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莫“跑偏”

发布日期 : 2015-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吕爱军

 

如今,“以学生为本”已成为教师耳熟能详的热词。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学生因素,不可缺失了学生立场。但是,以学生为本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学生意愿,一味地看学生“脸色”,否则,很容易让我们的教育“跑偏”。

一、以学生为本不等于一味张扬个性

教育要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但这不能理解为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有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喊叫,而上课要求他们保持安静,不做小动作,这绝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时下,国人的素质不断遭到诟病,上车不排队,随地吐痰,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乱扔垃圾……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欧美国家的学生自由散漫,随心所欲。实际上,他们该守规矩时会自觉守规矩,如他们的课间很安静,他们不会随意丢弃垃圾。而我们很多学校的学生,课间在廊道里追逐打闹、大喊大叫,校园里的垃圾随处可见。教育学生心中要有他人,要遵守规则和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是对他们的成长负责。当然,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不能搞压服、强制,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

二、以学生为本不等于少数服从多数

教育要讲民主,遇事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但这不等于事事由学生说了算,事事由学生做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智不成熟,有时难以明辨是非,有时盲从跟风,有时缺少理性。比如,在选拔班干部时,学生常常仅凭个人的好恶、与自己的关系或学习成绩来选择,而无视同学是否真正具有管理、组织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让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可以采取先让学生推荐候选人、竞争演讲、约定试用期等形式选出临时班委,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他们的表现最终确定班干部。再如,一名学生经常与同学打架,有时扰乱课堂纪律,反复教育没有效果。于是,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投票决定他是留下来学习,还是请家长带他回家一周。结果,大部分学生投票同意将他带回家。这样的做法绝不可取,它有悖于我们的教育目的,对这个学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以学生为本不等于满足学生需要

教育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但这不等于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需要是人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倾向,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由于学生缺少理性,缺少长远的眼光,有些需要是出于一时的兴趣、爱好,图的是一时之快;有些需要是因为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产生消极的需求、意愿。很多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等,不喜欢上语文课、数学课,教师能如学生所愿吗?学生不愿意值日,不愿意做操,不愿意写作业,教师能如学生所愿吗?很多学生喜欢看粗制滥造、恶俗低俗的动漫作品,教师能如学生所愿吗?有时,学生的需要不等于他们的成长需要,有些甚至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教育是否能如学生所求所愿,主要看它是否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如知识、技能、思想、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教师就要坚持一以贯之;即便学生暂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于排斥,也绝不应轻言放弃。当然,教师需要尽心尽力,尽其所能,选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

四、以学生为本不等于师生一团和气

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但这不等于一切顺着学生,一味迎合学生。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教师不批评,不惩罚,一味地谅解包容;为讨得学生的欢喜,教师总是“一脸微笑”,一味地表扬褒奖;为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与学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其结果是,教师的一团和气不仅不会赢得尊重、感谢,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学生经常无视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犯错了,竟然与教师怒目相视、顶嘴;受挫折了,怨天尤人,甚至出现走极端的现象。而在课堂上,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味地肯定鼓励,学生说什么都不否定,这样只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对事实的澄清和对价值的判断,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教师不能靠迁就、施舍和退让赢得学生,不然的话只会“好心做错事”,得不偿失。其实,教师的人格魅力、博学多识、公平公正、教育智慧等,才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才是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五、以学生为本不等于以满意度为准

时下,学校考核教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看学生的满意度。满意度测评本无可厚非,一是赋予了学生发言权,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二是能从侧面了解一下教师的教育水平、能力与智慧。但满意度高低是否可以作为衡量以学生为本的标准呢?笔者发现,在一些中小学进行满意度测评时,语数外等学科教师的满意度往往很低;管理松散的班主任满意度较高,而管理严明的班主任满意度较低。经了解得知,很多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看教师有没有给他们带来压力,有没有满足于他们的“一己之私”,而不是看其有没有促使自己转变,促进自己成长。由于过分强调“以学生为本”,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这种情况:只是因为教师要求太严,或者其教学方式不符合个别学生的口味,便让一些学生产生不满,进而带头闹事,鼓动其他同学一起来刁难教师,甚至要把教师赶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教师,不应被学生所左右,应理性地对待学生的满意度测评,一要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晰努力的方向;二要坚持自己正确的教育行为,只是注意多做一些换位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矫枉过正,不可取;过犹不及,亦不可取。教师放下了“师道尊严”,一味地去迎合、讨好学生,那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一种畸形的“学生中心论”。唯有教师理解了“以学生为本”的真正内涵,“为之(学生)计深远”,并以此端正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的教育才是走在正道上。

 

(《山东教育》20153月第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