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四要”

发布日期 : 2020-05-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宁阳县教体局教科研中心   孔令军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存在着“虚有余而实不足”的缺陷,如教师提问、条分缕析过多,创设情境、诵读感悟过少;学生被动接受、听思活动过多,质疑问难、动手书写灵感过少。这些都制约着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高潮的闪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闭塞了思路,熄灭了灵感,枯竭了思维。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创新?怎么会有激情创新?怎么会有能力创新?于诗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遵循正确的诗教之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达到学生自能读诗、自愿体察、自能创作的境界,诗歌教学便获得了成功。

一、要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诗歌天然与“情”联系在一起,诗之所存,情之所依。学生要体察“诗情画意”,很重要一点是要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情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境”是一种美好的环境、气氛,“亲”更是一种无遮无碍的心灵间的微妙碰撞。唯有进入这种美妙的情境,才能彻悟诗中的义理、情感、音韵、辞采,进而闪现创新的灵光。特级教师韩军在讲《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抒情长诗时,充分注重了情境的创设。他采用配乐诗朗诵,凄美哀婉的音乐,缠绵悱恻的旋律,如泣如诉的节奏,引领学生体察几十年前那个黑暗如漆、凄凉冷落的旧中国。当读到“关闭了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同着一尺见方的埋棺材的土地……”时,台上学生、台下听课老师无不潸然泪下。这情境震颤着每位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了创新欲望,较好地感受了作品的形象,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学生谈感受的言辞让人感到创新的潺潺活水在课堂上流淌。

二、要加强诵读,体味创新美感

诗歌教学必须加强诵读,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讲“博闻强记”,“强记”就是刻苦背诵,用强力记忆。某种情况下,诗歌的阅读赏鉴,自我创新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反复读书、咀嚼品味语言后逐渐体味培养出来的。白居易讲“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白居易《与元九书》)。韩愈每日记数千言,“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古人之所以留下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莫不是诵读积累的结果,莫不是“胸藏万卷书”的典范。诗歌教学,课堂中应该充盈着琅琅的读书声。离开了诵读,即便是字字珠玑、句句金科,也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学生感觉冷漠如“冰美人”,上课味同嚼蜡,又怎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课堂诵读诗歌的方式很多,如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自由体会读、生生竞赛读背、师领学生读等。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做到“美读”,同时美读诗歌一定要有情感。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叶圣陶先生说:“读诗歌要深入到诗歌的艺术境界中去,建立与诗歌相吻合的内心现象,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品的美感。”离开了情感,一切诗歌的品读也变得索然无味。“美读”的要求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教师要点拨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只有持之以恒,加强诵读,学生方能体会到创新的美感,从而提升创新能力的层次。

三、要自疑自悟,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的起点是疑,也就是新旧矛盾的冲突点。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会思索的人,诗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感受诗歌的意象,涵泳、揣摩诗歌语言,从而在自我头脑中形成对诗歌的理解,这是任何说教所无法代替的。梁启超说:“专以悟性导入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专以记性导入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只有充分放手让生去疑、去悟,才能有汩汩的思维之泉、智慧之泉流过学生的脑际,才能不落俗套,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讲授现代诗《乡愁诗二首》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疑自悟。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纷纷质疑提问,其中不乏有价值者:“这两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为何写‘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学生提问题后,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启发、自我感悟。在自悟的基础上,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地回答了以上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品质,发展了创新能力。在自疑自悟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品质,特别要贯彻激励性原则,及时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表扬、激励。

四、要书写灵感,感受创新喜悦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对诗歌诵读、质疑、感悟、品味的基础上,有时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这时,他们大脑中会闪现灵感的火花。郑板桥有诗:“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真魂”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是“灵感”的产生之时。灵感是一种“顿悟”,是在寻寻觅觅、苦苦求索中的迷茫混沌之中闪现的心灵之光。一旦灵感来临,则激情洋溢,顺畅如流,妙笔生花,文思泉涌,意到笔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只有尊重个性、彰显个性,才能培养创新能力。每当学生学习过程中或学习诗歌后有“灵感”之光闪现时,即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书写下来,学生颇感“一吐为快”,都能前瞻后联,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尽情挥洒,洋溢着浓厚的个性色彩。譬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析《乡愁诗二首》语言美质、体味情感、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见时机已到,让学生写自己心灵的感受,格式是“乡愁是……”。学生写道:“乡愁是雨后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乡愁是落日搂头的一笛秋风和风中娘的乱发。”“乡愁是儿女离别家乡时父母反反复复的叮咛。”……这种对灵感的书写不正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吗?学生笔下有《我眼中的李太白》,有《一代才女李清照》,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稼轩》,有《思乡有感》……情文并茂,颇有见地。学生有多篇习作发表于《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报》等报刊,从而品尝到创新的喜悦。

诗歌是古老的,它伴随人类产生,诗歌教学又是年轻的、常新的、发展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师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诗歌情境,突现诗的美质,激发学生求知、求新的欲望,加强诵读,品析感悟,捕捉灵感,书写心声,充分张显学生个性,返璞归真,遵循正确的诗教之路,定能成功地于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山东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