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规避的五种现象

发布日期 : 2019-04-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第一中学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规律,挖掘课堂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课前支撑到课堂支持再到课后建构,认真把握教学中每个细节,努力规避教学失当,杜绝触碰教学“红线”。本文从揭示问题、引发课堂行动出发,对课堂教学应该规避的现象做如下梳理。

一、无知识建构

课堂首先是知识的课堂、思维的课堂,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按照教学任务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整合,进而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设置教学情境,还原知识生成现场,丰富学生体验,建构思维导图,使课堂内容成为结构、意义与价值的存在。这里的知识建构不是课本的机械重复,也不是各类知识点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基于学情起点、多重思维的聚合与创新演练,指向逻辑的、批判性建构,达到丰富学生积累、提升学科素养的目的。

学习王勃《滕王阁序》,抓谋篇布局是进入文本世界的第一步。可以从文本原题《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切入,抓住题目中关键词解读文本的不同段落,强化标题意识;可从表达方式“记事—描写—抒情(议论)”抓行文特点,总结散文的一般行文规律;可从主题(表达人生短暂,希求际遇,昂扬奋发的主题)联类更多诗文;还可积累有关作者、文体、文本内容的文化文学常识。这些知识点是有机的整体,在学生思维里形成灵动的链接,由此构筑起学生的认知大厦。需注意的是,文本是构筑“大厦”的基底,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不会脱离文本和学情进行知识教学。

二、无提问、无问题反馈

提问是课堂高效的必要元素。其作用表现为:一是检查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属于巩固联结式提问。二是检查当下学情,引起注意,突出易混易错点或教学重点,属于提醒强化式提问。三是当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不全不深,甚至一时课堂冷场时,教师用提问来降低问题难度,为学生理解搭建坡度,帮助他们开启新思维,或激发其他学生积极补充,然后整合答案,这属于串联缝合式提问。四是当问题答案基本达成共识,为了把思维引向深入,教师会提出反问,诸如“作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这属于生成探究式提问。比如学习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临近结课时,教师提出“常春藤叶真的能挽救琼珊的生命吗?”一石激起千重浪,可以把学生引向对主题的深入探讨。五是抓住权威评价,或是学生思考成果、思维偏差,当作课堂资源,反弹琵琶,提出问题,诸如“这种认识就无懈可击吗?”属于批判性提问。比如余党绪老师教学《祝福》,向学生提出,人们对祥林嫂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她真的是一个麻木无知、逆来顺受的形象吗?教师的追问,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得出礼教文化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让祥林嫂失去了思考力,而在于让她自觉自愿地按照礼教的教义、规则与逻辑去思考和行动”。

可见提问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挖掘文本价值、提升课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意味着思维之动,也始终在调控着思维,一节课思维含量高低与提问质量息息相关,因此问题本身要凝结智慧,充满思辨。问题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整合度,以问题群意识、主问题导向代替课堂的“碎问”“随意问”等现象。问题提出者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的发问更容易激活思维,发展思维力,提升课堂效果。不论提问者是谁,都要有及时的问题反馈,避免语焉不详,搪塞而过;否则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无学生活动

课堂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段有意味的生活,有师生交往,有多重对话,有情感价值的生成,而不应该是一个声音、一个节奏、一味地训练。学生活动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外显活动表现学生课堂展示、小组合作、质疑辩论等。内隐活动指向有思维含量的课堂训练。这是基于文本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如对散文的缩写,对群文阅读的整合训练等。外显活动要建立在内隐活动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特色,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哗众取宠的课堂热闹。

活动要不断变化创新,使其内化为良好的思维品质。比如复习课,大多满足于研究考点、落实考点,展开训练,如果变为运用考点,深研文本,由学生来设计考题,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也就会更好。活动可以预设(比如课前准备好的探究点),更要捕捉课堂上的随机生成。比如复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学生为文章写批注:“追求人格独立,不畏权贵;维护人格尊严,安能折腰。”教师随机启发学生写对句,有学生写出“儒道思想并存,诗仙本色;傲然悲愤互参,不朽精神”,成为课堂亮色。

课堂活动彰显学生主体意识,丰富言语实践,发展学生学科思维,同时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相反,缺乏学生活动,或是有活动而停留在表面滑行(比如无目的朗读活动),不能深入言语肌理、不能激发思维生成,更不能丰富审美体验,这样的课堂注定是低效的。

四、无学法指导

俗语常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学法指导。其实学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用脑卫生、动手能力培养、应试技巧等,更多指向具体的学科意义。这是考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比如阅读指导,像传统的批注法、提要钩玄法、速读法等。许多教师在学法研究落实上乏力,又缺少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再如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注意审题,而怎样审题却缺乏相应的指导;要求学生积累,如何在阅读中积累又缺乏系统的训练。

具体到一节课中,教师要多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特别要站在学生思维立场上,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比如阅读复习课,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往往停留在做题上,而不是从课程积累与整合的角度去认识思考,从而造成资源浪费。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多用几个角度来把握,收获就不一样了。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Ⅲ考査的论述类文本《留住乡愁》,话题贴近生活,论证清晰,说理性强。抛开做题,从写作议论文角度可以借鉴总分式论证思路。第一段提出核心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为乡痛,并提出重要措施;接下来三个段落分别抓住“留住”“呵护”“活化”三个关键词逐层深入论证留住乡愁的可行性。从素材积累的角度,理解“乡愁”的内涵,由此联想反映城镇化建设与“乡愁”冲突的一类文章,比如2016年全国卷小说《锄》。这种归类联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文多用,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当然,建构与运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多样而灵活。一个文本可以有“加减乘除”的添加、删减、重组、分解,也可以有听、说、读、写的言语变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更要存乎学科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没有学法指导的课,缺乏生命力,更是低效的。

五、无思想价值引领

如果说以上的获知与思维培养属于教学的显性目标,那么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就属于教育的隐形目标。这是真正催生学生成长,来自心灵深处、无法抵挡的磅礴力量。课堂教学要建立在灵魂教育、精神寻根的基础上,虽然对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是一项长期的活动,但不能因为时间长、任务艰就放弃。可是在这方面我们是欠账的,而且现在不少课堂教学处于应试的单向度,新授课为课文而来,为课文而去;复习讲评课为训练而来,为训练而去。满含着人文含量、思维深度的一篇篇经典在应试的“炮火”中灰飞烟灭,即使文中有绕不开的诸如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人生美学等等,也只是看看说说而已;对学生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关注的只是“钩钩叉叉”的得分。

如何把学习与做人、阅读与成才、应试与人生规划、价值美学联系在一起,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领,让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一以贯之的目标?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教育情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育人因子,努力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元素。比如从杨绛的《老王》中挖掘主人公的人性光辉和作者的悲天悯人情怀。二是敬畏职业,相信灵魂教育的唤醒力量,正如《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听到教堂音乐的醍醐灌顶。这股力量是学生最贴心,并且最终能转化为学生能带得走、留得下的一种潜能存储起来。三需要教师情感投入与理智澄明。有了教师的感染与教化才有学生的共鸣与行动,课堂才能迸发出富有思维含量的智慧的人文之光!

以上五点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知识建构、提问与问题反馈、学生活动、学法指导、思想引领,作为教学的必备元素,它们共同筑起了课堂的金字塔,上下坚固,交织共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教学力量,真正使核心素养在学生心灵深处落地生根。

(《山东教育》2019年3月第1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