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还原语境
发布日期 : 2019-05-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巧妙设计,还原语境
———例谈语文课堂的“造境”艺术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王爱民
章熊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使学生了解语言的运用和语境的关系”。李海林教授更是直接指出:“言语交际的主要矛盾是言语接受者通过言语‘破译’言语本身所包含的语境信息,也就是以一种与语境生成相逆的心理程序实现一个由言语到语境过程。我称之为‘语境还原’。”语言造境实际上就是进行语境还原的过程,是教师在对作品言语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一个能进入言语语境的突破口的过程。
以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课为例。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祥这样评价王君老师的课堂:“王君是一位提取关键词的绝顶高手,王君还是一位课堂造境的魔法大师。”
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课堂造境,就是在语言和学生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目的是让学生能循此桥梁顺利地进入课文言语的情境。但它的搭建并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它考验一名教师的智慧。正如王君老师所坦言:“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这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但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就感,也就建立在这些让自己百转千回、柳暗花明的“造境”设计中。
如王君老师在教学《老王》这一课时有一处针对语言空白处造境的极好设计:
老王死后,杨绛没有问,是没______问?
提示语有:没好意思问、没勇气问、没工夫问、没忍心问等多个选择。
王君老师自己说,这个设计,将学生置于了两难境地,引导学生回读课文,让他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选择。
一个小小的语言“造境”活动,把学生的关注点从语言的表面引向了作者深层的心理。活动虽小,教学价值却大,体现的是执教者在准确把握教材言语形式奥秘、深谙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度把握教材,从学生的“学”出发,巧妙地进行教学内容转化的能力。
再比如,王君老师教学《范进中举》,把《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三篇课文归在一起,统在“语言暴力”这个话题下来学。学习《范进中举》,师生合演“千古一骂”;学《孔乙己》,让学生填空“千古一______”,再进行讨论;学《窃读记》,则提出以“我们的嘴啊,你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的话题。
能把三篇课文在“语言暴力”的话题下统一起来已经是令人称奇的设计,而里面的一个个小的教学“造境”,更是体现了执教者高超的课堂设计水平。
语言造境锤炼的就是每一名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功夫和细读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能力。
再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里边就有这样的语言造境点———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五位壮士为了不让敌人追上群众和连队,勇敢地选择了通往棋盘陀的道路,可是这样一来,就也把自己带入了绝境。囿于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原文没有细细地展示五位壮士内心的思想活动。可是,从前面文字的描述来看,他们的内心也是经过了一番紧张的思考的。如果把壮士们的内心活动展现出来,就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壮士们勇于牺牲自我,保全群众和部队的崇高精神品质。其方法就是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造境。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
还原班长心理:
请你在括号里填上描写班长内心活动的词语、句子。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那样我们就安全了),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连队和群众可就危险了);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这无疑是一条绝路,我们很可能会牺牲,但部队和群众却安全了)。
通过引导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潜台词,学生就会更真切地还原出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从而体会到英雄的伟大品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造境”的艺术。而造出好“境”的前提是语文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善于咬文嚼字,还原言语的语境,找到语言有价值的造境点,据以设计出有价值的语言赏析活动。这样,语言的学用才能落到实处。这是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刻苦修炼的功力。
(《山东教育》2019年4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