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怎样的教育家

发布日期 : 2013-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临沂市实验中学   王有鹏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

看看中国目前的现状,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很可能有不少是“政客的教育家”。在社会风气不正,学术造假之风盛行,官本位现象严重的形势下,一些投机钻营者,靠着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这样的“教育家”,一会儿学这个教学模式,一会儿学那个教学策略;一会儿学洋思,一会儿学杜郎口。但最终结果是,学校仍然没有实质性进步,有的只是哗众取宠式的口号,花拳绣腿式的功夫,隔靴搔痒式的学习,蜻蜓点水式的模仿。有些地方热衷于“打造”名师,有人早就指出,真正的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如果名师能够打造出来,那么打造出来的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名师。如果我们造就的是这样的“教育家”,绝非教育之幸,实乃教育之祸!

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也最好不是“书生的教育家”。陶先生认为书生的教育家“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环顾四周,我们周围的教师,多数人只是满足于“教书”,不少人懒得“读书”,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做文章”。可见,我们许多教师想成为“书生的教育家”都很难,更谈不上成为陶先生所主张的教育家。我认为,教师能成为“书生的教育家”就不错了。但是,如果站在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站在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来看,这样的教育家也不是最好的。因为这样的教育家缺少教育创新的实践,缺乏改变教育现状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纸上谈兵!

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更不能是“经验的教育家”。陶先生认为经验的教育家“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所谓“教育家”,靠着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取得了某些荣誉,也被冠以名师头衔,似乎名正言顺地成了“教育家”。虽然他们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他们与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应该是“第一流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我们所要造就的就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家。造就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求教师本人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和抱负,有教育创新的学识和能力,有教育创新的目光和远见,有教育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有坚持真理的胆量和魄力,有自强不息、不知疲倦、不计得失、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品格和意志,有不怕艰苦、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毅力,善于大胆实践或实验的决心和行动,为教师提供脱颖而出的条件,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提供走向卓越的舞台,促使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脱颖而出后能够持续发展,在持续发展后能够走向卓越。走向卓越的教师就是“第一流的教育家”,也就是我们所要造就的教育家!

 

(《山东教育》20133月第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