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梦想留下空白

发布日期 : 2014-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邹平县明集镇初中   李  波

 

在国画中有留白的艺术,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该有留白的智慧,唯有这样,才能使用心工作的人有创造性的发挥。

对于用心学习的学生,如果将他们学习的空间填得满满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完成各种作业,周末和假日里的资料和作业足够让他们忙活得不亦乐乎,那势必就将学生们变成完成学习任务的机器,他们再没有其他时间、空间和精力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包括在学习上的钻研和特长方面的发展。可我们当下的现实就是让孩子们每天在校听上不完的课,回家做做不完的作业,他们何尝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繁重的课业负担让用心学习的学生变为学习的奴隶,学习的乐趣和吸引力也就大大丧失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年龄,却总是被迫端坐在书桌前,像一名老学究一样,“三更灯火五更鸡”,戴着近视镜,愁眉不展。这是对他们的巨大摧残。总有一天,他们将会丧失对学习的这种热情和坚持,变得厌倦和逃避,就像那些厌学和逃学的学生们一样。

没有空间,也就不可能有梦,因为追寻梦想的人需要有时间仰望天空,而不是总是在地面终日劳作不已。

学生如此,学校和教师何尝不是这样。

当一所学校,被各种各样的检查验收、达标创建、主题活动、中心工作支配得团团转,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时候,其实学校的自主管理空间也就不大了。在各种各样的检查指标和评优项目的捆绑下,能够顺利完成已是勉为其难,哪有更多的精力开展特色创新行动,打造内涵特色发展品牌呢?

当任课教师,每天沉溺于瞄准考试,瞄准应付各项检查,瞄准大量训练来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做完这些后,也就没有多少精力干其他事情了。对于理论学习、教学研究、课程实施、教学素养的提高,教育能力的提升,只能束之高阁。

可是,上面所说,并非是纸上谈兵的假设,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也是让人痛心而又无奈的残酷现实!

如此看来,我们教师,我们学校,其实都如同一个苦苦挣扎,劳碌不堪,负担沉重的学生——变成了机器和奴隶!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大体是说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我们现在很多人(学生、教师、管理干部)都迷失了自我,浑然不觉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当作器物,每天在做着固定僵化的事情,很少有自己独立的规划和思考,也很少有创新和创造,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磨平自己的棱角,丧失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泯灭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在教学流水线上做自己分工的具体任务。

可是,不能忘记,我们不是器物,只做有形的具体事物,只注重成绩、考核、利益等实利。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智慧,有思想,有追求,还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涵养精神。

可是教育的列车已经驶上高速,急不可耐地想带着有用的东西上路,而对那些看似虚空的、精神方面的因素认为无足轻重,认为这样的空白不留也罢。

可悲的是,很多教育者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在自得其乐地忙碌着,不给学生留白,更不给自己留白,在整日忙碌中扼杀了孩子的童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了一个个梦想。

他们无梦,注定中国无梦。

 

(《山东教育》201312月第3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