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唤醒策略初探
发布日期 : 2014-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冯现冬
山东省教研室 张伟忠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的生命均被唤醒,创造力彰显的课堂。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以下一些问题仍然多多少少地存在:一是脱离学生。教师自己激情飞扬、滔滔不绝,把讲台当成表演的舞台,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感受,仅仅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二是脱离文本。这方面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教师以自己的阐释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者以多媒体画面来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三是缺乏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只是充当教参的传声筒和知识的搬运工,或进行形式主义的无效讨论,方式僵化,效果不佳。
上述种种问题在课改以后的语文课堂上中并不鲜见,原因在于有些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缺少相应的策略,不知如何入手,只好照搬一些流行的所谓名师的课。所以有些课表面上看好似“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实际上则是“浅草才能没马蹄”,徒具形式,缺乏实效,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情感和思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唤醒功能,运用恰当的策略和方式,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的“相遇”。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文本、学生和活动的三种唤醒策略。
一、基于文本的课堂唤醒策略
基于文本的唤醒策略,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广泛收集资料,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发现文章的亮点,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文章的疑问点、矛盾点,也可以是文章的审美点。课堂起始只要能够抓住“一点”,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就能引导课堂教学走向高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所有材料了然于胸的从容,就会很自然地在心里把教学内容内化、重建,进而生发创造,使之更轻松自如地抵达学生的灵魂深处。
探究未知世界,是人类的本能。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往往是从一个个疑问开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尊重学生这一心理规律,通过揭示、探究文本的疑问点,来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的文章标题就暗含了矛盾和疑问,这时就可以从分析题目入手。如钱梦龙老师教学《死海不死》,就紧紧抓住文章题目中“死”与“不死”的矛盾设疑:“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一位教师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我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二、为什么是“残损的”手掌?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另外,还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来挖掘疑问点,在学生初读文章后设疑。一位老师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一份阿长的履历表。学生在姓名栏填上了“阿长”,老师借机发问:“这是阿长的真实姓名吗?”由此引发了学生对阿长身份、地位等的反思,从而揭示出人物的悲剧命运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孙绍振教授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在语言的表面滑行,而是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疑问点、矛盾点,有一种“偏向虎山行”的探究精神,不回避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也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经典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得意忘言”,只顾欣赏文本内容和所描写的对象,却忘记了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和形式的美。有位教师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很巧妙地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苏州园林”的美美在何处?二是“《苏州园林》”的美美在何处?标点符号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提醒学生要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来欣赏文章之美,充分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注意,令人耳目一新。类似的课文还有《安塞腰鼓》《中国石拱桥》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以使学生从进入文本之初就注意捕捉文章的审美点。
基于文本的唤醒策略既可以从文本内容切入,也可以从文体和语言特点入手。对于一些文言文或写作年代比较久远的历史性文本,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但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要先入为主,束缚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和乐趣。无论侧重哪一点,教师都要争取在学生原有水平上教学“未知”,而不是教学“已知”,以新鲜有趣的“未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悟到发现和审美的快感。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细读每一篇课文,并要有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唤醒学生。
二、基于学生的课堂唤醒策略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共鸣。于漪老师说过:“对准学生心弦弹奏,悦耳动听的教文育人的乐曲就会萦绕在课堂,就会在学生胸际激荡。”具有唤醒功能的教学要“对准学生心弦弹奏”,找到师生和文本情感的共鸣点,这样才容易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的生命记忆和情感体验,深度参与课堂。比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教学,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共鸣,并借机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思想。只有当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产生关联时,才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励他们深入探索;而不能唤醒学生内心体验的教学,都是外在的,与学生无关的,因而也是无效的。有的文本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学生不了解背景,缺少情感共鸣,这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历史资料来还原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近彼时彼地,设身处地去感受。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先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在悲痛沉郁的音乐声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当时日本侵略者蹂躏、践踏中国人民的图片,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到那个烽火连天、国将不国的历史背景中,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创设了良好氛围,奠定了情感基础。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可以充分表现出抒情性文章中语言的感染功能,从而创造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情的氛围中去感受作者的心境,引发共鸣。
具有唤醒功能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通过唤醒生命体验、引发情感共鸣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味,而且有时候还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激荡。这种情况,更多地体现在那些饱含丰富意蕴的文题当中。比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文题中所隐藏的深刻内涵,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而学生的阅读期待往往与阅读实际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张力,二者之间的不断博弈会使课堂教学产生一股神奇的力量,激发学生思维的震荡,在震荡中完成自我精神的建构,从而使得课堂生气勃勃、兴味盎然。这样一种精神的游走与探险,总是令人着迷的,对这种新鲜感受的捕捉、发现与创造的乐趣,有谁会拒绝呢?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体验与需要,仅把课堂当成自己表演的舞台,那么这样的表演就跟学生的心灵无关,置学生于看客地位,无论如何精彩,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免会造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尴尬。因此,寻找共鸣点,需要教师的倾情投入。因为,只有浸染了教师情感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感觉和深入的思考,在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推动学生的情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使学生在无尽的探求中走得更远。
三、基于活动的课堂唤醒策略
传统语文教学,以接受学习为主,讲解和分析是基本的手段,方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程环境下,能否考虑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即基于活动的教学?笔者认为是完全可行的。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手段,通过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唤醒,主动性被激发,思维和情感得以解放,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在这种“唤醒场”中进行文本学习,就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有位老师在教学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时,让学生先行猜读,即在进入文本之前,先让学生猜一下故事的发展与结局,再与原文对照阅读。这种猜读活动,实际上是学生同作者共同进行的一场心灵探险。学生在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读写、思考、展示、交流、评价等活动。这可以把知识的被动接受改为主动获取,把能力的机械训练改为创造运用。比如,教学《论语》,就可以在学生分组后,各自推举一位学生扮孔子,其余人扮孔子的学生,用当年孔子教学的方式围坐在一起,质疑问难。其效果和传统的串讲串译,肯定大相径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每节课都可以安排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活动过程当中,教师自然就会走下讲台,由课堂的主角变为导演。
处于唤醒状态的学生,其所焕发出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是令人惊异的。
基于活动的课堂往往是最为活跃的课堂,因为其中含有更多的变数和挑战,因而就有更多生成的可能性。只要教师为学生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学生的感悟力与创造力一定会让教师惊叹。实践证明,活动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体验,让课堂更为灵动活泼,但这也对教师的综合调控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积累,还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高速运转的大脑,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随时发现并捕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营造、追踪学生的兴奋点,并适时抓住“这一点”进行扩充、引发与升华,跟学生一起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去。同时,还要在“活”中求“实”,使课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避免“虚”“飘”二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用自己一生的积累在备课,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
以上分别论述了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基于活动的唤醒策略。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三者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其实是三位一体,各有侧重,又互相交叉,形成一股推动课堂的合力。语文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力争找到更多的“唤醒点”,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唤醒策略。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唤醒的因素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教师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充分相信学生、利用文本、借助活动,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唤醒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语文教学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山东教育》2014年7、8月第2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