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多媒体“断舍离”

发布日期 : 2020-05-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教学研究室      李秋岚

现代极简主义流行一种“断舍离”的生活方式,“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迷恋。本文借用这种理念思考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对多媒体泛滥现象进行科学“断舍离”。

一、多媒体营造的繁华假象

经过多年观察,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得了“课件依赖症”,致使教学内容纷繁芜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迷失,多媒体教学这柄双刃剑的隐性弊端渐露端倪。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仿佛是“课件播放员”,呈现“满堂尽放课件”的现象。例如,教学中将课文全文或片段搬上屏幕,学生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总是读课件,抛弃课本全然不顾;解读文本复制教参文字到课件上,文中生字词句挑几处搬上屏幕,教师隔靴搔痒读课件,学生读读课件就过关;教学重点难点出示在屏幕上,无板书不圈点,点下鼠标一闪而过;甚至问题、答案和教学环节都出示在课件上,有的教师不看屏幕不知所言。凡此种种,教师的课件缤纷绚丽,学生的课本干干净净;课上空留声光电,字里行间不见文。课件主宰了课堂,课件碾压了课文,课件代替了书本板书,观赏课件代替了文本体悟,师生读课件代替了传授和读书。在文本赏读过程中,有的教师离开了课件就不能完整有序地授课,学生被课件粘住了视线,吟咏体悟的阅读过程被直观的音像感官效应取代,读书注意力和思维力深受干扰,无效浏览代替了深入思考;更严重的问题是文本内容只能在课件中呈现“冰山一角”, 大部分则被割裂忽略,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文章的整体美感无从谈起。比如教学《项脊轩志》一课,有位教师大量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作者资料,学生看课件、读课件唯独不读课文,没有潜心品读课文的机会。“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此言简意深的语言,如此叙事清淡、不事雕琢的文风,如此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深意,非潜心品读不可得;在有的课堂上只见PPT漂亮的外衣,不闻学生读书声,如何深度体悟文本“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语言之外”的穿透力?如若不能有阅读感受和文字习得,莫不是学习此文的遗憾?

语文学习的两个基本点是语言和文字,然而上述教学方式舍了语言,离了文本,断了文气。多媒体教学资料喧宾夺主,读写为主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本末倒置,显然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性。

二、认清属性,理性使用多媒体

学好语文的秘诀是“读书”。 读书以得其意、用其言、把文脉为目的,以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自我为宗旨。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需要“静养”的,静心潜思,“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是读书的至高境界。语文课堂中,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各适其道,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终究要引领学生的目光穿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学生思维沉浸在文字和文脉中。

我们首先要准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属性是辅助教学手段,然后用“断舍离”的理念审察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比例。基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质,教科书是师生之间搭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目的是学习文章和语言,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把握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度”十分必要。教师要科学考量课件内容的选择,把教学内容和学情作为衡量课件使用多少的标准,用课件适当代替粉笔板书、画图、补充文字资料,也可以利用它的媒体功能插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频视频等。但是,教师不能做一个简单的“课件播放员”,学生也不能只做轻松的“看客”,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要理智地“断舍离”。

在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断舍离”的主角则是教学手段和内容,选用课件的基本原则是“内容和学情需要”。语文课堂的“断舍离”就是从依赖外物的教学手段中脱离,从“察言观色”的声光电课堂转向到涵泳咀嚼的听说读写课堂,从注重课堂外在形式向注重课堂内涵转变。

三、审察课堂,科学“断舍离”

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对多媒体科学地“断舍离”呢?

首先,要严谨地审察课堂设计,不断审视课件与当前教学内容的关系,辨别课件中所有“无用、违和、无效”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从而厘清三个问题:教学设计的课件里面有没有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课件是否感官效果较强而与“言”和“文”无关?从网上下载的材料放在课件里是否用不用都无关紧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需要“断舍离”了,删繁就简,舍弃已经做进课件里的无用无效的材料,精选教学内容。

其次,把借用别处的课件替换为自我表达的内容,把自我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自然而融通,让课堂环境变得简约,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让课堂内涵更丰富而有质感。

语文教学的真谛是指导学生听说读写而不是让其远远旁观。越高级的课堂越简约。因此,我们主张精致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足够少,足够好,让语文课堂教学以简驭繁,返璞归真。

(《山东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