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业标准的意义

发布日期 : 2017-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莱州市朱由学校   刘万英

 

能给学业一个标准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当教育规模化以后,只有专业化能够解决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学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对于教师而言,在传授学业中要将学生培养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如果能在理念和实践之间厘清这个问题,几乎就解决了所有困扰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瓶颈以及相互矛盾,从而可以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在现实中统一在一面教育大旗之下。

学业标准,从广义上讲包含着对学生品质、行为、思想等人文发展因素的考查,而不单单是对学科知识的考查。教育的本义是培养完整的人,能够履行这个本旨的学业标准才有意义。课程标准只是学业标准的一部分,目前纯“课程”的技术提升客观上降低了人们对于知识之外的学业任务的关注。即便是具体到学科学习,课程标准的提法也不如学业标准来得深刻。尽管课程标准里也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但由于这种提法本身的局限以及在实际执行和考查时的种种不确定,丧失了对知识标准的实际控制力,这表现在课堂教学、课业设置、教学评价、人才观念等几乎所有角落。

探究学业标准,不只是标准本身内涵的包容度,还有考查规则的问题。标准制定得再好,考查的规则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科学的学业标准当然本身包含着相应的考查规则或者对考查规则的明确指示,但这里面还有理解标准和执行标准的问题。关于考查规则,首要的是破除“终端”考查的依赖。

在国人的成败利益观和实际做法中,“终端决胜”的思维很浓厚,即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在“最后”见高低。或许对于竞赛的确离不了这样的规则,但教育是竞赛吗?教育可不是为了最终胜出的那个人,教育是为了那些不会胜出的人。

在教育的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是这种“终端”见分晓的痕迹。比如考试,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明白:看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么,学生平时的表现算什么?教师和学生平时都在忙什么?之前几年的学习又作如何观?“终端”考查湮没了太多真实的出色和火花,带给教育的实际伤害是单一和死寂。

首先,终端考查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教育不能挂一漏万,这是极其危险和愚蠢的机械主义和绝对主义。其次,终端考查对主动发展牵制很大,它不利于解放教或学的精力分配,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实际的教学调研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考查方式和考查时间,都有可能提前进入考查程序。那么,学生顺利通过考查就可以节约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为他们的自主发展提供可能,这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这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教育的短板。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学生天生缺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因”,而是我们的教育没能提供空间和信任给他们。

可以提前进入考查程序,对于学生的潜能绝对是一个契机。一旦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启了自由度足够大的“门”,随着“自主、自助、自选”的原则带动以及成功过关的榜样带动,随着学生自身成功体验的不断获得,“学习”这个行为将会被真正赋予“成长之乐”的意义。

学习的精髓之义是成长之乐,是一个蓬勃生命得到更科学发展的乐事。现在的学生不是厌学而是“蔫学”。学生课业负担居高难下的“头绪”也在这个学业标准上。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缘起学生的知识掌握差,所以教师被动提升课业强度以期弥补知识掌握的欠缺,如果这个情况得到改善,那么课业负担问题自然就会随之松动。因为教师与学生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本身就是一种难受和畸形,能够回归更合理的状态是教和学甚至更多方面的共同诉求和事物发展的必然。如果学业标准能够从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发展信任和发展韧度,他们不仅会积极调动主观能力去达成学业标准,而且学业外的体验也会验证和催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就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蔫学”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觉乃至学习幸福成为一种必然。课业负担居高不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诉求在不断角力的反映。理顺双方的诉求链,让双方诉求都得到保障从而撤出对峙,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课业负担的“卸压”点,彻底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恶性循环。

毋庸置疑,探究学业标准还在于它关乎着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学业标准语焉不详让教师只好长期处于追求考试成绩、追求所谓优秀的紧张状态。对于教师的业务评价长期唯“成绩”而论,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教业标准”。因为要立竿见影所以等不及水到渠成,当然就要揠苗助长,也可能不择手段。这里还有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追求卓越还是坚持合格。有些人喜欢追求卓越,但从教育的宗旨看这是不完整的,它忽略了公平公正,最主要的是它僭越了人本。对于教育的学业标准,学业重心是合格,兴趣培养才是优秀,只有学业与兴趣相得才能益彰。

学业标准就是方向,如果这个方向可感、可亲,那么学生从事学习行为的动力就会踏实持续,教师才会因以着力。如果方向都不清楚,那么再简单的教育规律都会寸步难行。没有方向,人们只好一方面大力提倡着素质教育,一方面紧紧抓着应试宝典不放。探究学业标准的重大意义,在于给学生和教师一个方向,在于给教育一个松口气的机会。学业无标准,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教育的死胡同。

 

(《山东教育》2017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