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生命,反思人类

发布日期 : 2020-09-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仰望生命,反思人类

———《蚂蚱有故事》创作随感

杨福迅

我创作的《蚂蚱有故事》20193月出版,现在出版社已经第三次印刷,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9数字出版精品推荐名单、2019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等。

一、为什么要写蚂蚱?

近年来,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引发了农村的生态危机:耕种机械化、种植单一化,化肥、农药无节制滥用,飞机洒药,加之工业排污,导致以下后果: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动植物减少,生态恶化,人的各种恶性病增加。

2017年夏天,我回故乡,发现蚂蚱没了,非常震惊。在我的童年印象中,蚂蚱应该是田野中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也是最没有价值的昆虫。我于2017721日发表散文《蚂蚱没了,故乡病了》,一周时间突破了10+的点击量,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从犹豫到决定写。湖北科技出版社和我签合同的时候,给的时间是2个月,10月中旬完成书稿和拍摄200张以上照片,计划年底出版,并规定了违约条款。说实话,我当时很犹豫,毕竟这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并且科普文章必须准确无误,后来在写作过程中因为突破不了瓶颈,也有放弃的念头。但是我被湖北科技出版社领导的这种情怀和胸怀所感动。他们敢于信任一个陌生的作者,在浮躁的社会里,把目光对准弱小的昆虫世界,体现了一个出版社关注生命,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一种社会良心、社会责任。

我在农村长大,对故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小时候跟着母亲到河边割草,她教我认识各种野草和动物,平时也很留意。同时自己对生命也一直关注,也想在陌生的领域挑战一下自我。

二、怎么写好蚂蚱?

(一)搜集资料

国内资料奇缺,主要有两种:怎么消灭蝗虫,怎么养殖蝗虫,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国内没发现一本书,是把蚂蚱当作一个平等的生命,用心对话的,或者有,但我没看到。国外研究蚂蚱的资料比我们丰富一些,但也不多,并且和我们国家的品种也不一样。最终基本弄清了山东省的蚂蚱品种、生活习性、繁殖特点、分布范围等。

(二)寻找蚂蚱

我知道到农村、庄稼地里寻找蚂蚱已不可能,先到了离家不远的胶河。

胶河是高密的母亲河,流经高密东部,两岸水土丰美,人杰地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就诞生在河边。从前河面宽阔,鹭飞鱼翔,现在连续三年大旱,河水早已断流,河底变成了茫茫草原。

我原认为,胶河里不会有农药,两岸树不多,飞机洒药打美国白蛾也不会是重点,所以蚂蚱应该遍地都是。

然而,悉心搜寻了半天,我却失望了。

八月,正值最热的三伏天,下午没有一丝风,胶河底草高及腰, 如同蒸笼一般,汗水顺脸直向下淌,不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我全然不顾,弯腰在草丛间细细搜寻。开始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用脚扫一下,希望能看到蚂蚱蹦出。然而,草停止摇晃之后,仍然是静悄悄的。我不甘心,又找了一根干树枝,更大范围地拨拉。一下午的时间,仅发现了一只“梢末夹”,一只“油蚂蚱”,一只“土蚂蚱”,从前不是主流的“姑娘”倒有一些,也不是随处可见,“蹬倒山”则一直没见踪影。

我的同学提供信息说峡山水库坝外的玉米地里蚂蚱成群。峡山水库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当时亦因天旱的缘故,已变成山东最大的草原。

第二天五点半,天刚亮,我就与妻子起了床,驱车向百里外的目的地赶去。到了昌邑市地界,终于看到许多人在玉米地里捉蚂蚱。地面上、发黑的麦茬上、玉米叶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蚂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东亚飞蝗成灾,场面非常震撼。因为早晨刚刚下了小雨,东亚飞蝗还无法起飞,任人捕捉,任我拍照。

我寻找蚂蚱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亲戚朋友们都留意拍摄蚂蚱照片,一张张传给我。我的同事家住微山湖的一个小岛上,周末兴致勃勃地回家找蚂蚱,却是失望而归,但已经给她上了一堂深刻的自然环境课。

