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体式 重学情 培能力
发布日期 : 2019-10-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依体式 重学情 培能力
———小说教学的散点思考
山东省平阴县实验中学 周立新
小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量很重,但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扣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平平。王荣生教授也曾说:“在中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
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因文而异、因生而异、多层面多角度辩证地处理教学内容,让教学目标精准简练,活动层次简明,学生积累丰厚,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依体式,定终点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学“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教学内容选择准确,目标明确,教学效益才能最大化。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强化文体意识,依“体”设计课堂学习。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引导学生思考:
《社戏》描写、表现了“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句话中的“我”为什么要打引号呢?指的是作者吗?
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社戏的故事是通过人物———“我”的眼睛看到的,那么,眼睛就是作品写作的视角,也就是这个故事是通过儿童的眼睛写出来的,从而明白,“我”不是实实在在的鲁迅先生,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这样的学习之后,学生明白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是一种艺术形象,水到渠成地学习到小说中的叙述视角知识。
阅读小说,我们只有走进作家的心灵,才能读懂作者的意图。这个意图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而是透过作家文字,在字里行间中真实感受到的。除了叙述视角的认识,还应让学生感受特定历史场景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返回历史的现场去体验和感知。
例如在《最后一课》的学习中,笔者从儿童视角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层次:“我的课堂”“我的老师”。让学生阅读“我的课堂”:
小弗朗士来到了教室,看到他的老师穿上礼服,看见镇上的很多老百姓已经在教室里坐着了。思考这个片段在《最后一课》这篇小说里有什么作用?
在进入小说的特定历史场景后,学生感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从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学生明白,小说要塑造人物,就得安排人物活动的地方,这就是设置场景。再引入《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深化理解小说中设置场景的作用,由“一课”走向了“一类”,使学生的视野豁然开朗。这样随文学习文体知识,有利于学生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 重学情,明要点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学生能力训练活动,灵活巧妙。
(一)起点铺垫,关注学习背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让课堂每一分钟都能起到作用,课堂的起始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我们语文老师大都很在意课堂的导入,尤其是在公开课或参加比赛时,看视频、讲故事、读诗、激情导入等方式是司空见惯的,短则三两分钟,长则达到四五分钟,虽然可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这对以分秒计算的宝贵课堂学习时间来说,有些浪费。我们应巧妙利用助读材料,或简介作者,或交代背景,让教学从起点就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社戏》学习前,先让学生了解关于江南此类的民俗活动,为理解下文“我”对社戏的渴盼奠定基础。
(二)选点突破,关注能力训练。
中学教材选入的小说大都篇幅有限,容量却很大,有的时间跨度还很长,如果不能有效设计,课堂往往平淡无味,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应抓住文本中最有探究价值的一两点,引领学生细细咀嚼和深刻挖掘,使课堂学习深入有效。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中,让学生比较第4段与第11段,感受细腻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师:请大家找到孔乙己喝酒时付钱的动作有怎样的变化?
生:第4段写孔乙己买酒喝“排出九文大钱”,第11段,“摸出四文大钱”。
师:你揣摩一下这两个动词的不同?
生:“排”是一个一个、一枚一枚地放在柜台上,有点炫耀的意思;而“摸”是费力地从口袋里掏出,充分表现出孔乙己生活已经到了困苦不堪的地步。
从一个动词中可以窥探人物命运变化的端倪,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聚焦”,从而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
(三)评点激励,关注课堂成长。
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应结合学生的发言,或是纠正补说,或是对内容进行优化、深化,或是评赞、鼓励等等。目的是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充分落实课标中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要求。
三、培能力,搭台阶
研究表明,一堂课中的阅读教学设计两到三个环节比较合理。为了使教学内容聚焦,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明确内容落点和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活动充分、扎实。
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第一个环节为 “概说人物”,全面了解人物的性格。
话题: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说”的方式,说说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学生思考,动笔)
师: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这个人物形象。
……
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可悲之处在于身份的边缘性,没有任何朋友,连小孩子都瞧不起他。鲁迅用孔乙己的故事深刻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命运机遇。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我们还会学到《故乡》中苦难农民的典型代表———闰土;到了高中,还要学到《祝福》中封建社会里命运惨苦的妇女形象之一———祥林嫂。
在点拨中对教学内容纵横联系,抓住人物核心特点,对鲁迅先生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概说,既扩大了课堂容量,又点燃了学生对鲁迅作品学习的好奇心。同时这种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特色的理解。
为了理解当时社会的冷漠,让学生充分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在学生理解贯穿全文的“笑”之后,引导学生抓住“脸”的细节,来进行思考。
师:看第四段,第一句话“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向下看,短衣帮怎么嘲笑他的?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疤痕了!”哪位同学帮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脸”字的作用?
生:我觉得“脸”字说明了人们都不给他面子,专门打他的脸。
这种训练引导学生进入“青草更青处”,看到潜藏在文字褶皱里的东西,进入更高层次的欣赏境界,让学生思维向深入发展。孙绍振先生说:“对于文章的分析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段落大意,而是在全文中找出比较关键的语句,发现矛盾的端倪。”老师引领学生找到关键点,点出思考核心,让全体学生快速进入课文重点段落的比读,为人物形象的深入品析打下基础。
总之,为避免我们常规小说教学中常见的弊病,让学生通过学习,由“一篇”走向“一类”,实现了教师、学生、编者、文本之间的巧妙对话,老师应依体式精心研读教材,针对学情巧妙设计,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使用部编新教材之际,这种实践更有其积极的意义。
(《山东教育》2019年9月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