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教:至圣先师有遗风

发布日期 : 2023-02-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王海平


缅怀洙泗乐,千载意如新。今天,驻足于孔庙大成殿前,仰望孔庙中心甬道上这座铭刻着孔子教育史迹的杏坛,历史仿佛顷刻间跨越千年。相传孔子办学期间曾亲率弟子在自家小院垒土筑坛讲学,孔子将自己的私塾讲坛称为“杏坛”,并为自己的私塾讲学赋予特有的价值取向。庄子所谓“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的生动描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率弟子杏坛讲学的盛况。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朝堂内外,只有贵族才能享有受教育权利。东周时期,学在四夷。平民教育,民心所向。在孔子看来,平民教育对公民教化、社会发展、国家强大意义重大。孔子毅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发展平民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栽培能够托起“天下为公”大同理想的逐梦新人。

研究成果表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在“三十而立”后,约三十岁至三十五岁期间;二是在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自齐返鲁后至仕鲁前,约三十七岁至五十岁期间,弟子遍及齐、鲁、楚、晋、秦、陈、吴各地,孔子的教育事业引起全社会关注;三是在孔子结束十四年周游列国自卫返鲁,约六十八岁直至七十三岁去世。孔子人生最后五年教育活动期间,删六经为教材,使教学经验进一步系统化,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悲天悯人的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恪守仁爱之道,坚持以人为本。在他看来,公民素质决定国家命运。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先天素质大致是接近的,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但后天个性差异与不平等都是因为接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通过接受教育,实现素质提升、地位平等、社会和谐、国家强大,既是必要的、更是可能的。孔子推行平民教育,就是使国家公民庶而富、富而教,实现人口繁衍、财富增多、全民教化,使民族走向文明、国家走向强大、天下走向大道。

“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带着这样的诗意情怀,人们在山东曲阜市南新区春秋路15号打造了一座大型建筑“孔子六艺城”。这个大型文旅项目运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借助音乐、美术、建筑等多种表现形式建造而成,充分体现孔子崇尚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主题。在智育方面,孔子坚持以“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基本科目,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技能。孔子认为:教《诗》使人兴观群怨、正言道志;教《书》使人通史资治、复兴仁政;教《礼》使人制节长文、克己复礼;教《乐》使人咏德和神、乐兴礼正;教《易》使人彰往察来、微显阐幽;教《春秋》使人辨是非、明大义。在德育方面,孔子倡导“仁”的标准,倡导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孔子突出文、行、忠、信“四教”,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方针,在德育方式上,孔子强调听言观行、注重知行合一,其目的在于培养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

浩浩儒风温润孔门三千弟子,堂堂仁义成就儒家七十二贤。孔子创办私学气势宏大、规模庞大,是因为孔子在教育理念上打破贵族教育与平民教育鸿沟,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坚持有教无类、机会均等,试图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平民觉醒促进国民化育,让国民享受最好的教育并通过接受教育而赢得人生出彩的舞台。

“问故园桃李,几度逢春。”今天,人们走进曲阜孔庙,面对庙内两庑赔祀的“四配十二哲”,不禁感叹不已:如此圣贤大德大多出身平民之家,但在孔子的教诲下超凡脱俗,成为千古楷模。孔子招收弟子时,不看出身门第、国别地域、贫富悬殊、相貌丑俊、年龄大小,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提着几条肉干,就可以走进孔门接受儒学教育。从出身看,孔门弟子中有豪门出身的孟懿子、弥兰,寒门出身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腰缠万贯的子贡、乘肥衣裘的公西赤,居藜藿穷巷的原宪、曾无罪而身陷囹圄的公冶长,可谓群贤毕至。从年龄看,孔门弟子中有小孔子4岁的秦商、小孔子6岁的颜由、小孔子53岁的公孙龙、小孔子54岁的叔仲会,还有颜由颜回、曾皙曾参父子同门,可谓老少咸集。从地域看,孔门弟子中有来自鲁国、齐国的,也有来自晋、宋、陈、蔡、秦、楚等国的,子路是卞人,子贡、子夏、高柴是卫人,司马耕是宋人,颛孙师是陈人,言偃是吴人,秦祖是秦人,公孙龙是楚人,漆雕开是蔡人,可谓殊途同归。从天资看,孔门弟子中有智如颜渊、愚如高柴、鲁如曾参、莽如子路者,情况各不相同;从长相看,有貌如孔子的有若、身长矮小的高柴、状貌甚恶的澹台灭明,可谓百姓同门。对于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情况千差万别的学子,孔子都将他们平等接纳为弟子,精心地实行以德育为主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做到来者不拒、有教无类,从而汇聚天下英才。

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并坚持因材施教、因人作答。如,子夏问政时,孔子告诉他“不要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贪求小利大事难成”。子路问政时,孔子告诉他“敢为人先,尽心操劳,永不倦怠”。仲弓问政时,孔子告诉他“确定部门责任,建立容错机制,举荐德才兼备之人”。子张问政时,孔子告诉他“居于官位永不倦怠,执行国策要尽心尽力”。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对答,显示孔子对每位学生的了若指掌。

