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真正的产品是课程

发布日期 : 2015-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东营市教科院   杨守菊

 

又到一年入学时,各学校纷纷高调宣扬自己的办学成果: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录取率、升入名牌学校的人数、地域考试状元、学校历届名人等等,数据之翔实、宏大,让社会不由得由衷赞叹;又到一个教师节,优秀教师、获奖人士往往这样表述成绩优异和卓越贡献:已经培养出几名清华学生、几名北大学生,所教班级有多少学生荣获优秀称号等。在他们看来,优秀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杰作,尖子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成果。然而,当问到这些校长和老师,“清华、北大的学生是如何培养的?优秀的学生是怎样教育的?”他们却说不出自己为培养这些学生做了什么,也说不出自己靠什么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其实,这透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学校的产品是什么?

一、不能把学生看成学校的产品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一个小朋友造的句子是:“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笑话,但从生物学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提醒我们,孩子是父母繁衍的下一代,是爱情的结晶。如果一定要说学生是产品,首先应该归功于父母。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孩子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生物学基础是孩子一生成长变化的前提。其次,孩子出生以后到上大学,这近二十年的时光大多生活在父母身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最近,《男孩18岁前父母一定要做的100件事》一书受到热捧,也说明人们已深刻意识到:孩子优良的性格、健康的身体、美好的情商,开创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修养等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父母、家庭的教育和熏陶。

不能把学生看成学校的产品,意味着不能把学生的素质、学生的水平、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等看成学校的产品。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科尔曼通过调查发现: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因素,比如教师的经验、教材的质量、资源的种类、班级规模的大小、硬件设施的条件等恰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关系。学生的成功75%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而这些因素不是教师们能控制得了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劣不全是由他们的老师决定的,也不全是由他们所受的学校教育决定的。

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学校不是加工厂,教育也就不是工业生产。工厂生产产品,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对物体进行重新策划、设计与建构,是物体的改型或重新组合。对于物体本身来讲,是被动的,其命运掌握在工程师和工人手中。而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加工的物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命、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自身的事。其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是在外界的环境与条件作用下,经由多方面、多种类因素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的结果。正如生物学上“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和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一样,学生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学校中被动地接受改变,遗传基础、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无不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再次,学校是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场所,学校教育只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在教师的培养、呵护下,在同伴的合作、互助中,自由地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是学校教育帮助了他们,而不是教育塑造了他们;教育只是为人才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和支持,而不是提供了人才。因此,不能说学生是学校是产品。那种把学生当作产品来加工、塑造的教育,是反人性、反科学的,也是不人道、不道德的。

二、学校的产品也不是服务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立足于人变好,帮助人很更好地进行社会化,为人的发展服务。因此有一种说法就是“教育的产品是服务”,其实服务本身不是产品。马克思曾经这样叙述:“一个歌唱家为我提供的服务,满足了我的审美需要;但是我所享受的,只是同歌唱家分不开的活动,他的劳动即唱歌一旦停止,我的享受也就结束;我所享受的是活动本身,是它引起我听觉的反应。”歌唱家实现了对听众审美愉悦的服务,但我们不能说服务是他的产品,他的产品应该是他发出的美妙声音。也就是说,服务只能是功能,服务还需要一种“中介”产品来实现。同样,“促进人的发展的服务”只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实现这种功能也需要一种“中介物”,而这种“中介物”才是学校真正的产品。

正像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涂尔干所说的那样:“教育是成年一代向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预备的那一代人施加的某种影响。教育的目的是要唤起或发展儿童的身体、理智和道德方面的某些状态,这些状态是整个政治社会和儿童将必定要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环境所要求他们的。”那么,学校的产品就是为学生施加这种积极、正向影响的“中介物”,或者说,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正能量的“载体”。

如果一定要说教育就是服务,那么,也是学校通过创生和开发某些烙着独特印记、显着特有气息的“产品”,服务于“孩子的成长”,并通过这些产品,唤醒与帮助学生,为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成长培植“土壤”。

