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琐议

发布日期 : 2019-04-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刘笑天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这是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教学取得的共识,不仅限于语文学科。然而“知”易“行”难,要把它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常态,确实不易。具体到语文学科,抛除共性问题之外,还有哪些属于学科特有?语文学习的哪些特质需要凸显,才能强化学生母语素养的培育?而这一切又和课堂教学的另一个主体———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客观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将决定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长度和效果。

一、学习活动尊重学习规律,扬弃陈旧知识化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解读课文。这里有一个问题盘根错节必须解开,以往通行的做法是以课文所在的知识谱系为参照,借助固有的方式方法解读课文,设计学习思路。比如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然后进一步细化到各种文体的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再比如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同样也会具体到各种文体的相关知识,如小说的三要素、诗歌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表达技巧、戏剧分类、戏剧冲突等等。首先把文章中的文学作品独立出来,然后与一般文章并列不科学;再者无论是一般文章(没有合适名称)的分类,还是文学作品的分类,从逻辑上说都是不周延的,都有未能概括到的领域。比如《苏州园林》《南州六月荔枝丹》都是按照说明文进行教学的。教材编写者把它作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教学的典范进行总体设计,然而实际上前者是一篇游记,后者是一篇科学小品。这种拉郎配式教学大前提本身已然错误,无论教学过程多么精彩也是离文章本质越来越远。

中国文体分类始于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至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篇名标示的文体有33种,到清朝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shuì)、赠序、诏令、传(zhuàn)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一般认为这种分法比较切合古代文章实际。现代文体概念突显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所以把文学作品独立出来进行单独划分,而在教学实践中便与一般文章学意义的文体教学时时冲突,因为教材建设中按照文体进行教学占主导地位,这种冲突便时常发生,甚至悖于文章自有属性。虽然说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这属于外部驱动,但是因为这种文体知识体系构建着教师的知识体系,它的影响就由外而内,渗透到教学设计的流程中去,而且水到渠成、不着痕迹。

就文学作品而言,现有的部分知识已经陈旧,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则滞后已久。只有更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品鉴作品。以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来比照,就不难看出我们文体教学的侧重点亟须更替革新。

全国卷Ⅰ第6题: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全国卷Ⅲ第6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这里考查的“叙述方式”和“科学”与“幻想”在小说文体的教学常态中出现概率很低,但是在小说创作及其研究中已经成为常态。如果教师文体知识体系不更新换代,那么他的教学设计的起点已经与作品脱钩,对学生的引领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文体分类不够科学,文体知识陈旧落后,使得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还属于细枝末节,焦点在于不应该以知识体系为核心,先入为主解读文章;罔顾这篇文章的实际,以教条化的术语和模式解读文章。譬如解读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套用小说三要素模式,梳理情节、赏析人物、分析环境,而其实两位先生的作品存在鲜明的诗化、散文化倾向,情节、人物的元素都在有意识消解淡化,这是他们作品最成功的特色。当代卓越小说与国外经典小说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我们的解读模式与作品错位脱钩。大量的长篇节选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顾茅庐》等也不适合这种模式。现代小说如鲁迅小说中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原型意义,不是一个环境描写所能概括得了的。

并非不参考作品所属的文体特点和知识体系,而应该剔除那种机械教条的解读模式,及时更新既有知识系统。当然更重要的是尊重每一篇文章的实际,契合其内容精神。与此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习惯,以此梳理出学习思路的“范式”。

譬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以设计如下思路:(一)杜十娘何许人?(二)为何怒沉百宝箱?(三)百宝箱有多少珍宝?价值多少?杜十娘为什么不早拿出来为自己赎身,直到最终才拿出来怒沉?(四)怎样怒沉?