孔子坚持因材施教,还表现在他对不同弟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分别提出适合他们的方案。如,颜渊问仁时,孔子回答:“克制自己,合乎礼的要求,就是仁。”仲弓问仁时,孔子回答:“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喜欢多言多语的司马牛问仁时,孔子回答:“言辞要慎重。”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为官要恭正,做事要敬业,对人要忠实。”子贡问仁时,孔子回答:“要想侍奉大夫中的贤人,就要先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能将恭、宽、信、敏、惠的思想推行于天下,就是仁。”

孔子坚持有教无类,必然因材施教;坚持因材施教,则必然知材之性。作为师者,孔子的良苦用心令人赞叹不已。冉求谦逊懦弱,孔子鼓励他做事果断、立说立行;子路逞强好胜,孔子提醒他谨慎从事、三思后行;颜渊、仲弓的德行好,孔子常常正面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司马耕多言而躁,孔子时常叮嘱他言语迟钝为好;樊迟想学稼圃,孔子教他要重点学礼义忠信;子贡喜欢赞扬人之美而掩人之过,孔子教他见贤思齐;子张欲求官位,孔子教他首先善养个人品德。在孔子教导下,弟子中涌现出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谈见长的宰我、子贡,政事见长的冉有、子路,文学功底见长的子游、子夏,等等。这些优秀弟子后来成为孔子思想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模范践行者。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注重采用循循善诱之法。孔子认为,不到弟子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不去开导弟子;不到弟子内心有所表达而不会表达时,不去启发弟子。坚持循循善诱之法,必然要求老师把握住启发之时机,要求学生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一次,孔子对颜回、子路说:“谈谈个人的志向吧!”子路抢先说:“将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分享,即使它们被朋友用坏,自己也不抱怨。”颜渊随后说:“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孔子沉默。子路说:“我们想听听先生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就是使老人安享晚年、朋友相互信任、青少年得到关怀。”

在孔子教导下,有些悟性极高的弟子进步很快,并能够与老师一起讨论问题。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为此,孔子坚持教学相长,热情鼓励弟子当仁不让、率尔发问。子贡请教孔子:“一个人想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裕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回答:“可以!但不如做到贫穷而快乐、富裕而喜欢礼节。”孔子和弟子们教学相长的故事,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千古佳话。孔子强调诲人不倦,要求弟子学而不厌、温故知新;孔子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求弟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孔子一方面要求弟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方面要求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不仅要求弟子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要求弟子注重仪容仪表,做表里如一、文质彬彬的君子。作为师者,孔子本人把握得恰到好处:语气温润而严厉,使人感到威严但感觉不到凶猛;面容恭敬而安详,让人看上去严肃但接触起来感到温和,听到他的言论又使人感到几分严厉。

孔子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还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孔子穿衣很讲究,要求衣服颜色不要太刺眼、搭配协调一致,符合中庸之道。孔子饮食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绝不吃变馊变味、腐烂变质、颜色难看、气味不好、没有煮熟的食物。他主张荤素搭配,吃肉不过分、吃饭不说话、睡觉不仰躺。乘车不往后看,不在车子里指手画脚。乐生戒杀,看到出殡者,脸色应变得严肃;捕鱼用钓钩,而不用渔网;不要射杀归巢栖息的鸟,等等。孔子这些做法,塑造了中国人的养生之道、礼仪之规与生活习惯。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讲仁爱、讲道德、讲方法、重感情,对身处逆境的弟子关怀备至、令人动容。史载:弟子公冶长含冤入狱,但孔子认为他无罪,并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他。弟子冉伯牛患了绝症,孔子到他的家中探望,来不及进屋就在窗外握着他的手叹息:“你呀,怎么染上这样的病啊。”弟子颜渊去世后,孔子悲痛至极,连说两声“老天要我的命,老天要我的命啊!”弟子劝孔子节哀,不要过于伤心。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能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这样的场面中,人们足以感到孔子与弟子之间那种亲如父子的深厚情感。孔子对于弟子的深情厚谊,赢得弟子们对孔子的毕恭毕敬。这种尊师敬教之风,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教育传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教育写照,如今已成为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这所大学所在的曲阜古城陋巷街北首复圣庙是专祀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庙宇。庙里陈设的陋巷井亭、归仁门、仰圣门、复圣殿、克己门、见进门、退思堂、复礼门、乐亭等古迹,铭刻孔子及颜回等弟子们超凡入圣的教育场景。孔颜之乐,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仁者之乐,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师者之乐。在杏坛风雨中陪伴弟子成长的先师孔子以其仁者爱人的教育宗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乐以忘忧的教育精神、桃李芬芳的教育业绩,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堪称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山东教育》2023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