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漂”的教育启示

发布日期 : 2010-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孙丰富 边心娟

  最近从《读者》上读了一篇叫《漂起来的石头》的文章,大意是: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能知道怎么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一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


  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份深刻。我被小孩子的童真和智慧折服的同时忽有所悟:如果我的学生遇到这个问题,他们会怎么回答呢?于是我将该问题抛向了我的学生。我在任教的四个班中共下发问卷120份,当堂收回120份。学生提供的答案主要有两种:A.把石头挖成空心;B.把石头放在塑料泡沫上。其中采用A办法的有40人,占被调查学生数的33.3%;采用B办法的有10人,占被调查学生数的8.3%。没有一个学生能想到“打水漂使石头漂起来”的方法。竟有35人什么办法也没有想出来!其实A办法“把石头挖成空心”就是轮船的模型,B办法“把石头放在塑料泡沫上”就是人坐船的模型,还有“打水漂”的办法,这些方法都来自于生活实际,但学生却联想不到。


  没有一个学生能想到用打水漂的方法使石头漂起来,这反映了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欠缺了什么?这个测试结果引起了我的深思。


  思考一: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问题。


  从上面的调查来看,我不敢说我们的学生个个缺乏创新思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创新意识、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拘泥于书本现成的答案,不善于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进行迁移,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狭窄,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像上面说的那个问题,在小学自然课和物理课上早就学过了,可一到实际生活中,为什么学生只想到了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想不到更好的坐船和打水漂的方法呢?我认为,不是我们学生的脑子笨,而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好几年了,但应试教育“死读书、读死书”的观念仍然存在。


  思考二: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问题。


  上面的调查也反映出我们现在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与生活联系不强,甚至是脱钩等严重问题。在过去,跳绳、跳房子、丢沙包、踢毽子……都曾经风靡校园。现在这些游戏在校园里已经很少见了。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玩,更不用去谈会不会玩了。”这是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如今学生只要进了学校就像进入了鸟笼,校园的围墙封闭了他们欲飞的心灵,应试教育折断了他们理想的羽翼。教师剥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他们脆弱的脊梁早早背上读书的重任。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教师的眼睛只盯着成绩、分数,忽略了孩子个体的健康成长,小小的身体和思想怎能承受如此之重?


  试想一下,如果当今的孩子们能够走出闭塞的教室,愉悦地亲近自然,走向社会,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增知识长才干,同时享受那份应该属于他们的童趣,他们还会不一心向学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倡导把孩子放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教育必须为生活服务。学校、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切实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进行适度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思考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周六上午学英语,下午舞蹈,晚上单管;周日上午学奥数,下午围棋。”这是隔壁家一名正在上四年级的小学生的周末学习任务。


  现在的大人们,都不同程度地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最看中的是考试的名次。如果自己的孩子考得不好,家长们轻者会责骂孩子,重者会鞭打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们越来越厌恶学习,恐惧考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家长回想一下,肯定会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的家庭条件都比我们家长那时的条件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却没有我们家长的童年快乐呢?春天,我们可以下河摸鱼;夏天,我们可以上树摸鸟蛋;秋天,我们可以在玉米地里捉迷藏;冬天,我们可以上山套野兔。这样的童年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啊! 


  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是美好的初衷,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会快乐生活的孩子,就不会快乐地学习。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不是否认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家长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漂起来的石头”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只有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实施人本化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才能真正造就出一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山东教育》2010年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