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哲理:名言释读

发布日期 : 2010-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省教研室 姜建春



  往往,我们因为蒙昧而需要启迪,我们因为无知而需要教诲,我们因为迷惘而需要点拨,我们因为懒惰而需要鞭策……于是,我们找到了名人名言,恭敬地聆听他们的声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释读】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应该记取的名言。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读来真有拔地通天的气势和宽厚温润的气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揭示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真谛,这就是进取、包容、坚守、友善与和谐。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成长进步、有所作为的根本所在。


  不仅如此,它所提供的不只是途径、方法、策略,更是信心、信念和信仰。它是光,照亮生命的前程;它是路,引导你走出迷津。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的今天,古老的中国智慧也为当今世界指明了出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释读】


  屈原(约前340-前278)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诗国的一颗巨星。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催人肝胆,震古烁今,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恒魅力”的诗篇。鲁迅誉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离骚》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入地的求索精神。楚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所遭受的冷遇、迫害,都不能改变他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不能改变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志节的坚守。诗中所展示的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构成了诗人无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和光辉耀目的美的形象,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爱国是无条件的,屈原精神之于今天的意义正在于此。“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肯尼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得当年大学毕业的留言簿上,同学们写下的多是这句话。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愿用这句话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同窗的勉励,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释读】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这句话应该成为读书人的座右铭。孔子酷爱读书,据说勤奋到连接书简的皮条都翻断了。然而使孔子成为孔子的,并不在于他书读得多,而在于读得入心入理。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读书的效益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而提高质量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思考。就是说看书要走脑子,即善于归纳、概括、分析、联想、想象,乃至创造。否则就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最终为书本所累,人所谓“书呆子”即是。至于“不学”,则诸事无从谈起。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释读】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拓二程(颢、颐)之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而“天理”全在圣贤的书里。因此,朱熹格外强调阅读儒家经典,并从中专门抽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定为“四书”,及至成为后世学子皓首穷经的“圣书”。


  但朱熹本人并不提倡死读书。在他看来,治学的途径,没有一个人不是首先探索事物的道理;而探索事物道理的主要方法,一定存在于读书之中。只有在读书中主动地思考、探寻,才能达于治学的目的。朱熹教学授徒五十余年,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他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被誉为“朱子读书六法”,对今天的读书者仍不乏指导意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释读】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此诗于上元二年(761)春写于浣花溪畔的草堂,时杜甫定居成都已有两年。


  读诗重在“诗眼”。此诗中,首联一个“知”字,尽写春雨体贴人意,在急需之时飘然而至,催发生机。颔联用“潜”“润”二字,摹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形情皆备,精深独妙。尾联一个“重”字,想象春雨过后,必是一片万紫千红,这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也因此,这首诗常被引来比喻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亦如“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然而遗憾的是,现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充斥了太多的显性“教育”———过分的说教与学业的重压,而恰恰丢失了教育的根本———爱与自由。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释读】


  陶行知(1891-1946)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因创办晓庄师范,从事平民教育运动而卓著于中国教育史册。


  德育始终是教育的根本,孔子所创立的博文约礼、修德于内,强调主体人格品行培养的教育观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陶行知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提出“建筑人格长城”,是坚守了教育的育人本质。中国教育自孔子之后,渐次趋于功利化与工具化。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素质教育和之后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新时期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巨大变革,也是教育向其本原的回归与升华。其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和谐,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立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取向和时代要求。陶行知有知,当引以为同志。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


【释读】


  管仲(约前723-前645)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注重经济,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此句是比喻,其后的“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乃是本义。


  管子的学识、才干和他被重用的传奇经历就是对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管仲早年做过商人,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色人等,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有《管子》24卷传世,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轻重》等篇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献。齐僖公死后,管仲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对抗,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曾为阻止小白即位而射杀之。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反用其为相,齐大治,终成春秋五霸之首。


  “包容”是中华文化绵延不衰、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包容而不断丰富、强大,因包容而得以改革,因包容而达于和谐。古语曰:有容乃大,有容乃强。国家、民族如此,我们个人的成长、成事也是如此。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和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


【释读】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教育家。此言应该作为教师的座右铭。把奉献作为快乐,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而为能将这奉献施予所有的人而快乐,则是人生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在此,苏霍姆林斯基的“他人”是应该理解为“所有的人”的。


