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核心,构建有效语文课堂
发布日期 : 2019-04-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 孔 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师生能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在精心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更要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盘活”整堂课的教学,构建有效语文课堂。
一、教师研读课文,预设问题
教师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教材的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如何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简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节课下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体系,给学生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教学《故乡》,如果确定教学重点为“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博大深远的思想”的话,可将此重点转化为这三个问题:1.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等形象。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简洁的导入之后,出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再回答。学生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教师授课前设置的问题除了要能够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注意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例如,教学目标如果是“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可以转化为“依次找出课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与中心有什么关系”等具体的问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除借助工具书能解决的字词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个体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提出来,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解决。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在课前提出,也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提出;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用递条子的方式提出。
预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很多学生提问:“用标题突破法,《我与地坛》,是不是就是写我,写地坛,然后写我和地坛的关系?”有学生又说:“还写了母亲。”于是笔者乘机提问:“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到母亲?”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把“我”“地坛”与“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再加以分析,很好地理解了课文。
三、围绕教学目标,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语文课,总是随着师生的双边活动逐步展开,将画卷一样的课文内容逐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时候教师就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一)弄清基本问题
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后,应该对基本信息有了初步了解,这是分析文章的前提。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或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尽量不看书本,如果有出入可以再看书本,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二)设置矛盾,激发兴趣
一篇好的课文往往有很多悬念或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悬念、矛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质疑课文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蒂尔德的朋友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地把项链借给她?项链是假项链在文章中有没有进行铺垫?马蒂尔德为什么没有发现?她的朋友保留这挂假项链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发现马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
(三)巧设问题,化难为易
阅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要求准确释义,恐怕有点难度。如果老师能铺设几个台阶,学生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小问题: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当时作者身处何处?作者有哪些经历?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他的幸福?这样通过层层铺垫,最终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说这一句话的内心感受,准确把握这句话的含义,认识到“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高质量的问题设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问题数量要适中,问题难度要适宜,问题引领度要高,问题层次性要强。教师要遵循科学规律,依托教学内容和学情,适量、适度、科学设置问题,从而使学生富有成效地完成课堂学习。
(《山东教育》2019年3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