治学习惯。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关注,有论者半开玩笑说教师的知识储备以本学段考试内容为基点重心,于是各学段教师知识水平等同于本学段的水平。抛开生存状态诸多题外话不论,语文教师应该为自己画一条知识储备的底线:经史子集阅读篇目、经典诗文记诵篇目、相关知识涉猎内容等。

能力素养。主要包括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前二者和日常教学密切相关,当下不喜欢读书也不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不喜欢写作也不会写文章的老师在指导写作,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指导者自有一套理论,认为指导的是考试的阅读理解,是应考文章,仿佛应试阅读和写作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和指导者自身的阅读素养、写作素养毫无关系,这显然缺少基本的逻辑依据。

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有差别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细读原词,从中不难发现,对作品深层内涵的理解,对外显形式与隐形意义契合所形成的的艺术张力的洞察,即使学究天人如王国维,其鉴赏水准较之苏东坡还是稍逊一筹。鉴赏能力由阅读、涵泳、品悟成千上百的精品经典养成。眼界决定境界,影响你对一篇作品的基本理解和审美解读。有人读过秀才出身的吴佩孚填的一首《满江红》词后感慨,假如不署上吴氏姓名的话,这首词足以和岳飞的那首《满江红》相媲美。其实吴词无论从情怀、格调、辞彩哪方面论均属于一首平庸之作,那位论者因为乍见之下新鲜所致,更主要的是由他自己的鉴赏水平所致,所以才发出那番“高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鉴赏能力低下,那么他将无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精彩之处并由此做出生发,他还会引导学生误读文章,长此以往,学生的鉴赏能力无从养育。结果就像耳音失准的人坐进音乐殿堂欣赏最美妙的演奏,“心盲”的人面对最醇美的经典,那比一群莽撞的小公牛闯进精美的瓷器店要糟糕得多。

写作能力。中国人向来看重写作能力,以至把它列入“三不朽”之列。作为一般意义文化人的语文教师,不必祈求写出不朽之作,喜爱写作、会写文章算不上奢求。当下,全民开博,写作私人化倾向鲜明,写作门槛也在降低。写随笔,赋散文,甚至吟诗填词,可以怡情,可以养心,可以抒发性灵,可以尽兴驰骋“不装孙子”。钱梦龙先生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深谙诗律,“偶露峥嵘”不失雅趣。王栋生老师怀赤子之心,以思想者只眼,砭时弊,建雅言。刘国正先生、章熊先生诗书俱工,为后生楷模。另外,教师自己写作,有切身体验和经验,自会了然写作的甘苦,指导学生也会有理有据有法,更具有针对性。如果从小处入手,写作专业文章,或梳理经验,或写研究报告,或延伸辐射,那自然会为教学开启智慧之门。

研究能力。一线教师总认为研究是专家学者的行为,距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以问题为主线,小到一词一句,一个教学环节,皆可以进行研究。借此养成探究发现的习惯,探索研讨的方法,爬梳剔抉,参考文献,悉心考据,结合理论,变换眼光,回归实践。上世纪的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洪镇涛诸多前辈的教学研究都源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他们从实践中不断积累提升,最终蔚然成家。

价值系统。语文教育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母语文化教育,语文教师是我国文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者。母语文化教育不需要“伪圣化”的假大空泛,也不应该矮化为各类考试的附庸。它所传承的文化取向应该是百家争鸣,而不是刘姓和董氏以及形形色色的独尊儒术;它所传承的是儒家原典的仁爱忠恕,而并非阉割后的奴性十足的犬儒儒学;它应该与现代文明握手融合——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终极价值进行了完满的融汇兼容。张伯苓时代南开中学的语文首席教师孟志荪先生不但课堂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而且完全按照母语教育规律独立编纂教材,蒋介石推重的王阳明、曾国藩的文章一篇也没有入选课本——孟先生母语文化教育的价值系统使得其教育具备了难能可贵的高度。

语文教师自主学习的同时,各类培训尤其是主管部门的培训,应该切实关注教师学科素养的构建。设置有效平台,建立专项渠道,也可以设立机制,教师每工作一个周期,专门去研究院所或高校专门设定的机构,修炼进修,充电提升。

传承母语文化,不可不慎。语文教育要进步,请回归原点——教师的学科素养。

 

(《山东教育》201512月第5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