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浸染的绚丽诗章

发布日期 : 2019-07-1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用生命浸染的绚丽诗章

    ———《过零丁洋》美学意蕴赏析

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吕爱军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流芳千古,因为它美在诗人的人生境界,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美在结构,采用层层蓄势铺垫,最后喷薄而出;美在修辞,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美在抒情,催人泪下。人与诗,意与语,美美相融,彰显出《过零丁洋》无穷的魅力。

一、悲壮之美———生命为诗,杀身成仁

诗里面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激励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去奋斗,去牺牲。这两句几乎没有多少技巧可言,就是诗人的真情独白,但它激情澎湃,成为诗人的人格宣言———杀身成仁、以死报国。可以说,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长久感召力。

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当时,汉人张弘范做了元军元帅,他强迫文天祥招降仍在抗元的张世杰,文天祥把《过零丁洋》给张弘范看,张弘范无奈作罢。文天祥在被押送的途中曾多次以死抗争,都没有成功。在大都,文天祥被囚禁四年,面对种种诱惑,他依然毫不动摇,即使面对降元的宋恭帝和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亲自劝降,他也一概严词拒绝,就算对方把丞相位置保留给他,他仍然不为所动。无奈之下,忽必烈只好下令处死文天祥,也成全了他的伟大气节。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衣襟上发现了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它们可为互文阐释。文天祥的人生志向矢志不移,悲壮而崇高,他的浩然之气“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首诗之所以可贵,不仅因为他的诗,更因为他的人。他可能无法列入古典诗歌史的伟大诗人之列,但他以生命为诗,以生命殉国,他的诗是用生命浸染的绚丽华章。

二、蓄势之美———情郁于中,喷薄而出

这首诗如果没有前六句的层层铺垫蓄势,最后两句抒发的慷慨为国赴死就有点像无源之水,显得非常突兀,近似于标语、口号,就会失去鲜活的力量。有了前六句,最后两句就水到渠成地将浓烈情感喷薄而出,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第一、二两句记述,诗人刻苦读书,幸运地成为科举宠儿———高中状元,就此满心想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这时烽烟四起,对他而言,这个状元和国家局势相比,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历经四年的抗元战争,朝廷节节败退,国家岌岌可危,这让他为之夙夜忧叹,哪还有心情在乎自己中状元一事呢?国家支离破碎,风雨飘摇,自己漂泊不定,任意浮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这让文天祥倍感凄凉。面对元军的猛烈攻势,面对覆亡在即的宋朝,往事不禁浮现在眼前:兵败惶恐滩,那时是多么惶恐不安;被押经过零丁洋,那时是多么孤单无助,其内心的痛楚难以名状。回望来时路,中状元,抗元,兵败,被俘,以死抗争,被押送……这一幕幕,让他感到绝望之极,痛彻心扉。生不能救国,何以解痛?诗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语),以解除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文天祥倒下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首传诵不息的壮丽诗篇。

三、修辞之美———生动形象,语意丰富

比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个人动荡不安的一生比作雨打下的无根浮萍。把国家危难与个人坎坷化作生动的形象,一下子就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诗人处境的艰难与人生的悲苦,故而凄凉之情亦油然而生。国将不国,人将不人,成为亡国之奴,情何以堪?因情造景,倍增凄楚,让读者不禁为之动容,为之流泪。这两句也遵循了律诗规范,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音韵合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双关、对偶。“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有人称之为千古佳句。前面一个“惶恐”是地名,后面一个“惶恐”是心情;前面一个“零丁”是地名,后面一个“零丁”是心情。这样的双关,表现了诗人语言驾驭才能的不凡。地名与心情的巧合,两个句子居然能在语义、词性和平仄均构成工整的对仗,更是难能可贵。文天祥把两个地名———惶恐滩、零丁洋,转化为两种心情———惶恐、伶仃(零丁),很自然地表达了诗人那时的情感。反问。“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一句运用反问句式,使得句子语气更加强烈,感情色彩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了文天祥义无反顾、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也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 抒情之美———真情实感,赤子之心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首诗诗人通过回忆抗元的艰难历程,抒发了忧国之痛、以死明志的豪情壮志,可以说是句句含情,字字珠泪,由悲而壮。更为可贵的是,诗人身陷囹圄,不可能仔细地斟酌诗句,完全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虽然竭尽全力,坚持抗元四年,局势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变得越来越危急。这两句采用叙事抒情,选择了考中科举和四年抗元两个典型事例,中状元和国家时局相比,已无足挂齿,反而加重了诗人的忧国之痛。第三、四句写的是国势衰微和个人浮沉。这两句因情造景,巧妙地把国家和个人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诗人的忧国之痛。第五、六两句选择了抗元战败和战败被俘,这两个事例都是诗人在用泪水述说自己的切身遭遇,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无力回天”的痛楚与绝望。在悲境中再去回忆过往的悲事,悲上加悲,这怎能不令人与之同悲呢?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一心为国尽忠。国将不国,岂能苟活?悲痛至极的诗人,直抒胸臆,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情感层层推进,步步升华,最终选择了赴死来表达忠心,成就完美人格。

这首千古绝唱,人与诗,意与语,美美相融,这也应该就是《过零丁洋》传诵千古、魅力无穷之所在。

(《山东教育》2019年6月第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