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言撮要
发布日期 : 2014-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 贺新华
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技巧呢?
一、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
论之有实,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比如教学中所涉及的有关历史、地理、常识、数学等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从而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我们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材料,而是活生生的少年学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先用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看到桂林山之奇秀,水之清澈,体会祖国山河的秀丽。学生的心灵很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因此语文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载体,深入学生幼小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一位历史老师,他的语调我到现在还记忆深刻。当时的历史课一般总是安排在下午,要知道下午总是容易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只要是上这位老师的课,全班不仅没有人趴在桌上偷懒,反而个个精神。原因倒也不是他讲课特别精彩,而是他的语调真的可以用抑扬顿挫来形容。每当你觉得自己要走神的时候,这位历史老师总是用突然的高昂,或者是突然的低沉把你从走神的边缘拉回来,想不听都难。
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应当波澜起伏,忽见耸入天际的巍峨高峰,忽窥深入不可测的巨壑大谷,忽惊雷震天,忽春鸟和鸣。只有“嘈嘈切切错杂弹”,才有“大珠小珠落玉盘”。
四、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王之焕的《凉州词》时,引用了一则掌故:
有一次诗人王之焕、王昌龄和高适在酒店饮酒,听到一些歌女在唱歌。他们私下约定,如果谁的诗被歌女唱出,就证明谁的诗受人欢迎。结果一位歌女唱出了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接着另一位歌女唱出了王之焕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这则掌故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了。当学生们知道这首诗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时,情绪更为高涨,对新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宝库。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我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为了忘却的纪念》,在分析“原来如此!……”时,老师这样启发学生:
师:鲁迅在描述柔石等23位烈士遇难,柔石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仅用“原来如此”四字表达感情,是否太轻描淡写了?
生:不是。因为后面有省略号。
师:联系前文看省略了什么?
生:对反动派无比气愤,对烈士无比悲痛。
师:那为什么不用抒情句直接写出来?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鲁迅先生悲痛气愤无以复加,说不出话。
当问及感叹号在这有什么作用时,很多学生仅停留在“起强调作用”上,老师进一步启发:“如此”代指什么,学生明白后就自然而然明白感叹号在这里是表示作者“出离愤怒”的心情。这样循序渐进式的启发问答,逐步深入,令人有剥笋之感,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离不开这一工具的运用,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才会具有较好的语言素养,才能使教学生动活泼,情趣横生。
(《山东教育》2014年11月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