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性”与“情”

发布日期 : 2013-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泰安市第一中学   毕泗建

 

课堂教学上:灵性应对,富有诗情

语文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如能善于倾听,敏锐捕捉,巧于甄别,以生成性资源为契机引燃思维,让这些思维的火花成为生成的起点,将会奏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精彩乐章。

当然,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要有清醒的判断力,分析哪些生成有价值,哪些生成脱离了文本。学生突如其来的认识或问题可能是模糊的、片面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成”应小心呵护,抓住其中的合理内核,捕捉蕴含于其中的有价值信息,加以转换和提升,适时进行引导与调控。对于有价值的生成,要进一步拓展;对于浅表化的生成,要在肯定中引导;对于有偏差的生成,要在鼓励中补偏;对于有错误的生成,要在否定中纠误。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体会语文。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

富有灵性的语文教学,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就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充满灵性的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振奋、饱满、富有灵性的“情绪潮”,并浓化了信息的感情色彩,感情灌注于教学,犹如血液之充满全身,学生们进入到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进取的氛围里。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情感激荡,任思路纵横……如此绝妙的氛围中,知识比较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并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

课堂组织:柔性管理,富有温情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以人为中心”,依据共同的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它具有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权威来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学生的情感认同,即从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其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性。语文教学既可以看成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也可看成是与个性及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的情感力量和认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当一个语文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学识修养以及优雅的教学语言等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时,学生在这个教师的课堂中就会产生情感的趋向性,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信服无比,并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从而减少精力分散的现象,使语文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完成。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它体现尊重,承认差异。置身于知识至上、教材权威的旧教学模式不但让语文学习成了教材剖析、知识灌输的“机械运动”,而且也使语文这门原本充盈着人文气息和创造精神的学科蜕变成了言语霸权的文本模式和不痛不痒的人生说教。教学内容的柔性化要求“世界即课本”。语文是语言、文学、文化的综合,语文既要教会学生识字作文,更要教会学生明理做人。从广义上讲,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本身。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学习才是愉悦的,知识才是有温度的。

教学方式:慢性滋养,富有闲情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打造高效课堂,“高效”火了。通过高频率、大强度的语文课堂教学,再辅以大规模的课后训练来达到“高效”的目的,这成了某些语文教师和一些学校的常用手段。欲速则不达,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揠苗助长往往事与愿违。高效不等于速成,成长需要沉淀、积累,青少年的成长尤其如此。他们处在成长期,渴望向上、自由、奔放。然而,快节奏、高压力会使他们身心俱疲,不堪重负。这种以“快”为主导,简单、刻板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来不及思考、汲取、内化,更不可能有学习后的创新、创造。“快”让学生焦渴而倦怠,没有闲暇去品味语文这门艺术,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让语文流于肤浅庸俗。

在许多课堂上,我们会看到,教师往往精心设立多维教学目标,精确设定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抛出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精准提问,以帮助学生进行所谓的快速自主建构。如果某位学生抓耳挠腮、张口结舌,出现思维阻隔的“冷场”,影响到完成问题链的预设时间,教师就会武断地冻结该生的思考权和表达权,并立即搜寻理想的替换者;如果学生集体思维屏蔽,影响到实现阅读大跃进的进程,教师通常就会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亮出“蓄谋已久”且早已按捺不住的标准答案。教师无法容忍学生的“慢”,对“快”却情有独钟:几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几分钟快速思考若干问题、几分钟快速完成片段作文……一道道争分夺秒的学习指令、一次次衔接紧凑的师生互动,让我们领教了教学任性的滑稽与荒唐。

慢是一种态度,一份闲情,是着眼长远的淡定,是敢于放手的超越,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是静静耐心等待中的呵护与唤醒。对学生而言:慢是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是和心灵的对话,是细心品味成长的过程,是摆脱束缚的自由自在,是茁壮成长的欢欣喜悦。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更像是一个生命的生长过程,靠的是慢功,靠的是累积,而不是揠苗助长;应该是养育和培植,而不是灌输和训练。所以说,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慢”是一种本质化的学习状态。

我们应当以慢的阅读方式充满敬意地面对经典,应当是“慢慢走,欣赏啊”。这种慢的方法需要时间的长度,需要沉静,需要沉淀,需要一个人阅读一本书时深入地、翻来覆去地思考甚至是穷尽一生地持续叩问。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方式,体现了慢性滋养的智慧。提倡阅读经典,提倡青少年走近经典、热爱经典,为的是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塞林格语),静静地守望那种子一天天“慢出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守望它在缓慢的孕育过程中产生奇妙的遇合、勃发的活力和惊喜的发现。

语文教育应立足于慢,在渐进中夯实语文基础,在稳健中滋养学生心灵。语文是慢的艺术,不要让应试教育一叶障目,遮蔽了语文本性的氤氲。慢,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停滞不前。它是积蓄,更是厚载。无论是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语感的培养,思维、表达、实践能力的养成,还是人格、修养、品性的奠定,都只能在点点滴滴中努力地形成,在循序渐进中稳步地发展,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即便有一天突飞猛进,那也是长久积累,慢性滋养收到的功效。

真的,何时我们才能停下一味向前追赶的忙乱脚步,让孩子们谛视沿途的风景,谛听花开的声音呢?

 

(《山东教育》2013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