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扶”与“放”

发布日期 : 2019-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昌中学   于翠丽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有的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自主学习”的内涵,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偏差,陷入了误区,出现了“放羊式”的伪自主:认为自主等同于自学,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闲庭信步、无所事事,学生漫无目的、放任自流。这样不仅仅使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而且长久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也会钝化。教师最好的定位就是充当“扶手”,当学生能自主学习时,就注目旁观,侧耳倾听,甘做陪衬。当学生学习出现疑问、障碍驻足不前时,就及时靠近,让学生扶一扶,靠一靠,然后再放手“信马由缰”。

于偏颇处“扶”正,在肤浅时“扶”进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编写者精心遴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由于其年龄、阅历、认知经验等原因,对文本的理解往往肤浅,止于文字表面,浅尝辄止,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不能深入地探究文本思想,难以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那么这时就需要老师充当“扶手”,偏颇处“扶”正,肤浅时“扶”进。

贾平凹《落叶》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摹、深刻的感悟,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而有的学生对主旨的理解有偏颇,认为文章的主题是赞美落叶的奉献精神。笔者适时引导给以“扶”正: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由落叶引发生命感悟的句子,然后请同学们关注这个句子反复出现的词———欢乐,再结合作者描摹的桐叶生长历程来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走入了正轨,有了正确的思考方向。

笔者继续深入引导:桐叶在春风中绽出,在阳光中成长,一直到寂寥的深秋。它走过了一生,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经历了风吹雨打,有的甚至千疮百孔,但不管是茂盛还是凋落,它都坦然、欢乐的接受,那我们人呢?

然后出示了贾平凹的简介链接:“平凹写的是散文,其实又何尝不是人生!他从一天挣三个工分的农民到用草绳捆着被子去西北大学的学生,从接到十几万字的退稿信到成名后所忍受的孤独与诽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不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在欢乐中抒写美丽,在寂寞中成就辉煌。现在你能说说贾平凹这篇文章所阐述的生命的意义吗?”学生豁然开朗,理解就丰厚深刻了:“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付出便不会有快乐的收获,无论什么样的处境中,都要有乐观的心态。”“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对生活要始终充满希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提炼自己独立的见解,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但在学生的理解有偏颇、不够深刻时,教师必须充当“扶手”,给学生必要的“扶”正与“扶”进,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正确且丰盈。

于无疑处“引”疑,在寻常处“生”疑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进行品读赏析。我发现,那些文采飞扬、用词绮丽、绚丽多彩的句子深得学生的青睐,那些质朴无华的语言却容易被忽略忽视。而这些朴实的语言往往在平淡中流淌着瑰奇,在朴素中贮满了浓情,感情真挚、耐人寻味。如果任随学生忽略,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肤浅,不全面、不深刻。这时需要教师充当“扶手”,在无疑处“引”疑,寻常处“生”疑。

《孔乙己》的语言含蓄平淡,但却老练深刻,在不动声色中讲述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但学生未必能准确理解简练朴素却生动传神的语言。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朴素却具匠心、言简却透意深的语言,在被忽略的“无疑”处、“寻常”处下功夫,品析含蓄深刻的语言。

例如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鲁迅先生是这样写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句话朴实朴素,但却揭露了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句本色无华却意味无穷的句子呢?我采用了对比鉴赏,出示如下句子与原文进行对比:

孔乙己一到店,喝酒的人便看着他,有的说,“孔乙己,你脸上添上伤疤了!”

学生在我引导下,在对比中品析,在品析中感悟,透过简单的文字表层,入乎其内,潜入文本去咂摸玩味,于是就出现了让我惊喜的理解感悟:“所有”“都”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嘲讽孔乙己已经是每个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叫”表示人们故意高声叫嚷,拿孔乙己的伤疤打趣、取笑,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人们病态的心理、冷漠无情的态度;“又”,代表不止一次,“新”,可以看出孔乙己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这表现了孔乙己经常被人殴打。由于我恰当的“扶”,学生真正理解了简简单单的文字里蕴含的耐人寻思的意味,对文章的主旨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杨绛的《老王》,平实语言字字含情,平常小事彰显善良本性,平静结尾耐人寻味。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初读谈感受,往往感觉这篇文章不够精彩,写的都是些芝麻小事,不够吸引人。而杨绛的文学语言是“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于是我思考怎样才能用教师的“扶”,让学生透过朴素的语言走入文本深处感悟隽永的意味。文章出现过五次“只”:“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他只说:我不吃”。这个简单的“只”有着非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透过五个“只”去感受老王的病魔缠身、穷苦卑微,生活艰辛、处境艰难,自顾尚且不暇却真诚、淳朴地帮助杨先生,老王的善良本性才能被感受到尤为可贵。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欲赏前面美丽的春光,尚需“杖藜”做扶,课堂亦是一样,欲领略文本更丰盈、隽永的意味,需要教师给以指导、引导。教师的“扶手”作用,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要扶在学生的疑处、困顿处、难点处、关键处,要讲究时机和策略。

(《山东教育》2019年12月第7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