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勿忘筑牢备课根基

发布日期 : 2017-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   李艳萍

 

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跑出来了,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加高。第二天发现袋鼠又跑出来了,他们又将高度加高,没想到袋鼠又跑了。于是,他们索性将笼子高度一次性加高到一百公尺。明眼人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恐怕还要继续加高。”由此可见,很多人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备课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备课,是教师最常规的工作,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基础的一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之前提,保证之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备课的“地基”打不牢,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厦”就无从建起,即使建起,也是空中楼阁。

令人担忧的是备课的“沙化”倾向。例如备课抄教学方案、课后补教学方案等现象。这样对待备课,别说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最起码的课堂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曾和许多老师聊过这个问题,总结出一个备课的“悖论”。一些教师因为长时间补教学方案、抄教学方案,反而会觉得这些“抄”和“补”的教学方案,除了应付检查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用,也就更觉得这样做无所谓了。

还有一点,就是面对“备课累”的呼声,一些学校管理者“顺乎民意”出台备课“优惠政策”,放松对备课过程的管理。例如几个老师可以合用一个教学方案,把别人的教学方案稍微一改就行。这些看似“人性化”的措施,实际上更加强化了教学方案“无用论”。就像建设大厦,不仅大厦没有建成,反而把原有的根基也挖去了。

并非教学方案无用,没有教学方案,教师即使备了课,也是零散的,操作性不强的,到了课堂上,也容易误打误撞。教师凭经验上一节课很容易,45分钟会很快过去,但课堂教学质量怎么样就很难说了,更遑论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了,最终殃及的还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

作为教师,其实心底里最明白,教学方案还是管用的。离开精心备课的教学方案,课堂上寸步难行。那么,为什么还要“抄”和“补”,甚至说教学方案无用呢?实际上,这都不是真心话。教师清楚,对待备课的“抄”“补”教学方案行为,实质上是教学工作的“偷工减料”,“偷”了钻研课程教材的“工”,“减”了设计教学方案的“料”。

教师真心想“偷工减料”吗?也不全是。真正的教学“懒汉”毕竟是个别。让教师感觉“累”的并不是备课,备课也绝不会“累坏”教师。现实工作中,真正让教师累的是那些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工作。毫不夸张,各种检查、活动、材料、会议、仪式、竞赛、评比、名堂,教师像陀螺一样,疲于应付这些“非常重要,一刻也不能耽误”的工作,等真正坐下来要备课的时候,时间不多了。

教师既是职业人,也是家庭人,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也是有惰性的,当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实在不济之时,为了各项工作都能“完成”,一般都会从自己还能做得了主的、有点弹性空间的事儿上“减负”,备课就是其中之一。加上一些学校对备课的监控仅限于检查教学方案,好吧,那我就“抄给你”“补给你”看。

所谓大道至简,参悟那些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的经验,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明白“想要的是什么,要做好的是什么”。他们善于把握核心,删繁就简,不搞花架子,不追求百花齐放,不沽名钓誉,不盲目追随,不让其他的杂事冲淡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掌握先进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的同时,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路,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大花时间大做文章,取得实效。例如课前备课、课中指导、课后反思,就是被大抓特抓的环节。因为再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都绕不开教师,都要通过教师实施于课堂,布施于学生。每一节课甚至按优质课的标准来准备,个体分工,精心备课;集体研讨,深入交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像产品出厂进行质量把关一样严密细致。

我觉得,如果备课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谈课堂教学改革甚至有点奢侈。因为课堂教学改革中,无论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型,课堂模式的变革,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需要通过备课这个“端口”来切入。一所学校不管条件如何、发展如何,只要能夯实教学备课的地基,保证备课的质量,最起码是一所教学质量有所保障的学校。

备课就是教师的头脑与课标的对话、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与同事的对话。重建备课的价值理念,提高备课的质量,我认为要注意三点:一是保证备课时间。学校要尽最大可能帮助教师扫清外围杂务,把教学的精力凝聚到备课等教学主要环节上;加大管理监控力度,搭建集体备课平台,引导教师互助交流,既分享经验又体现个性特色。二是把备课的重心由“备教”转向“备学”。从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教材,去设计教学流程,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媒体备到自己的课里去。三是做到深入浅出。告别浮躁沉下心来潜心钻研,突出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内容的预设,没有对教材和学情的“深进去”,就不会有浓缩提炼之后的“浅出来”。

 

(《山东教育》20173月第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