  在琼尼·尼尔克森的新书《上帝在哪里》的出版座谈会上,周国平说:“在上帝的眼中没有残疾,每一个人都能够生活得高贵而伟大。”琼尼原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女,却在一次变故中四肢瘫痪。但她的精神却因了信仰的光芒而没有瘫痪,在后来的努力中,她成为一名作家并得到了康复。琼尼相信她的康复奇迹来自上帝的恩惠。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是否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上帝”,用他真诚的、无所不在的爱的光芒,哺育每一个阳光下的孩子,也能在最黑暗的夜晚或在最孤独的沙漠中,照亮每一个期待光明的心。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释读】


  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倡导者。


  一日清晨,国子先生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之后告诫他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这很有点像今天的一堂思品课和一场就业指导,听来亲切、务实、中肯。我们现在多讲快乐教育,有人甚至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的“苦”字改成了“乐”字。我们不怀疑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不同的也许只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以苦为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释读】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有旷世之才,却一生坎坷,几经迁谪,至贬海南,终老常州。然生性豁达,心胸宽广,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慨叹,亦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豪迈;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落寞,亦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之旷达。坚忍不拔,不只表现为视死如归、玉碎瓦全,亦表现为百折不回、留得青山,鲁迅称之为“韧性的战斗”。


  就普通人而言,更多遇到的显然是后者,那就不妨学学苏东坡,持一份操守,多一些豁达,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可做或能做的事情。就像苏轼,历史没有造就一位赫赫威名官吏,却成就了一位旷世文豪,还留下了一道名菜——“东坡肉”。幸也,非也,自有评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钱鹤滩


【释读】


  钱鹤滩是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因《明日歌》而知著于世人。翻开任何一本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录总是多而又多。的确,生命只有一次,时光不能倒流,这是人的无奈,也是人的价值。因此人们总是被告诫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无限的作为,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价值。


  珍惜时光,成就事业,不只是个态度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记不清是前苏联哪位科学家了,写了本吝惜时间的书——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都要对全天的时间做出周密计划,有时甚至具体到了分钟。就这样,他使自己的生命长度至少翻一番,也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就学生而言,周密的时间计划、合理的分配使用,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无疑是最好的珍惜时间的途径。记住,好的态度只有附着在好的方法上才会获得实际效果。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杰弗逊


【释读】


  杰弗逊(1743-1826),第三任美国总统,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伟大的英雄,被誉为“人民的人”。


  中国有句相类似的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利他与利己其实并不矛盾。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固然可敬,但提纯、拔高的道德标准也往往会因高不可及而导致无人能做,或是言行不——这样的德育我们已经做得太多。倒不如实话实说,在鼓励利他的前提下,承认利己的合理性。让付出者看到回报,让奉献者感到自我满足,让高尚的道德成为可以付诸实施的准则。比如我们可以换一个比喻,不再将教师比作春蚕或蜡烛,不再“到死”或“成灰”,而是看作一支可以添加燃料的火炬,用自己不断的燃烧传递火种,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础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巴斯德


【释读】


  路易斯·巴斯德(1821-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意志、工作,前两个词好理解——用顽强的意志去努力工作,显然是成功的前提。而巴斯德将“等待”与之并列,是出于何种考虑,他在等待什么呢?我想,一个应该是“时机”。齐鲁战于长勺,鲁国的曹刿就是机智地运用了等待而打败了强大的齐军——两军交兵时不贸然出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敌军气势已尽才一举击破之。追击时又待“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方逐之。这是“等待”的胜利。子曰:“欲速,则不达。”可相印证。


  另一个应该是“实事求是”。定政策、做决断、办事情要审时度势,要符合客观规律。不可盲目,不可强求,不可冒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反面例子,结果吃了大亏;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事求是,结果带来了巨大发展。家事也是如此,信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导致盲目早教,拔苗助长,结果却是输在了终点线上。子曰:“过犹不及。”信夫。


  冷静想一想,当我们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时,其实有多少事情、决策、行动需要等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释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


  道家讲无为,讲养生,讲顺其自然,讲绝圣弃智,主张返璞归真,因此庄子这句名言是劝人不要劳神做事的。连带上后面的内容,大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它是消极的,而宁愿将其解释为敦促人们努力追求知识,以赋予其积极的内涵。其实大可不必。


  庄子的思想里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充盈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在庄子看来,知识代表着外向的追逐,它的对象是外物。因此生命如果被知识(也包括功名利禄甚至道德)所牵引,也就意味着生命成为外物的奴隶,甚至成为殉葬品。对于生命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这很有些像西哲所谓“异化”。反观科举教育、应试教育对人的摧残、对生命价值的蔑视和对自由的扼杀,你不觉得庄子的话很有些道理吗?


(《山东教育》2010年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