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再看课堂

新世纪论坛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492发布日期:2018-06-15

山东省齐河县教研室   刘成升

 

前段时间,齐河县精心开展教改大课堂暨三级建模课堂展示活动,一天半的时间,中小学共拿出108节课进行参评展示,91名骨干教师满怀激情地当评委做点评,专家教授亲自到赛课现场听课评课,为活动锦上添花、指点迷津。可以说这次活动不管是从质量效果上,还是从教师认同上,都算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结束后,作为组织者,我们召开总结会议,共同梳理活动经验,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走向,寻找漏洞和不足。同事们都说,活动目的充分达到。学科建模和堂堂清两个重点在每位教师的课堂上都有体现,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让学生学会、会学的理念悄无声息地扎根课堂,课堂教学正在我们的引领下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笔者听了一天的语文,听了半天英语和数学,在感受着课堂教学发展良性成果的同时,心底又有很多遗憾和不甘。课堂教学改了这么多年,总结了这么多模式,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依然变化不多,我们很多改革总是在离目标很远的地方兜圈子、摆架子,课堂上一些核心要素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

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缓慢。全国优秀教师管建刚说,教师拥有的所谓理念,如果是别人外加给你的,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并不是你从心底深处长出来的,你的行为就不会被那个外加的理念自然指挥,你的教育教学行为老是被那个外加的理念给约束着,别扭着。不错,我们的教师正在遭受着这种尴尬。教师职业应该有的教材解读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没有太大提升。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素养,如地理教师会画标准的地图,英语教师能用流利的口语组织课堂,语文教师能声情并茂地范读教材,数学教师能演绎归纳学科思想等基本素养在课堂中只体现在十之三四的教师身上。拿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来说,因为是新学生,课堂上配合不默契能理解,可整堂课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想游离于教师掌控之外,就是能力欠缺的表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必须用拉呱交流的方式逐渐拉近与新学生的距离,采用一定评比机制让学生敢说话,准备有思考难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设计虽然简短但新颖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兴趣,用你的办法使学生融入课堂,这是教师必备的课堂素质之一。可见我们的路还很长。

小组合作有时有名无实。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兵教兵、兵查兵、兵聊兵。有学生不会,可以先让学生教给他,同学检查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同学之间遇到不会的问题互相讨论,激发思维火花。合作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简单的问题没必要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研判和预设不充分,只为课堂环节齐备而合作,有本末倒置之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来自于评价,可以分为软评和硬评。软评就是有针对性的语言评价,教师适时的软评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硬评就是给小组或组员加分,要细化加分形式和操作要领,考虑加分为学生带来的后续影响及评价分数的应用,为小组合作提供持续动力。

堂堂清落实还有偏差。一是时间不够。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并且必须是节节都有。二是形式不能起到堂清目的。最好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堂清,最次也得用实物投影一一呈现测试结果。现在很多学校实现了智慧课堂,信息化手段更有利于堂清的操作。三是堂清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围绕目标,特别是语文课的堂清,所选择的堂清练习或试题不是太大,就是离课堂目标太远,甚至有的语文课以不好堂清为由,不设计堂清环节。四是堂清效果不好,大多数的课堂堂清统计出多少学生会了、多少学生不会就算结束。实际上应该再设计教学活动让不会的学生学会才对,确实再有学生不会,才能进入日清的行列。

课堂上无效环节有增无减。一堂课最多只有45分钟,所以应该分秒必争。反观我们的课堂,刻意创设情境者有之,简单问题学生讨论者有之,为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耐心等待者有之,体力劳动式的满堂问有之,等等,都在浪费着每节课宝贵的时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的课堂瘦身,采用录像课或请别人听课的方式,找准属于自己的无效环节,然后毫不留情地删除,永不录用,为学生留一个凝练、干货多的课堂,为学生喜欢上你找个最好的理由。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堪忧。曾经在北师大附中三帆中学听过课,很为那里的学生见识多、表达能力强叹服不已。很多去杜郎口中学学习过的老师都说,杜郎口中学让人佩服的不仅有老师,还有能言善辩、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学生。回味我们的课堂,尽管老师或激情四射,或苦口婆心,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是燕声细语,就是勾腰弯背,再就是言穷词尽,腼腆露怯,不敢表达、不会表达,缺少自信,缺乏应有的朝气蓬勃。这应该与平日上课教师的训练要求有关。

尽管课堂教学改革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和遗憾,但我们毕竟迈出了许多关键步伐,有了很多尝试和探索。我们相信,最有成就的教师往往不是最聪明的教师,而是那些有一股傻劲和坚持的教师。还好,我们还有很强的责任感,还有积极的潜力,相信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得继续奋斗,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山东教育》20185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