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山野拾板栗

发布日期 : 2022-12-1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五莲中学   孙善光

一场秋雨过后,漫山遍野的板栗,仿佛一夜之间,由绿变黄,绽开笑脸展露在枝头。一个晴好的天气,三两好友相约去灵公山拾板栗。未及进山,心里已是满满的栗香。

此时的灵公山暖风微醺,空气里透着丝丝的清甜。进山的土路上,满是苍绿的树和绵绵的草丛,几朵白的、红的、黄的花点缀其间,显出一派独特的田野风光。沿着一条主山脉蜿蜒南行,至一山坳处,这里就是我们要拾栗子的地方。

这里三面杂树环拥,独立的,或连片的栗子树散落沟沟坎坎。那些栗子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看起来有几十年的光景。今年我们没有往年的幸运,因为这时大部分板栗还未收获,早有村民拦住路口,禁止外人进入栗子林。我们不得已只好转场它处。沿着沟沟坎坎,穿树林,过草丛,我们来到了几棵散落的栗树下,收获甚微。

我心里隐隐有些不甘。坐于巨石之上,这片山野远处栗林栗子掉落的声音依稀可闻。

转到另一片山野栗子林,当天我们还是小有收获。那里没有人禁止我们,大部分板栗早被树主人摘取,上面的小刺球已所剩无几。因为枝繁叶茂的原因,有极少的刺球被遮掩起来,遗留在树上。偶有发现,甚是惊喜。

这些小东西着实惹人喜爱,有的三四颗露出挤在一起,用力抽打或晃动那些枝条,板栗就伺机从刺球中逃离。那些出壳的散落在树根或草丛里的板栗似一颗颗红玛瑙,熠熠闪光,惹人爱怜。也有部分顽固的板栗躲在青黄带刺的刺球中,赖在树上不肯下来,就要费些时力。我特别喜欢那些出壳的熟透的金黄色果仁,每每发现,就像捡到了宝贝一样欢喜。

周边捡拾栗子的人,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提着布兜,都怀着收获的憧憬。有的拾栗人看起来非常有经验,他们拿着长长的竹竿,戴着皮质的手套,这样不仅方便他们够取树上的刺球,也方便对捡拾刺球的剥离。因此小半天的工夫,他们就收获了足够多的板栗。

同行的好友杜若眼睛比较敏锐,那些藏在叶子底下的刺球或出壳的板栗,都轻易逃不过她的眼睛。小半天的工夫她捡拾的栗子比我多出半数。这时她快乐地抿着嘴,笑哈哈地说,她长着一双栗子眼。

我最佩服的还是她剥离板栗刺球“驾轻就熟”的本事,简直就是欣赏一道工艺的操作流程。那些快成熟的刺球,她只需沿缝用脚一踩,板栗就轻而易举地蹦出来了。对那些未完全成熟的青球,她则放在地上用石头来砸,砸的力度和火候相当得当。

我也遇到过没有完全出壳的刺球,学着她的样子,却没有她的得心应手。轻了砸不开,重了就砸碎了,一度不小心还有尖刺儿断在手指里,又痛又痒。看似简单的活儿实则大有技巧。

平时很少见到的灰松鼠这时也开始现身,它们天生机敏,在树干、树丛中穿梭找寻咧开嘴儿的板栗,为冬季储备生活之需。一些鸟雀也在不远处刨食杂草丛里的虫子或草籽。森林孕育了生命,一棵树、一株草,它们在岁月中汲取的一切,最终反哺给大地,哺育大地上的生灵。与松鼠储备冬粮不同,我们捡拾板栗多为一饱口福,也为享受捡拾过程发现的快乐。

栗香浓,栗香醇。许多时候你还没来得及深呼吸,那果仁的清香与柴火的醇香就掺杂在一起,肆无忌惮地从它温热的体内逸出,使人垂涎三尺。不管是炒还是煮,还是制成栗饼,板栗都是不错的美食。

秋阳灿烂地照着,从栗香中缓过神的我,望着满坡的栗子树,被它们那种不避贫瘠、不择膏腴、生生不息的精神所震撼。一年前的蓄势待发,才有了今天的果实累累。

不远处的栗树上又传来了吧嗒吧嗒的声音,是空的壳还是带着果实,我静静地想着,怀揣着果实的希望。呵,又一个秋天,不一样的收获的季节。

 

 

(《山东教育》202212月第4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