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建构
发布日期 : 2014-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北京市十一学校 来凤华
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总感觉到整个课堂不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乏一种强大的向心合力,整堂课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忽视了课堂的整体建构。
课堂的整体建构涉及文本、文本的解读、课堂的组织、一节课的具体设计等诸多要素。
文本是一个有机系统。所有的语言材料都是为实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务的。当然,文本还留有很多“空白”和“召唤结构”,给读者的解读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前结构”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但是所有个性化的解读也必须是在和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之上,文本的制约性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重视文本的存在的统一性、整体性是我们建构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文本解读也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就在于作者调动语言材料构建了一个世界,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形式,语言材料的呈现方式的揣摩领悟从而进入这个世界、触摸这个世界。在对语言材料内涵的世界的触摸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层面,也不能仅仅把语言文字的认知当作终极任务,我们要把语言文字“这条鱼”放还到作者编制的语言之境中、语言之流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这些语言文字运用的和谐感、情味感、分寸感,让文字活在“语境”中,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解析。任何知识点只有在知识的网络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语文课上,从解读文本的角度,我们也要注重整体建构,而不是零打碎敲。
课堂组织也是一个科学有序的统一过程。课堂是由多种因素构成,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动态的师生思维状态以及教师、学生、文本相互碰撞产生的生成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等等。但每一个因素都应服从于科学和有效这个目的,并受文本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地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而是要服从两个规律才能完成课堂的科学、有效建构。这两个规律,一个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与规律,再一个是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以这两个规律来衡量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多余,是不是符合“目标引领—过程控制—目标达成”和“触发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教学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从头至尾贯穿下来,应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而不是随意添加环节的“大杂烩”。
具体到一节语文课而言,课堂进程就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内在地决定于文本的主要内涵和以上提到的两个规律。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简要剖析如下。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是篇文言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分析,初二上学期依然是初始年级,文言现象的积累比较薄弱。从这个立足点出发,课上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体悟出情感并背诵,从而达到积累语感和语言材料的目的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语文的学科规律来看,本篇文章表达的是苏轼被贬谪后,在一个月夜赋“闲”,起床外出行走,寻找同伴,看到月下景色,不觉抒发情感。这个“闲”中生出的情感就是这篇文章的统帅、灵魂,所有文字是在这个“闲”字的统帅下组织起来的。我们应本着“文道统一”的原则,要让学生“披文入情”“因文悟道”“因道解文”,要让这篇文章的所有语言材料在这个“闲”情的背景下来理解,要让学生在读中体悟到所有语言都是为着表达这个“闲”情而组织起来,它们不是凌乱和无序,我们不能单纯地领着学生认识文言字词和单纯翻译句子。所以,这篇文章的处理,应该本着整体感知,把握情感,然后本着情感去疏通理解句子,然后读一读,看一看字词语句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读“言”(语言文字)会“意”(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得“意”赏“言”,这样“言意”相互转换,学生就会学会理解词句不仅仅看词句本身,还要看整体表达了什么,更要看这个语言表达是怎么恰如其分地传达感情的,这样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的往复循环,就是语文学习要完成的任务。
概括起来这堂课基本环节如下:一、整体感知,把握情感(读中感知)。这是“披文入情”。二、抓住“闲”字,大做文章。感悟出“闲”情后,再读文章,看看那些文段体现“闲”情,这是“因道解文”。“孤独栖居—月夜寻伴—月下漫步—感慨赋闲”,让学生抓住这些句段,反复诵读、体悟,重点词语也在反复诵读和体悟中迎刃而解,无须孤立认知字词,也无须孤立翻译文句,更无须单独解读情感。这样在整体建构中,学生学到的词句深深地扎根在语境这个土壤中,遇到合适的环境,学生自然会从自己的知识图示结构中调出使用,这样学来,学生的迁移能力也会很强。有情景的整体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孤立的、机械的学习暂时能记住,但没有归入意义的链条,很快会被学生遗忘。
在结构中认知“部分”的功能,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认知,这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认真研究课堂架构,学会整体建构课堂,的确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教育》2014年6月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