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写作一体化策略探讨

发布日期 : 2019-10-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都知道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实际上,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应善于发掘,并在教学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探索读写训练的技巧,精心选择读写的结合点,探索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让阅读和写作齐飞。

曹文轩先生认为“阅读是把弓,写作是支箭。”语文学习需要阅读的蓄力,阅读的功底需要积累得深厚,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但是有的孩子读书不少却仍然不会写作。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阅读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时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本当中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教学时如果读写结合,更利于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读中鉴赏积累,仿写学习提高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模仿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成功之作。在读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因此,我们要依托文本,超越文本,找准训练点,使读和写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

教学时可以教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词语;仿写课文某一段的写法;仿写篇章结构等等。从选材方法、结构特点、表达技巧上吸取精华、领会其神,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对百草园景色的描写无论是语言的运用、修辞的手法,还是写景的顺序、写景的角度,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特别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关联词的运用,既能很好地表达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又巧妙地将繁杂的景物关联到一起,条理有序。因此在学习本文写景的段落时,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后让学生练习仿写,学生不仅对课文加深了印象,而且在如何写景方面体会得更深了。再如在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之后,笔者让学生注意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将大题材细化为具体可感的内容,即本文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项介绍特征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仿写介绍“我们的学校”。学生通过练习,对这种说明结构和写作手法掌握得就更明白了,出现了不少的佳作。总之,课文中可以学习仿写的很多,可以是句式,可以是修辞,可以是侧面描写、动静相衬、虚实结合等手法,可以是倒叙、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构思,还可以是成长亲情、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立意。

二、读中想象联想,补改拓展思维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想象联想可以更好地让人披文入境,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而想象和联想能力缺乏自然也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在课文中作者常常会有意给读者留下一些耐人寻味或发人深省的艺术空白,让读者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教师在课文教学中需要注意有意识地寻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的读写训练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力。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想象补写皇帝在举行游行大典之后的情形,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可谓精彩纷呈。再如在教学《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时,因为是一篇文言文,学生阅读稍感困难。在汉文帝劳军结束后,有几句对汉文帝和大臣的描写,我让学生以现代语言改写文帝的言行,以大臣的口吻想象补写一下群臣们的心理活动。学生兴致盎然,既领会了人物精神,激发了想象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曾有一位诗人说过:给孩子一片树叶,你能收获整片森林。精心设计课内阅读的空白内容,受益多多。课堂上这样的补改比比皆是,比如学习诗歌时想象描写诗歌的意境所展现的画面;在讲《陋室铭》这样夹叙夹议的相对抽象凝练的文章时,联系刘禹锡被贬的背景想象描写刘禹锡被那个落井下石的小官奚落耻笑时的情景。学生先想象创作,小组合作表演,这时,再让学生把要说的内容诉诸笔端。学生沉入情境,乐在其中,自然文思泉涌。

三、读中激发情感,抒写表达心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好的对话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闪耀思想的火花。所谓“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在课文阅读至情感迸发处让学生用笔来表达心声、宣泄情感。例如《背影》一文,文中作者四次流泪,饱含深情,但是文中作者朱自清并没有大量的抒情。在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在赏析父亲的背影,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将作者的心理描写出来,成为作者的代言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至笔动,感情自然流淌。在教学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时,在充分地分析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学生心中感情汹涌澎湃,此时布置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情动于衷,下笔千言。另外还可通过设计与人物对话、写书信等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倾泻于笔端。

四、读中思考论辩,议写丰富思想

茅盾告诫我们:“从事写作的青年在动笔之前最好先看看别人的作品,试加以分析,指出它在结构、人物、环境的描写方面,何者是好的,何者还有不足之处。”有鉴赏才有继承和借鉴。阅读鉴赏文本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思辨。因而课堂需要热烈地讨论,也需要静静地思考。如果没有思考,你读到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就好像电脑的缓存,软件程序进进出出,关机之后全部清空。忙忙碌碌,重启之后,还是空的。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辨,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可写。如在教《愚公移山》时,在理顺全文内容的同时,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愚公”这个名字?然后有理有据地分析评价这一人物形象。学生讨论热烈,看法不一,你争我辩,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学生的思辨力得以训练,感悟力得到强化。这样,学生有感而发,有悟而作,写作自然如行云流水,顺畅之极。

课内阅读,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阅读文本,开掘学生的“源头活水”,利用文本中的火把点燃学生的激情,利用文本构建一道桥梁,引导学生从有限走向无限,将读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营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让阅读与写作齐飞,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读写结合的统一体。

(《山东教育》2019年9月第3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