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伴我三十年
发布日期 : 2021-01-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陈文奎
我与《山东教育》结缘是30多年前的1989年。那年,我正好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学校偏居镇子一隅,在夕阳的余晖中,我常常独自立于飒飒的晚风中,望着校外莽莽苍苍的原野,千百遍地叩问自己:我的路,究竟在哪里?直到我漂泊的灵魂终于重新安顿于书中,我的日子才不再那样孤寂。而当时学校的图书室局促狭窄、藏书有限,教育类报刊更是寥寥无几,但《山东教育》赫然在列。我与《山东教育》一见如故,从此它陪我历经无数晨昏忧乐,它给了我知识,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力量,使我的生活逐渐有了灵动的暖色。
正是得益于《山东教育》等教育报刊书籍的濡养之功,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4年之后,我被调入城区中学任教;而工作13年之后,我又成为区教研室的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
经年累月,被《山东教育》等书报上那些精妙的文字所围拢,渐渐地,写作的欲望也在我的心中日甚一日地潜滋暗长。我企盼自己的文字也能变为沉甸甸的铅字,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2009年8月22日。那个红蕖满塘、鸣蜩嘒嘒的夏天,我有感于当时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内涵、重人文教育轻语言学习等弊端,写成一文,斟酌再三,终于将它投寄给了《山东教育》中学刊。这是我第一次向《山东教育》投稿。很快,我就接到了用稿通知:“经过认真审阅,您的文章《为语文课增加点‘语文味’》已决定发表在我刊2009年9月第26期,特此通知。”文章能在全国教育界的品牌刊物《山东教育》上发表,那种内心的喜悦自难抑制。
此后的2010年5月,我针对有些老师曲解新课改精神,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味赞扬的现象,写成了《警惕“捧杀”》一文。这成了我在《山东教育》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
而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我在《山东教育》中学刊上发表第三篇文章《守正出新,众妙归焉》的经历。
2010年12月底,由教育部原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首届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泰安举行。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执教了10节观摩课。这些课给我带来了强大的视听冲击和激烈的头脑风暴。活动结束后,在对课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写成了《守正出新,众妙归焉———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观感》一文。文章写好后,却又为向哪家报刊投稿而踌躇。当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一位有经验的同事说:“你何不再试试《山东教育》?”听他这话,我忽然想起《山东教育》有《教改探索》《教法与学法》等栏目,并经常刊载探究新课改、新教法学法的稿件,而我的这篇文章正好适合这些栏目的要求。稿件投出不久,就接到了用稿通知,文章刊发在了《山东教育》2011年6月第17期上。
谁曾想,后面还有令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当年9月份的一天傍晚,我接到一个济南打来的电话,接通后对方首先自报家门,说是我那篇文章的责任编辑。“我是专门向您道喜!您的那篇《守正出新,众妙归焉》已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了!您得到消息了吗?欢迎您继续向《山东教育》赐稿。”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文章能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是权威的认可,也是难得的荣光,这是我连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这意外的欣喜竟使我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了。
有老师得知我在《山东教育》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文章,于是就向我讨教在《山东教育》上发表文章的“通关秘籍”。这不免让我面有赧色,我只是发表了区区几篇小文,哪有资格谈什么“秘籍”?不过我还是愿意与他们分享我的感受:只要你的稿子接地气、富内涵、有新意,那么公开发表也就指日可待了。
借《山东教育》的平台,我的文章得以被《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得《山东教育》浸染,这些年来,我从地方报刊到国字号报刊,从一般期刊到核心期刊,一路播种,一路收获。我用我笨拙的笔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园地,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生活和精神世界。《山东教育》,让我感念不已!
(《山东教育》2020年12月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