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三品”——古诗文教学三部曲

发布日期 : 2013-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泰安市第二中学   周爱梅

 

一、文言,文章,文化——文言教学三部曲

“文言”,指文言知识教学,包括梳理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类型,语句翻译等,以学生的反复诵读和自主积累为主;“文章”,指读写结合教学,包括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赏析布局谋篇的章法,汲取对写作的启示等;“文化”,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引领学生探究文本(包括作者、背景等)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生命情怀、人格魅力等,以感受文化的熏陶渐染。

以韩愈《师说》为例。

首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梳理文言知识点,通过课堂展示,互相订正补充,教师答疑解难等环节完成“文言”板块教学。然后引导学生赏析《师说》中对比论证和例证法的运用,重点分析其运用对比论证的层次感和深入度以及例证的典型性,并归纳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启示,由此完成“文章”板块教学。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探究作者韩愈“不顾流俗,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光辉和人格魅力。

“文言”“文章”两个板块属于文言课堂常规,而“文化”板块旨在提升文化品位,拓展课堂深度,是特色所在,下面重点阐释。

首先,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师事。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悔,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然后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品味文本中闪光的名句,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等等,让学生探究其中蕴涵的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重温曾经学过的韩愈的散文名作《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体会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重温韩愈诗歌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体会其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硬骨头精神。

然后,教师补充以下几则材料,以强化学生对韩愈敢为天下先的人格魅力的体悟:

1.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2.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惟陈言之务去”;

3.苏轼对韩愈的高度评价:“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4.韩愈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以上对文本的挖掘、对旧知的联想、对相关材料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从枯燥静止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中抬起头来,让学生的心灵经由丰富的语言材料与韩愈的思想人格亲密接触,充分汲取文化的滋养和人格魅力的熏染。课下推荐学生阅读梁衡的文化散文《读韩愈》,然后布置学生写一则关于韩愈的随笔,目的是将课堂上的文化因子和生命的悸动用文字表述出来,进而沉淀为生命的养料,升华为精神的力量。

二、品言,品情,品人——古诗教学三部曲

叶嘉莹说:“读者应把一首好诗里面的生命读出来,并由此而感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这“好诗里面的生命”则需要深入去“品”方能浮出水面。“品言”“品情”,指教师引领学生以诗歌语言为切入点,沿着审美的路径“走进”文本,是由学生指向文本的单向交流;“品人”,则是在此基础上“走出”文本,联系写作背景,联想其他相关诗文,走进诗人(或者抒情主人公),接通其灵魂,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进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奏响生命的乐章。

以杜甫《登高》为例。

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读诗句,领悟意蕴,理解暮年杜甫的生命情怀”。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进入“品诗”环节——“品言,品情,品人”三部曲。

“品言”,即品味诗歌的语言,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反复品读诗歌,赏析其“惊人”之语。

“品情”,即品味诗歌的感情,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诗歌,体味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补充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由景物描写联想到“三秋图”——自然的秋季,生命的秋季,国运的秋季,进而体会到“杜甫心”——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感。

“品人”,即品味诗人形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诗人在诗中”,你品出怎样的杜甫形象?请联系读过的杜甫诗句,谈自己的感受。此环节在联系写作背景“品情”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联想杜甫其他诗句。

学生通过满含感情地诵读诗句,满怀深情地描绘杜甫形象,实现了学生与诗人之间生命的交流,暮年杜甫的穷困潦倒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而生成生命课堂的高潮。

“三文”“三品”古诗文教学三部曲的特色是“文化”板块,它使课堂有了深度、神韵和灵动色彩,从而将古诗文课堂提升到较高的文化境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文化境界的生成绝不能脱离文本与作者,它是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交流,进而引发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的过程。

 

(《山东教育》20135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