再比如《宝玉挨打》,可以设计以下思路:(一)宝玉为何挨打?(二)怎样挨打?(三)宝玉该不该打?宝玉挨打,打乱了贾府常态,每个人都有些反常,试着结合人物言行,进行赏析。

如此设计,情节脉络、结构布局、人物形象、作品语言都自然包含在学习活动之中,但是并没有套用原有的术语模式引导教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用原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枢纽梳理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品赏其中渗透的真挚情感,再引导学生为文章拟写正标题,要求鲜明、凝练、生动、深挚。

如此设计,内容梳理、语言品鉴、写作训练都寓于其间,遵循学生阅读的习惯,杜绝刻意的割裂式学习。

《兰亭集序》可以用原文中的词“乐”“悲”“痛”为主线,理解课文,分析因何而“乐”,为何“悲”“痛”,内涵是什么,借此理解所谓的魏晋风度。《张衡传》可以以科学家为分界,先学习作为科学家的内容,然后学习作为“非科学家”的内容,全面了解张衡的成就、人格、精神。语言知识层面的学习,结合复述、翻译、随文训练完成,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效果优,效率高,当然也领会了文言文语言、精神方面的精髓,而杜绝把文言文学习变成古汉语课,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正途。

对语文教师而言,技艺高超的支柱是你的知识系统厚重、扎实、新颖和教学技巧的高明,“得道”源于你对教材及其辐射的文化精神谙熟,更因为教师熟悉学生的学习逻辑,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解构、重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活动强化语文属性,尤其要凸显母语属性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时又特别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等于从另一个方面强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曾经,语文界就学科核心归属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如今避开了概念的争论,而强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性,而且又突出了四个方面的整体关系,不失为一个相对周密的阐发。但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层面,有一个元素同样必须凸显,那就是它的“母语属性”。“国语”也好,“国文”也罢,突出了汉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的论者指出:“学科概念不允许含混不清,学科性质也不允许含混不清。针对母语教学的衰败,我们有理由说:复兴母语,必须从我们的母语正名开始,然后明确其本质,找回其民族特征,否则,再继续‘语文’下去,母语的学科建设、基础研究、课程改革还将会继续衰败下去。”时至今日,理性而科学的态度是其名可以弃,其实必须就。

需要防止片面强化语文学科与生活关系的倾向。生活即教育,将语文学习的外延无限制地扩大,将它完全等同于生活,属于偏激的“大语文”倾向。就语文学习而言,要做到有效率有效果而且有内涵,在生活中学习的过程必须不断过滤雅化生活本身泥沙俱下不适于学习的素材。在课堂学习实践中,我们的学习必须凸显学科特色,方能有效提升母语素养与能力。在我们的课堂中不时充斥一些非语文的学习活动,看似轰轰烈烈,极度活跃,实则无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学《祝福》,改成课本剧的形式,各种角色一应俱全,甚至大费周章,名曰创新,除去小说里的人物之外,增加法官、律师、陪审团、警察、媒体人,学生全体粉墨登场,共同拷问“祥林嫂之死”这一出“悲剧”。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样有学生扮成小说中的各类角色,为别里科夫拟写悼词,学生忙忙碌碌不亦乐乎。

这些看似新鲜的花样没有多少语文的品性。没有对语言的品味,没有审美性的活动,没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语文课堂,留一点空白给学生,让他们静心品赏,咀嚼语言,诵读美文,感悟真情,哪怕只有一处、一字、一句,令学生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其收获远远胜过那些忙乱热闹的伪语文课堂。

再比如前述《宝玉挨打》的教学设计思路“(一)宝玉为何挨打?(二)怎样挨打?(三)宝玉该不该打?”逻辑性强,一气呵成。如果不深究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设计近于完美,但是学生仅仅参与讨论,学科成色不足,不是优效的语文训练。所以改为“宝玉挨打,打乱了贾府常态,每个人都有些反常,试着结合人物言行,进行赏析”,借助分析人物性格的“反常”表现,培养辩证思维,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引导学生为文章拟写一个“正标题”,要求鲜明、凝练、生动、深挚。这不仅是一个整体感知文意的学习活动,更设置具体训练语境,启发学生感知语言风格,并且转化为自己语言能力的训练行为,实质性地提高表达品质。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具体的教学实施,如果铺垫有序,要不断强化母语的独有调性,不断进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活动予以彰显。比如前述《宝玉挨打》教学,在鉴赏过程中,可以比照脂砚斋评语,激发学生鉴赏趣味,也可以对照脂评和王蒙《红楼启示录》中的评述,由学生对小说的部分细节进行点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同步得以提高。其他古典小说同样可以引用金圣叹、毛宗岗等人的批注,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精读品赏。学习《念奴娇》与《永遇乐》,可以借助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评注“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引导学生细读词作,品味“旷”“豪”的差别与由来,体味两位先贤的“胸襟”与境界。学习《荷花淀》,梳理小说情节,可以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用章回体“对偶”形式拟写小标题,然后进行点评;学习《鸿门宴》,同样可以以刘项双方为线索,用对偶句形式梳理内容;部分课文还可以用挽联形式点评人物等等。形式是有意味的,语言是有调式的,训练贴近母语内质,随处可以进行,重点不在花样。

