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育绿色了吗

发布日期 : 2017-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临沂市西郊实验学校   郑艳芬   孟凡格

 

当今,教育似乎被一种急躁、焦躁、浮躁的情绪笼罩驱动着,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太多的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名次至上、分数第一。殊不知,正是为了这份“完美”,很多学生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丧失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源自内心的精神追求,甚至美好未来。

绿色,是指纯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本色,它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所坚持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更是引领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那么,面对“绿色”发展,我们是否该好好思考一下:问一问自己,是否有“农人”的情怀,将教育视为“农业”,四季轮回,静待花开;问一问自己,是否如卢梭所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而让生命更本真、生态更和谐、生长更持续。

太急躁,有必要吗?

绿色教育是生命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没有了健康生命和朝气蓬勃,教育的一切都失去意义。然而现实中,人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往往出现“指标偏移”甚至“光环效应”:5个月开始识字,一岁半能识200个汉字,3岁脱盲,6岁博览群书。似乎只要孩子“多快好省”、乖巧听话,就觉得“大功告成”“一俊遮百丑”,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然而,正是这些“更快、更高、更强”的“着急”,很有可能成为孩子今后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成为其致命的“硬伤”。

发展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双生子爬台阶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育要尊重孩子的生命本色,要耐心等待,适时、适宜的教育能让孩子良性发展,过早、过度的“授之以鱼”式填鸭,只能延缓甚至损害生命。什么是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内心的原动力、内驱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亊,这就是教育,也是绿色教育的基本要义。

太焦躁,有价值吗?

绿色教育是生态教育。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涂抹;他们是一棵“瓜苗”,需要顺其自然,遵循其生长规律。教育,就像农人种庄稼,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要在大自然的生态中,依循自然的法则才会丰收。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拼分、拼升学率,挤占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听话的“乖孩子”,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场。学校统一模式、教学统一标准、班级统一规范,学生只能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如同军营的士兵、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规格一致、整齐划一,失去了梦想、快乐、尊重、创新……学生们的生命长期蜷缩在毫无人性的试卷分数、等级森严的考试排名之中,成为了无思想、无思维、无情感、无欢乐的人,这显然与“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教育面对的是基础不一、性格各异、思维活跃的孩子,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施教育时要尊重生态和谐,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让学生学会选择想做、能做且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的事情,从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生活的幸福,各美其美,各乐其乐。

太浮躁,有实效吗?

绿色教育是生长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使之成长、成人、成功,就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展学生的潜质、潜能和潜力,去唤醒灵魂,塑造人格,传承文明。它既不能唯书、唯考、唯分,抹杀生命,也不能只看眼前,竭泽而渔,漠视学生生命的灵动,摧毁学生多彩的未来。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下热闹喧哗的生活、纷繁复杂的世象、浮躁纷乱的网络、急功近利的世风,正在一点点向教育阵地蔓延:许多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徳育”,追求教学质量数据化、教育成果“速成性”;很多学生出现思想消沉、心智茫然、性格急躁,不专注、不合群、无礼法,多动、厌学、承挫能力差等不良倾向。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绿色教育急需破解的关键所在。

而无数惨痛的事实证明,如果不够耐心,靠“催熟”的花儿会过早枯萎;如果忘记初心,靠强化培养的“泡沫优势”会助长孩子的焦躁、投机和虚浮,一旦破灭,不仅结果悲催,更重要的是造成生命的悲剧。孩子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性,急不得、快不得,它需要“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让其成长发展有阶梯性、节奏感,它体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扎扎实实。

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作为教育者,我们面对的就是无数具有生命的“火炬”,我们的任务不是让他们“暂时拿着”,而是把他们“点燃”,让其充满生命活力,自立自强,永远照耀人生的漫漫征程,从而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这,或许就是教育绿色发展的真谛所在吧。

 

(《山东教育》2017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