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

发布日期 : 2017-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中学   翟俊厚

 

素朴的影壁墙前,就缺一棵石榴树。

深绿的叶、火红的花、沉甸甸的果,蜂飞蝶舞,那是我梦寐以求的风景呀!

老屋门前,曾有两株,泼辣而高大。大哥说,当年在生产队劳动,送饭时,掐一条嫩枝,在火上一烤,往桶里一丢,这桶水比茶水还好喝呢!更不用说它的果实了。春华秋实,那裂开嘴的,甜蜜了我的整个童年。果皮完整的,母亲将其小心收起。说不定在什么日子里,总有孝顺的媳妇来讨,为久病的婆母开开胃。母亲定然慷慨相与,那女子含笑而去,于是一种很圣洁的东西便在我们心头幸福地萦绕。

寻寻觅觅,终于在小城的集市上买到一棵。颠簸四十余里,在一个料峭的春日里,种下了这棵满载着我的希冀与回忆的树。

春色渐浓。转眼过了清明,又过了谷雨,眼看就要到夏天了,我的石榴树,依然不见动静。

阳光温暖而充足,雨水甘甜而富足,土壤厚实而有温度。我的树,竟如贪睡的孩子一般,迟迟不肯醒来。

父亲经常往它身上淋水,因为图省事的卖树人只留给它两三截短短的根。没练几天气功,父亲还至真至诚地给它“发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石榴树还是一切如初。倒是种在它身边的一丛青扁豆,一个劲地疯长,借着她的身躯,开出一串串艳紫色的花,花未全谢,果实已迫不及待地冒出来。

我们在苦苦期盼着。毕竟它的枝条还柔软,也泛着淡淡的青色。

暑假里的一天,我惊奇地发现:我的石榴树发芽了,三四片红褐色的小叶子护着娇嫩的“花心”,让人不忍心靠近。先是两三朵,一夜之间,竟冒出了成百上千的小芽儿,那是怒放的生命呀。在灼热的阳光里,我震惊了,陶醉了,如同见到一个个新生的我。

它其实是被唤醒的呀!

日复一日的阳光,慷慨无私的土地,歌声美妙的鸟儿,追逐着花蜜的蜂蝶,带着芳香的醉人的风……共同把它唤醒了。

没错儿。春风唤醒了野草,春雨唤醒了树木,春天的气息唤醒了冬眠中的动物,农夫唤醒了沉睡的土地……

那更复杂更微妙的人世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屈原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唤醒迷茫的楚国人;文天祥舍生取义,是为了唤醒南宋君民的正义、良知与反抗意识;谭嗣同横刀向天笑,是为了唤醒国人对变法求新的渴望;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相当一部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李大钊等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是为了唤醒和武装昏睡的东方雄狮……

在我的班里,也有一些沉睡的生命。他们中有的以为毕业遥遥无期,时间仿佛无穷无尽,在老师的讲课声中酣然入梦。还有的如孩童般天真,将学业丢到一边,在玩耍中沉醉不知归路。更可气的是迷醉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或是心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星”,疯狂地打扮自己,也深深地迷失了自己。或在懵懵懂懂中,意乱情迷;或小有残疾,却不懂得珍惜机会博取成功;或耽于幻想,梦一般虚度时光……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是把规则强势灌给学生,而是小心翼翼地唤醒他们美好的人性,并促使其健康自然地生长、开花、结果。德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也深表赞同,教育的确是心灵的艺术。尤其是班主任,几十个青春少年的学业、安危、梦想扛在肩上,如果能千方百计地唤醒那些沉睡的生命,唤醒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求知欲、责任感,他们将创造多大的奇迹呀!如果视而不见,梦醒时分,学生会记恨你一辈子的。尽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恒心与爱心,没有攻不破的堡垒。生命如四季,错过了耕耘播种的季节,在生命的秋天里,我们能收获什么呢?

第二年的夏天,面对我的石榴树,我为之倾倒,我向生命致敬。一树繁花,红红火火;一树绿叶,蓬蓬勃勃。蜜蜂忙得晕头转向,蝴蝶也难以分辨哪朵花最香。树下的山石,或朴拙,或灵秀,如国画般超凡脱俗。不仅成了小村最美的风景,而且秋天时还奉献给我六个红彤彤的大石榴,酸倒了我的牙,却醉透了我的心。

 

(《山东教育》20176月第1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