借助我们民族独有的研究方式和行为,是学习母语的最佳渠道,也是一条通向我们民族心灵的密道。尤其在高中阶段,母语能力的提升建立在中学生整体思维、思想水平的尖峰水准,母语能力的内化与外显也应该同步跃升。

三、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切忌密集问答讨论

所以提倡学习活动多样化,是因为部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不研究课堂教学规律,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方式单一单调。教师问,学生答,学习活动以讨论为主,貌似不断进行合作学习、容量大、效率高,实则没有研究学生和学科学习的需求与规律,学习目标达成效果并不尽人意。

主问题要突出,关联性强;不宜过多旁逸斜出,活动琐碎,但不等于不关注细节;要给学生“留白”,让学生独立思考、品赏、玩味,这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主问题是一篇文章学习活动的主干脉络,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整体。如前述《我有一个梦想》在导入之后,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拟写正标题;作为一篇演讲词,吸引现场25万人如痴如狂并且成为经典,运用了哪些技巧;最重要在于演讲技巧背后的内容和情感,哪些地方打动你的内心;假如你是美国总统,拟写致敬辞。其中包含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思维活动过程:整体感知文意———领会文体特点———整合内涵主旨———升华文章精神。期间会借助同一句话的不同译本,比较、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色;在学生推荐的精彩之处会适时引导学生诵读课文。

学习活动力戒烦琐,但是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关注被常人忽略的生动之处,关注貌似闲笔实则传神之处,这既是对学习习惯的培育,也是对审美品位的培育。比如《宝玉挨打》王熙凤的表现并不多,但是呵斥丫鬟婆子,让他们用“春凳”抬送宝玉,不经意间展示了人物的精明过人,寥寥几笔,依旧抢眼。宝玉挨打之前,山雨欲来,几乎窒息,宝玉需求帮助,偏偏遇到一位奇聋无比的嬷嬷,宝玉心急如焚,嬷嬷唠叨不知,驴唇不对马嘴。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感慨这样的安排只有创造力丰沛爆棚的大师才能悠游自如,做这样张弛有致的对照。教师的引导之中,同样不要忽视这样的出彩之处,如果简单化地视为“闲笔”,那也无法培养学生上乘的审美趣味。

而学习活动单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有位论者说:专注度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论者往往重视学习者如何保证专注度如何提高,却忽视了教师学习活动设计同样应该时刻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如前所述,即使问答和讨论设计非常精彩,一问到底,讨论到底,学生也难免厌倦,专注度降低,学习效率随之下降。当然,语文关键能力不止于“口头表达”,语文学习的方式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理想的学习活动本来就应该借助丰富多样的方式和平台,培养丰富多样的能力素养。比如《再别康桥》学习,除去诵读、问答之外,设计如下活动:

“悄悄”与“笙箫”,“沉默”与“夏虫”这种反常的组合包含异常深挚的情感。有没有其他意象、其他手法描绘出康桥的静谧?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改写诗的第六节。

然后学生改写、展示、点评。诵读、阅读、讨论、写作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生在有机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培育语文能力。

学习活动贵在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所以要讲究策略。比如《师说》设计的教学活动: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从中找出五个重要词语———像典型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等等,再从翻译角度选一个典范句子。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准备了几个词语和句子,测试一下我们师生的默契指数。

文言文语言知识的学习应当设置在整体学习过程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切忌割裂成片段,大量重复学习,既降低了学习效率,更违背了文言学习规律。这里的“信封”和“默契指数测试”是一种教学策略,终极目的还是在于激活学生,帮助他们建构学习母语的优效范式。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建构学习思路时,杜绝刻板形式化的模式,杜绝从冰冷的术语知识解读文章的方法,以学习为核心对课文进行解构、重构,使之契合文本内容,遵循认知规律,尊重学科规律,建筑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武器库”,实质性提升学生的母语核心能力。

(《山东教育》2019年3月第1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