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亲近感,生欢喜心,培践行力

发布日期 : 2019-11-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增亲近感,生欢喜心,培践行力

    ———由执教《诗礼传家》衍生出的教学思路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学研究室   冯志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传统文化课程宗旨是“以文化人”“知行合一”。

《诗礼传家》出自《论语·季氏》,以对话形式表现了孔子对学《诗》《礼》等文化典籍的重视和待生如子的情怀,历来被孔氏后裔奉为“祖训”,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作为个人修身、家风建设的教材,从中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智慧。

基于上面的认识,笔者在执教时,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古人智慧、胸怀;2.通过场景再现,初步了解古人名字文化,初步体验礼仪文化;3.理解孔氏家风文化,抒写自家家训,传承中华优秀家风传统。简单说就是通过诵读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通过体验活动生发欢喜心,通过联系生活培育践行力。

教学设计共分四个板块:(见右下图)

四个板块呈阶梯式递进,由浅入深、熏陶感染、体验参与,增强课堂感染力,引领学生对这篇经典文本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架梯搭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一)架梯子,感受发现,提升能力

《诗礼传家》是一篇儒家经典,距今两千多年。八年级学生对它自然有疏离感,而诵读恰恰是帮助学生从当今“穿越”到古代的最好梯子。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讨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去感受、发现、积累,读出韵味,读出情怀,进而受到精神熏陶并内化于心。

本课朗读有六种形式:自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跟读、仿读、创读)、表演读、背读。活动分五个层次:读准字音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情感,体验情境,理解背诵。以分角色读为例:

形式有跟读、仿读、创读。

师:《诗礼传家》以对话为主,主要记述了孔子与孔鲤以及陈亢与孔鲤的对话。我们先来看孔子与孔鲤的对话。三人一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旁白、孔子、孔鲤,注意结合人物身份,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情感。

(屏显。生组内读后,一组展示读,但情感尚不到位。)

师(点拨):孔子作为父亲,内心是希望儿子读《诗》的,那就要重读“诗”字,他的疑问中带着期望、盼望的心情,语速要稍快一点。孔鲤并未学《诗》,内心应该有点心虚,害怕,小心翼翼,略作迟疑,那他的声音应该?

生:声音应该低一点,语速慢一点,有点怯怯的。

师:理解准确。得知孔鲤并未学《诗》之后,孔子给儿子讲道理,讲学《诗》的重要性,要重读“无以”,语速就要?

生(齐):慢一点。

师:对!要读出孔子语重心长、望子成才的心情。一起试试,我读旁白。

(师生齐读)

师:我们再一起仿读孔子与孔鲤的第二次对话,请一位同学读旁白。

(屏显孔子与孔鲤的对话二,师生共同仿读)

师: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孔子叮嘱儿子学《礼》,儿子就在自己面前,此时他可以拍着儿子肩膀,以示关爱、强调。我读旁白。

(生轻拍桌子,再次仿读)

师:有进步!再来看陈亢与孔鲤的对话,这里我们取其主干。揣摩一下,分别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语速?

(屏显陈亢与孔鲤对话主干,学生讨论揣摩,分组创读)

以读为切入点,一遍一遍反复读,一次一次不同读,一轮一轮有味读,渐进累积,研读经典的路径找到了,心灵被触动了,心弦被弹拨了,学生从看似遥远、枯燥的经典中一步步感受到了鲜活的人物、丰富的情感、鲜明的性格,更体会到了孔子崇高的人格和厚重的思想。

(二)搭台阶,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破解疏离感,也意味着对经典的解读不应停留在语句的表面释义上。教师作为课堂的“支持者” ,要搭好台阶,补充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进行阐释,创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感受经典魅力的条件,帮助学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古人思想智慧、情感态度、胸怀品格、价值取向。

师:文章本身并不晦涩,但是初读会对里面的人物感到有点迷惑。同一个人为什么前面称为伯鱼,后面又叫鲤呢?这里面大有学问。

(屏显古人名字文化 ,一个学生读)

师:所以,“鲤”是孔鲤自己的谦称,文章叙述时称“伯鱼”和陈亢对话时的“子”,是敬称。有些字还能反映同辈之间的先后次序,从“伯鱼”可以看他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

生:第一个。

师:没错,而且是独子。为什么起名、字为鲤、鱼?这是有来历的,谁知道?

