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隐性缺位问题
发布日期 : 2019-04-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 洪合民
近期听了几节语文阅读展示课,诸如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集中展示及师生互动等等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方式多样,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切实的体现,课堂“主人”身份凸显。可是,相对学生而言,某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逐渐式微甚至出现了隐性缺位问题。
先说说小组合作讨论。好多问题没有真正去讨论交流,“雷声大,雨点小”,只做些场面上的“应承”。教师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有的老师甚至都没参与课堂上的活动。最终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分析还是停留在“原点”,无法实现与小组其他成员或者是老师的“智慧共享”。这时的教师就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见解”或是创新思维,更谈不上去引导或鼓励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隐性缺位表现。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成员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都不是旁观者,也不能是旁观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没有互动就没有交流,就没有智慧的共享,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素养,更谈不上“教学相长”了。
学生的展示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参与度相当高。在这一环节学生尽展个人风采,课堂成了学生的“秀场”。有些老师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时,只表扬不批评,只鼓励不指瑕,只肯定不改进。诸如“很好”“非常好”“真棒”“有文采”这种课堂评价听上去很美丽,感受上很和谐,气氛上很融洽,但只跟着学生“亦步亦趋”,而且点评语言单一、笼统,不能切中肯綮,其实也是一种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隐性缺位。课堂评价是一种教学艺术。请问课堂上的这些老师,您是否意识到了学生发言中的纰漏?是否意识到了学生发言的偏颇?是否意识到了学生发言的广度不足抑或是深度不够?教师的评价固然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的课堂评价也要客观、冷静,富有启发性、引导性、示范性。一个真正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应该放弃单一、笼统的评价,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具体地对学生展示进行点评,比如文本理解方面如何,学生的分析深度如何,是否抓住了要点,是否理出了层次等等。总之,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教师的点评要如春风化雨,要能启迪智慧,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想、人格的缺位是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教师隐性缺位现象。有些教师的教学仅仅做到了“传教材、教参之道,授教材、教参之业,解教材、教参之惑”,教学活动始终“唯教材、教参是从”。教学中的每个问题都要统一到标准答案上来,答案是“凄冷”,绝不认可“凄凉”;教参上说《荷塘月色》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学生回答“淡淡的忧伤”那指定也会被“统一到教参的分析”上来。然而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是绝对不能用“标准答案”去权衡一切的。这样的教师把教学仅仅定位为教《语文》教材,而非用教材教“语文”,在教学活动中行使了“先刻录后播放”的功能。诸如此类,囿于教材、教参甚至考纲,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教学行为,都是更为不易察觉的教师隐性缺位行为,对学生影响更为深远。
教师,要做引导课堂的灵魂。“身在”而“神不在”,这难道不是一种隐性的缺位?
对于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思考的语文教师来讲,课堂就是他展示个人魅力的地方。他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无不源于他对文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观摩程翔老师《将进酒》的教学,我们会真正感受到程翔老师是在用自己生命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继而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诗歌的朗诵之中,从而使课堂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而这将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性格的塑造也将产生一种濡化作用。我们应该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独立地感受母语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建构具有自己的、崇高的、个性的精神家园。
(《山东教育》2019年3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