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绕些“弯子”

发布日期 : 2013-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海阳市教体局   由洪晓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学校中,滋生了一种绕“弯子”的庸俗风气。

听课评课绕“弯子”。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参与人员对执讲老师的课堂评价,一片叫好声。课堂教学环节如何完善,教学手段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如何得到很好的体现,讲练结合得如何完美,等等。谈到存在的问题时,往往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痛痒。其实,没有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对观摩课的优点进行挖掘、推广,无可厚非,但这不是搞观摩课的真正目的。开展观摩课的主要目的在于直击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大可不必对问题绕“弯子”,绕的结果只能使教师不思进取。

抓教育教学工作绕“弯子”。学校安排工作,布置任务,关键是讲清“做什么”,说明“怎么做”。而有的校长不然,两三个人干的活,也要兴师动众“开个会”“讲个话”;本来三言两语就可布置好的工作,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让教师听后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本来可以直接对接的科室工作,却非得要绕上个中间环节。比如,负责管理学生的教育处,若干工作可以直接与后勤、餐厅对话,却非要把相关情况报给校办公室,由办公室再与三个科室打交道,多了办公室这么一个“弯儿”,工作出错的可能性骤增,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布置工作、总结工作绕“弯子”。学校研究讨论重要工作,需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有话可以直说,有好主意可以让大家分享,但有些学校领导总是“话到嘴边留半句”,甚至离开议题,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剖析学校工作得失,多是遮遮掩掩,报喜不报忧,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也多是浅薄、言而无物之谈;布置工作时,面面俱到,讲得很细,念完讲话稿,学校工作似乎都说到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让人听不出校长究竟要干什么或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也听不出学校要着力抓好哪几件事。

解决问题绕“弯子”。谈学校问题,必先“绕”到成绩进步上;找根源,必先“绕”到客观环境上;追查责任,必先“绕”到大家头上;甚至因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要做检讨,检讨前也要说说自己是如何高度重视的,措施又如何得力的,硬是把检讨当成经验介绍,等等。

绕“弯子”的最终结果,只能把宝贵的时间“绕”掉,把教师的人心“绕”散,把校风、教风“绕”坏,把存有的问题“绕”大,把学校的形象“绕”差。

话不直缘于心不直。一些人之所以拐弯抹角,有话不直说,不是为了把道理讲得更清楚,让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他们的“小九九”是:我话说多了没有?“话多可伤人”,千万不能在公共场合多说;这样说话,有没有“棱角”,能不能“刺人”;话里有没有“火药味”,能不能“伤人”,留下“祸根”?圆滑世故的处事方式尽显。对别人的优点、长处,“我可说过话的”,你不感激不要紧,可不能恨我;对他人存在的问题,“我可什么也没说”“我可没点破”,你挨批,不管我的事。

言为心声。学校领导、教师说什么话、如何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导谨言慎行,是领导的基本素质,但这并不等于绕“弯子”。“简单的才是科学的”“简洁是才能的姐妹”。这提醒我们,要说言简意赅有分量的实话、白话,既要有宠辱不惊、豁达无私的气度,有坚持原则、奉献教育的品质,也要有开阔的眼界、丰富的学识。校长不耐住寂寞去学习提高,不俯下身子去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静下心来思考对策,光想“耍嘴皮子”“绕弯子”,是干不好教育的,当然也办不出好学校。

墨子的学生有一次问墨子:话多好吗?墨子回答:“青蛙日夜鸣个不停,仍然没有人听;报晓公鸡一叫,天下为之震动。”可见,话不在多,管用则灵。愿我们的校园多一些坦诚直率,多一些务实,多一些担当,少绕些“弯子”。

 

(《山东教育》20134月第1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