生:孔鲤出生时,鲁昭公赐了当时很珍贵的大鲤鱼祝贺,于是孔子给他起名为“孔鲤”,字伯鱼,以示纪念。

师:知识面很宽!我们知道了名和字的学问,再来齐读一遍,然后说说从文本中读出了什么。

(生齐读   体会)

生:孔子对待自己的独子和学生是一样的。

生:不能随便怀疑别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师。

生:孔子认为,学《诗》学《礼》对人的成长特别重要。

这里补充了文中不同称呼的缘由、孔鲤名字的由来,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人的名字文化、称呼礼仪,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又理清了内容,感受到“孔圣人”“待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二、丰富体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欢喜心

“以文化人”,文化“入心”,需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八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但对直观形象材料(图片、视频等)的喜爱和记忆仍然优于词语和抽象材料。学生是课堂主体,要“增强学生主体学习体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文化课堂,需要运用现代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设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做到严谨科学与趣味通俗的统一,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传统文化每周一节的课时安排,只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只有体验到了乐趣,激发了兴趣,才有可能展开课后的自觉阅读,进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和精彩殿堂。

【演读】

师:朗读的最高境界是表演,我给大家准备好了剧本,请看大屏幕。为了能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庭训情景,请注意两个字“趋”“退”。(屏显古人“趋”“退”礼仪解读,一学生读)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师:这是电视剧《楚汉传奇》里,皇帝请客吃饭,丞相李斯叫司马欣来自己身边,司马欣往李斯身边走的样子,就是趋礼。三种情况可以免于趋礼,“帷帐之外不趋”,因为已经离开尊者和长辈的视线;“堂上不趋”,因为狭窄跑不开;“执玉不趋”,因为玉是贵重的礼器。除此之外,就得靠君主的恩宠了,据《史记》记载,第一个可以不行趋礼的是萧何,他是建立汉朝的第一功臣。但是其后,享受这个待遇的有谁呢?王莽、董卓、曹操、杨坚、司马懿、朱温。熟知历史的同学,会发现,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

生(自由发言):手握大权的人。

师:这些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生(自由发言):大部分都篡权了。

师:是的。他们造反或篡位前,最后一个举措就是逼皇帝给他们“入朝不趋”的殊荣。所以五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赐给自己的臣子不行趋礼的特殊待遇,也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敢于接受这种特殊待遇。好了,(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模仿一下拱手礼的动作。(生自由做动作)你那是江湖好汉!在古代的拱手礼是有讲究的,男女有别,有知道的吗?

生:我暑假参加传统礼仪夏令营的时候,辅导老师讲过,男的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右手在前。(同时做演示)

师:对!多参加体验活动很有益处。这是行吉礼,如果是在葬礼上遇见的话呢?对,就全部反过来。

师:请看剧本,我们先在自己座位上,三人一组,模拟一遍,然后我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准备好的小组先举手。

(屏显剧本《孔鲤过庭》,生准备并演读)

师:请孔鲤留下,哦,我刚才称呼错了,应该称伯鱼先生。您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生: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学习《诗》《礼》的重要性,还有父亲的令人敬佩的胸怀。

截取电视剧短视频、图片,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古代礼仪;插入历史反面典型,让学生惊叹礼仪的重要性;演读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逐渐沉浸其中。在互通互动、多向交融中体验人物情感,在追溯中体悟文本精神,在快乐中产生价值观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三、抒写家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力

传统文化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内化于心”目的在于“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教学中务必要联系学生个人生活进行拓展迁移,找到典籍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才能真正消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陌生感,转而认同、悦纳并形成精神内驱力,真正践行、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完成课程育人目标。

师:其实,在我们自己家里也有家风家训,它有时是显性的,悬挂在墙壁上或写在族谱里。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比如说蕴含在父母待人接物和对我们的谆谆教诲里。那么,你的家庭有怎样的家风家训?或者说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训?把它凝练成一句话,写下来。(背景音乐起,生自主写在黑板上)

生(齐读):百善孝为先;踏实做人,老实做事;诚实待人,严于律己;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

(屏显习总书记的几张家庭生活照)

师:这是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在他的办公室里,几张不同年代的温馨家庭生活照被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他孝敬父母,爱护亲人,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做到《大学》中所提倡的:

(屏显)

生(齐读):“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抒写自家家训,反思个人生活;以习总书记为例,给学生树立榜样,凸显传统文化的反思性、践履性和时代价值。

掬经典之泉,润青春之心。增强亲近感,滋生欢喜心,引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行承之,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出具有中国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的真正“中国人”。

四、教学实践环节的不足

对本节课静心反思,有两点不足。

(一)粗浅。本课教学内容多停留在文本改正朗读、姓名等文化常识的了解、“趋”“退”等行为动词的模仿体验上,而思辨活动、经典内涵的深层发掘着力未免轻浅。如讨论陈亢发问的语速时,学生有两种看法,笔者表示都有道理,“君子和而不同”。其实,陈亢在《论语》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很耐琢磨。完全可以借这个冲突深入到对其质疑精神、性格特点的挖掘,深入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论语》思想的深层解读。

(二)保守。本课教学思想多是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经典要义,受到熏陶感染,资料、剧本等是都是教师提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不能把经典文本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研读、分析、判断哪些是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哪些是需要批判继承,鼓励学生读出不一样的理解感悟呢?越是经典,越是历代传承、广泛认同,越是被奉为圭臬的东西,越需要科学理性对待,越需要批判的眼光。核心素养强调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合作碰撞中形成辩证看待历史的思维,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精神的新时代公民。

在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大热”的背景下,教师应理性思考传统文化“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随着国家核心素养框架发布,高中语文新课标出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在即,传统文化课程肯定会跟进提升。文化认同、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理性的认知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弘扬光大、薪火相传。

(《山东教育》2019年10月第4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