三、学校的产品是课程

英国标准协会(BSI)在为学校申请ISO 9000国际标准体系资格认证的指南中,对教育领域中的产品作了如下界说,即产品是“指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知识、理解力和个人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育人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事实上,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直接而现实的因素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也就是,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在于组织学生参与能够实现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从产品的角度,可以把学校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看作是课程。简言之,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教师的劳动是建设和开发课程。

1.挖掘环境课程,发挥课程潜力

校园环境是通过一定物化形态呈现的隐性课程。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载体而言,是学校文化的外化再现之一,是“形”,是学校的“名片”。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一所学校的校园、教学楼、教室、功能室、场馆等环境,学生每天都在“经验”着,怎样把这种经验改造、改组、改善成为能够为教育目标服务的隐性课程,是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着力思考的。学校要力求每一棵草木、每一块石头、每一条走廊,每一处门厅、每一级台阶、每一个角落,每一块标语牌,都能“润物细无声”,都能“于细微处见精神”,都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把教育内化成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2.聚焦活动课程,尽展课程活力

1)围绕“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在学生的每一项日常活动中,努力挖掘积极因素形成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升旗仪式、班会课、阳光大课间、晨读、眼保健操、卫生扫除、入学教育、团队活动、毕业仪式等,学校都应提出具体的课程要求。

2)践行“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思想,引导教师开发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如,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增加爱学校、爱自然之情;在感恩教育活动中,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尝试胸前反背装满书籍等物品的书包,体验妈妈养育的辛苦;精心策划毕业典礼,让学生在典礼上对老师说心里话,感谢教师的教诲等。

3)本着“爱好引领爱好”的思想,用好教师和社会资源,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如,传统文化与艺术类、运动与健身类、现代科技与技能类、综合实践活动类等,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围绕特色课程,呈现课程魅力

“农业时代竞争土地,工业时代竞争机器,信息时代竞争品牌。”当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反映在品牌竞争上,而要打造品牌,就必须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有特色课程作保证。当然,特色课程必须是惠及多数学生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受益,那充其量只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而已。比如我市濒临渤海,某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宝贝计划———渤海湾的贝类资源及保护”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及制作标本,调查贝类的应用,渤海湾贝类生态环境考查,软体动物的分类,贝类海鲜的食用安全等。只有通过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的课程,才能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而且是有个性的发展、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这才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才是学校最大的特色。

4.打造“第二课堂”,提升课程效力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第一课堂而言的,具体是指课堂之外开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密切联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更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地说,每个学科至少成立一个与其学科相关的学生社团,每一名任课教师都应是相关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每个学生社团在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如,某校生物学科开设了校园植物鉴赏、食品安全知多少、东营特色植物、茶花鉴赏与栽培、生命的密码、了解生命健康生活、植物组织培养、免疫与健康、食用菌栽培等“第二课堂”。

5.聚力学校课程,凸显课程功力

一所学校的特色是否鲜明,是否有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化的课程,即学校课程。也就是说,以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为指导,将学校现有的国家课程、兴趣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进行统整,构建其本校的课程体系。在组织实施中,努力让学生拥有课程选择权,为每一个学生优选最佳发展道路,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的自由充分发展。

如我市育才学校依据“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和“爱责同行、个性鲜明的阳光学子”的培养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对学校的课程按照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发展型课程和生活型课程四类进行了整体建构优化。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为:学科课程门类的整合、学科课程知识的整合、学生生活实践的整合、学生学习方法的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把享受“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之首,而且明确表示要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每一个教育人来说,这是鼓舞是鞭策,更是压力。对此,我们首先要厘清何为更好的教育,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如果说教育是一根扁担,那么一头挑着生命,一头挑着课程。今天的教育已越来越走向多元化并尊重选择,今天的学校必须开发创生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

 

(《山东教育》2015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