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匠心的教学细节成就优质课堂
发布日期 : 2019-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张宗芹
我们可以这样说,课文是作者的“一度创作”,课堂教学则是教师的“二度创作”。我们只有运用匠心独运的教学细节来演绎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给学生以深厚的人生底蕴。
一、导语清新雅致
“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我们来认识一位词人,她是我国诗词大家中盛开的一朵女儿花,泉城广场有她的塑像,漱玉泉畔有她的故居,她就是宋词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她从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武陵春》时的开场白。《武陵春》是李清照孀居后所作,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借暮春之景,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老师伴随着舒缓、悠扬的轻音乐,用深沉的语调轻轻吟咏出这段导语,便立刻将我和她的学生们带入了浓浓的沉郁气氛之中,为同学们更好地体会李清照的情感铺垫了浓厚的心理氛围。
虽然导语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却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细流,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如果我们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比为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那么,好的导语就是打开这知识宝库的开篇钥匙。作为语文老师,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
二、设问巧妙高效
一位老师在引领学生品读《武陵春》的时候,有这样一组对话:
师: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
生:“人非”——丈夫去世。
师: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生活得那么美好,当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不泪湿衣襟,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吗!
师:什么叫事事休?
生:万事皆休,都停止了。
师: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生:日晚倦梳头。
师:把“倦”改成“才”行吗?
生:不行,才梳头也是梳头,而倦梳头根本就没梳。
生:“倦”更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师:《望江南》中曾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句词和“日晚倦梳头”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梳洗罢”表现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来梳洗一番,就匆匆登上望江楼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激动、喜悦之情,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说日头已高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师: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这一组对话中,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系列问题,很流畅地引领学生去品味这首词的遣词造句,尤其是用“替换法”品味“倦”的表达效果,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李清照浓重的愁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老师正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巧设问题,引领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得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桥梁,而且能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点拨恰当机智
一位老师在引领学生“认识老王”环节中,设置了一个问题:跳读课文1-4段和7段,试着以第一人称说说老王的生存状态。经过一番阅读思考之后,只有两名男同学举手回答,之后,老师问了两次“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都没人举手,这时,老师走到第一排的一位男生跟前,示意他站起来。
师:假如你是老王,咱俩说说闲话行不行?
男生点头。
师:我希望你用课文中的句子跟我对话。“老王,你这脸怎么了?怎么又青又肿的?”
生:撞在电杆上,我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师:那你可得注意点,怎么看你这只眼睛也有问题?
生:大概是得了什么病吧,晚上也看不见。
师:可能是夜盲症吧,老王,你可得小心点。
在师生“聊天”的过程中,同学们轻松了解到老王的状况:一只眼瞎了,另一只眼睛也不好,晚上看不见路。顺利地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为之后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思维一时出现阻塞,教学重难点突破出现困难,这是常见的事情。此时,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释化教学疑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的这种设置情景的点拨方法很值得借鉴。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充足的课前准备。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要努力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并预设应对措施,届时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俄罗斯有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黏住一切东西。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细节去黏住更多的学生,让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山东教育》2018年12月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