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主导,层层深入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问题主导,层层深入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兰亭集序》中的名士风流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神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通过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梳理出抒情线索:乐———痛———悲,接着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追本溯源。整理各组的提问之后,学生挑选出了三个关键性问题,师生通过课堂生成即时解疑。

一、对原因的追问

作者究竟因何而乐,因何而痛,又因何而悲呢?

(一)因何而乐

主要有四个方面: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二)因何而痛

主要有三个方面:人生短暂———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世事无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生命无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三)因何而悲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前面两个原因学生比较容易从文本中找到,而读到这里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就需要从文本出发,关注上下文,才能言之有据。王羲之发出“悲夫!”的感慨,是由于上文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生死观呢?《古文观止》是这样评价《兰亭集序》的:“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境生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因此,“死生”二字是理解的关键。

“一死生”出自《庄子·大宗师》:“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齐彭殇”出自《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理论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也是超越时间的,殇子一出生就夭折了,而彭祖活到八百岁,都是一种表象,也都是有限的,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感受到人生之乐,但生命有限,不禁发出感慨!他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是虚妄的、不真实的。这既符合本文的逻辑,也在情理之中。再者,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往往也会发生变化。“情随事迁”就是这种情况的概括表述。

二、对变化的追问

有学生质疑,既然作者在第一段说“信可乐也”,为什么接下来又变成了“痛”和“悲”呢?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种转变呢?有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认为这种转变并不矛盾,因为乐极生悲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规律,面对美好的情景,总会感到良辰易逝,并且举出不少例子加以印证。第二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便是佐证。还有的学生知人论世,认为这是王羲之理想与现实相互冲突所导致的情感变化。王羲之一方面希望朝廷北伐,收复失地,一方面清醒地看到东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国力空虚,无力北伐的现实。人类的情感世界本就复杂多变,作者情感由“畅叙幽情”“信可乐也”到“岂不痛哉”“悲夫”的转变是自然的,并不是自相矛盾。宗白华先生认为“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这才有了《兰亭集序》情感的复杂变化。

三、对顺序的追问

有学生质疑,“痛”和“悲”这两种情感看似一样,那么,文中一段说“痛”,一段说“悲”,二者有何区别?能否互换呢?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更深了一步。文末点明写序的原因:“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今日,也是为了“后之览者”。“虽世殊事异”,人们身处不同的时代、环境,经历也大不相同,但是对于人生之乐和生死的感慨却是一样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当后人读到我们的文章时“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揭示出的生命之乐与生命之悲的矛盾,是一种“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

由此可见,《兰亭集序》中的“痛”是属于“个人”的痛,“一世”的痛;而“悲”是昔人、今人、后人,多世的悲叹,因此不能互换。读到这里,学生才可能真正地与王羲之产生共鸣,我们不正是“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了吗?

这节课学生批判质疑,以问题意识层层深入文本,领悟到《兰亭集序》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对生命的悲叹,更是对于人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而这种主体生命意识正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一种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东教育》2019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