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改造” 文“实”意“深”

发布日期 : 2019-06-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

“散步”是极其平常的生活小事,经莫怀戚先生的一番“改造”,文“实”而意“深”。他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一文中,向我们明示了“改造”的意图和“路径”:“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蹚。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啰?’。所以说,如果从未既背过小,也背过老,也难想到背负这一幕。”(《语文学习》1995年第3期)细读之,不难发现:“改”者,“移接”也,把1981年背母亲离堰水的经历“移接”到《散步》中是也;“造”者,“创造”也,于歧路处“创造”出争执的情节是也,“改造”是“暗合了一条文艺规律:联想、想象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联想与想象不是胡乱编造、胡思乱想,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材料(或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现在学生作文,虽有“移接”,但不免抄袭,虽也“创造”,但更多造假,即使写真人真事,也往往内容平平、立意浅浅、淡而无味。这便是不懂、不会“改造”之故。借鉴莫怀戚的“改造”艺术,教会学生作文时巧妙“改造”之法,确有必要。

“改造”的关键在于选取一“点”(或一个角度),基于此“点”做相关(相似或相反等)的联想和想象,使思维发散开来。这“点”必须实实在在、具体可感,为人熟识却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如此,即使改造出来的情节有些荒诞,也往往给人以逻辑上的真实感。当然,如果不是纯粹的想象作文,二者之间是无须呈现想象表征的,但要逻辑紧密、浑然一体,让人感觉在时空上是相互交融、交织一起的。

这是一篇题为《公交车上》的学生作文:

自己上车之后,发现拥挤的车上竟然还有一个座位空着,我急忙奔过去,发现那个座位上有一摊水。原来是一个小孩的小便。车上同学都暗自发笑。我非常尴尬,就站着直到下车。

说实话,这篇作文内容干瘪,既不新奇,也无深意,实在毫无价值可言。不过,“改造”如下,就文“实”意“深”了。

基于“笑”点改造。同学们为什么都对我暗自发笑,没有一个提醒我?我与同学们之间是不是存在隔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隔阂?同学们的“笑”,是不是还有着对社会公德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意味在其中?还可以联想到社会上的“笑”,如“表哥”等笑谈他人的不幸,一些人取笑智障人士的言行……

基于“家长”与“小便”改造。在家中,孩子在沙发上、床上便溺了,家长绝不会坐视不管,缘何孩子便溺在公交车座椅上,家长就置之不顾?由此可联想到当今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的种种乱象:诸如,养狗者绝不允许驯养的狗狗在家里随地大小便,可是每日遛狗时,在广场上、人行道上则“各随狗便”;更有行人,在熙来攘往的大街小巷,如同狗狗一般;一些居民把垃圾提出门,不肯多走几步扔进垃圾箱里;私家车上,有人吃着瓜果,喝着饮料,随手把果皮和瓶罐扔出车外;等等。

基于“乘客”与“小便”改造。孩子便溺在公交车座椅上,家长置之不顾,众乘客视之,该不会都三缄其口吧。如果有人当面非议家长,事情会怎样发展,结果又会怎样?如果都只是腹诽,在家长抱孩子下车后,议论纷纷,那该是饱含讽刺意味的情景。在“我”之前,该有N个欲坐此座的人吧,假如有一个乘客,只见座位不见小便,奔过来一屁股坐上,该乘客会怎样尴尬,众乘客又会怎样“乐呵”?假如是一个弱视的老人,颤颤巍巍、摸摸索索到此欲坐,有一个年轻人终于良心发现,站起身来,把老人扶到自己的座位上,避免了老人的难堪,众乘客该投以怎样的目光?是敬佩的,还是责备的?最后,这摊小便可能如何处理?

……

歌德曾说:“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这样一联想、一想象、一改造,不仅无形之中我们的学生就会启思内省,产生思想境界与审美价值的飞跃,而且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度(深度、力度、温度)的抒写社会公德的作文便可能诞生。

基于“一点”在无限广阔的生活舞台上铺排开来、发散开来,再把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都尽力聚集起来、汇拢起来,把“曾经发生”“可以发生”“可能发生”的故事都尽力联想、想象出来,“文实”往往就不成问题了。上文所说的“可能”主要是针对“意深”而言。要做到“意深”,还要下一番去陈避俗、溯因求果、探究共性、挖掘本质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深刻、格调别致、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并且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人生观和审美观上受到濡染。

当然,可以作为“改造”的“点”不止于此,“改”“造”在实际运用中也难以截然分开,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整体,分而述之,只是为了便于论说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创造、想象艺术的“造”,与“造假”的“造”截然不同。前者可以竭力猜想并描述人与事的种种“可能”与“可以”,但是,如果自己从未做过某事,却偏偏描述自己是如何如何做的,那就是“造假”了。如《公交车上》的“造假”式:

自己上车之后,发现拥挤的车上竟然还有一个座位空着,我急忙奔过去,发现那个座位上有一摊水。原来是一个小孩的小便。看到车上同学们窃窃私语、暗自发笑,我无地自容,但是我又不能把这一切显露在脸上,便默默地站着。到了我该下车的站亭,我没有下车。同车的同学都好奇地问我:“你不是到站了?怎么不下车?”我便撒了一个谎,说:“今天想去亲戚家有点事……”终于汽车到站点了,车上已经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当车上人都已经下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便拿出口袋中的纸巾,轻轻地将座位上的小便擦去,然后开心地走下公交车……

新课标明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指导学生巧妙“改造”,正是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同时使文章立意深刻的极好方法。新课标同时强调,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也间接说明想象对写实并不排斥,而与“造假”截然不同。“改造”是联想、想象的艺术,但“造假”不仅不是艺术,而且简直是道德的堕落。目前藏在学生作文里的谎言比比皆是,尽管多方有责,但不能不说教师对作文的错误导引是学生造假的主因之一。面对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未成年人,我们更应教会学生正确“改造”而不“造假”,健全心智,“学做真人”。

(《山东教育》2019年5月第1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