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充满灵动的辩证之美
发布日期 : 2019-05-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 郭 毅
简约的文本处理及教学流程为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灵性空间,其中既有“疏可走马”的从容悠游,多重对话的随机展开;更含有“密不透风”的思维含量,逻辑交织的动态生成。因灵而活,因活而动,课堂的活是灵气的彰显、思维的舞蹈,是一节课生机勃勃的本质所在。
课堂教学的灵动之美不是盲动,更不是杂乱;而是扎根于语文课程,充满教学辩证,富有创造张力。它可以具体表现为平与奇、疾与涩、放与收等多种对立统一的审美形态。
一、平与奇
人们常讲“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一节课,同样“课如登山赏奇景”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理期待。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力量,好奇一旦黏合了理智的因子便往往催生出创新的花蕾。然而当机械而条分缕析的文本分析、按部就班的课堂节奏、百讲不厌的知识线索、万课一面的教学设计、雷打不动的课堂训语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时,好奇心、探索欲就会慢慢消遁,生命灌注的课堂也失去了灵动风致的影子。因此,平中见奇、稳中求新,于不疑处激疑、在矛盾处激思,这是教师激活课堂、深化思维的用力处。这里的“奇”并不一定是高深隽语,换一种说法对学生也会耳目一新。比如执教《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下一节检查背诵,不直接说检查,而是说“我看哪一组同学的学习效果最好?”“看哪组(结合文本3人一组)编演课本剧最精彩?”教师想达到的目的相同,说法不一样,在学生那里产生的效果肯定不同。当然,平中见奇要基于学情背景与学习进程,不可为奇造势,脱离文本,类似《背影》中“父亲违反交规”一些说法,都是对文本意蕴的无情践踏。
课堂“奇点”不一定都出自教师之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致力于营造课堂氛围与教学情境,使学生不自觉地卷入教学现场,收获难以预料的出自学生的精彩,这是课堂的最大亮点。一次听课,师生正探讨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的主题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提出:“琼珊会真的因为一片叶子的存在而活下来吗?”对突如其来的发问,老师当时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把问题交给了同学们讨论。从小说中的几处伏笔的运用到贝尔曼的逝去,教师随机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例子启发,得出“信念”对一个人生命的举足轻重。很明显,学生这样的疑惑难能可贵,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效果。
二、疾与涩
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中,“势”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势通过形式构成因素使内部相互冲突,形成强烈的运动感。借用到课堂上来,“势”体现为思维逻辑的力量,往往围绕问题展开,沉潜于文本深处,激荡于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之间。“疾”是教学程序之顺溜展开,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教师立竿学生见影;“涩”表现为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与任务的挑战性,是一种不平衡状态。太顺或太涩的课堂都是低势能的,因为它脱离了学习的求新性和学情的准确把握。
灵动的课堂是疾中有涩的课堂,由疾到涩是学习深入的过程,是突破知识表层进入深层结构的教学。任何文本都有两个层面,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前一层面的问题多集中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后一层面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思而得之,需要一定时间的“涩”,进行灵魂自我对话与自我理解。涩而能疾,使学生充分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这是见证课堂实效、落实深度教学的关键与必需。不涩不疾,不止不行。没有阻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要学生产生疑问,思维积极,教师用问题堵一堵,涩一涩,一堵一涩,涩疾之间,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我们看到的一些有疾无涩的公开课大多是“假”课堂,失去了课堂的真与美,也失去让学生得以“华丽转身”的善。
课堂中出现“涩”有两种情况。一是体现为教学难点与学生现有认知的距离,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第三自然段的长句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二是体现为临时生成的问题令教师措手不及,比如本来教师心怀预设、满腔热忱投入课堂,却遭遇学生对文本感知的不深不透不买账。解涩的过程就是突破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以上两种情况,教师所做的,一是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二是弄清学生的学习起点,适时地提供支架帮助,进行启发点拨;三是引发兴趣,因为课堂时间关系,可以作为悬念暂放到课下作为课题深入探究。切忌出现“涩点”,便一手包办或是焦躁慌张,须知解涩是开拓课堂之灵境的不二法门。《庄子·列御寇》中说:“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敢于入深渊探摘知识明珠的兴趣和勇气。
三、放与收
灵动的教学体现着放与收的艺术。课堂的“放”意味着还课堂于学生,变讲堂为学堂。“放”并不意味着不管、任尔东西,而是在教师的整体框架、宏观思维里跃动,学生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阅读经验解读文本、解读课堂,填补教学“空白”和未定点,同时也在不断地建构着自己。当这一教学框架相对稳定并且成为一个既定的意义实体时,便是课堂的“收”。课堂中的“放”与“收”都要根植于文本或既定讨论的话题,脱离文本的放与收是没有意义的。正是有了教学的开与合、放与收,才显示出课堂审美的张力和灵动的情致。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执教者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贯穿课堂始终。“看”“想”“悟”富有层级,为不同水平的学生作答提供了发挥空间,有启发也有挑战,既能放开想,又能紧扣文本、紧扣马克思的格言“思考一切”,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的放与收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拓展与归结,使课堂深邃而灵动。深圳占洁老师执教《氓》一课时,借助比较的方式拓宽学生视野。她选择了《诗经·郑风·遵大路》和西方文学史上的美狄亚两个“弃妇”形象,同中找异,加深了对卫女形象的理解。再是从中西方文化层面解读文本,提高了审美境界,在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强调“中和”的价值追求,由此更全面深刻地把握诗歌内容。相反的一种情况,对文本的阅读无原则的“放”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解读。同样这篇文章,执教者在试讲中忽略字词,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把诗歌当成现代文来学,上课20分钟就开始延伸,先是探讨造成女主人悲剧的原因,然后提出应当树立怎样的爱情观,通过多媒体又补充鲍鹏山的相关解读,舒婷的《致橡树》,《简·爱》主人公的爱情表白,最后以“独立的人格与个性魅力才能让我们赢得爱情、赢得人生”结束。教学中“放”得是否妥帖不说,至少喧宾夺主,忽略了对诗歌文本独特意象(比如“淇水”)的挖掘。
放与收体现了一种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的背后则是宏大而饱满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又是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到专业精神和满腹热忱的职业操守做支撑。
灵动的教学起于简约,扎根于踏实的读写听说训练,力戒凌虚蹈空的浮华,追求生命成长的课堂境界。简约灵动的教学坚守“少即多,活即实”的原则,以内蕴丰富的“少”而生出无限可能的“灵动时空”,也是荡漾着生命气息的时空;“活”意味课堂生成,生成即创造。张扬着生命活力、丰盈着灵动哲思的课堂,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蓬勃生长的地方!
(《山东教育》2019年4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