邹平法院的朋友说邹平的山上有蚂蚱,我周末去住了两天,果然拍到了不少蚂蚱,有的还是我没见过的新品种。

我留意观察了一下,邹平地势起伏,有大小一百多个山头,地里除了玉米、地瓜、谷子等庄稼,还有成片的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柿树、无花果树等果树,生物多样性比平原地区丰富得多,估计这也是蚂蚱存活的重要因素。

原来认为海边不会有蚂蚱。我在黄岛万达影视城写作的时候,在海边的草丛中竟然也发现了蚂蚱活动的踪迹。

(三)写作方法

1.书名的确定

写作的时候随手用了《蚂蚱》,后来又用《蚂蚱的故事》,还是感觉太客观,缺少生命的灵气。后来又叫《蚂蚱讲故事》,比较符合写作的形式。最后就在《蚂蚱讲故事》和《蚂蚱有故事》之间纠结,但《蚂蚱有故事》体现了故事的本质,是蚂蚱与生俱来的,不是我硬给加上的,所以写作的时候我尽量让蚂蚱自己去表现,让读者感觉不到作者的存在,更不能跳出来指手画脚,当然我做得还不够好。

2.书的结构

全书由六章构成,全部用了故事,分别是《开篇的故事》《一代飞蝗的故事》《二代飞蝗的故事》《蚂蚱和人的故事》《你知道的故事》和《最后的故事》,前三章写没有人类干预的自然界中,蚂蚱自己繁衍、成长、迁徙和死亡,后三章写人类到来后,从和谐相处到挤压蚂蚱的生存空间,最后导致蚂蚱消亡的过程。

3.叙事方式

开始我用一只真实的蚂蚱,用拟人化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很快就讲不下去了。因为蚂蚱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八十天,她看不到她的前生和来世,也看不透人类的行为对蚂蚱群体的影响。于是我就设置了一只生命有三亿多年的蚂蚱,也可以称之为“蚂蚱之灵”。她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越时空,她站在宇宙深处审视着我们这个星球,审视着自然界的变化,审视着生命的消亡,审视着蚂蚱世界,审视着人类社会。她在讲述蚂蚱的同时,随手可以把人类提溜过来调侃一番。如:“(蚂蚱)剩下最后一片草叶更是你争我夺,没草吃了甚至开始吃同类。其实不用鄙视我残忍,你也一样,‘人相食’‘易子而食’,也不是发生过一次。挣扎在最后的生死底线上,生命的本能都是首先保证自己活下去,谁也不用笑话谁,何况,你荼毒生灵,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再比如:“但我的单眼仅能感光,不像你,自诩能一目了然。我没有眼皮,所以不会眨眼,不会挤眼,不会抛媚眼,更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蚂蚱和人的对比,在书里俯拾皆是。

讲故事的蚂蚱自由了,作者就自由了。

4.写作坐标

我认为,一个作者应该有自己的灵魂归属地,也就是写作必须有明确的地理坐标,这样笔下的环境、文化、风俗、人物才能真实、统一。我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我的故乡———高密市阚家镇新民官庄,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书中河流的名称、走向,村中的古槐,还有一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充满感情。

5.写作特点

本书的定位是科普,所以首先是科学性和普及性,我又有意强化思想性和文学性。

首先是科学性。书中凡是能落到实处的数字、行为、习性等都有据可查,除了蚂蚱之外,还包括相关的动物、植物、地理、历史、气候等,除了查阅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还主动向在各方面有长处的人请教。我的故乡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庄,它所处的经纬度是多少?可能没有人测过。我后来找到一个专业人士,不知他用什么手段,找到了我们村,并且问我:“你想用哪个点作你们村的地理坐标?用你家的老房子怎么样?”我说:“我家的老房子代表不了我们村,就用我们村中央那棵六百多年历史的大槐树吧,他是我们村的象征。”所以,书中北纬362040秒,东经1193618秒是我们村大槐树的地理坐标。

书中提到了不少与蚂蚱有关的野草,尽管我用识图软件加百度基本确定了名称和功用,但心里仍不踏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中药主管药师马凤彩先生是高密老乡,在野草、中药材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我把所有的野草发给了他,他一棵棵进行了精心校订,让我看到了专业水平的高深。除此之外,我还对相关的鸟类、水生动物进行了考证。根据这些材料,成书之后,我又写了《故乡的鸟鸣》《故乡的野草》《故乡的水族》三篇散文。

同时瞄准科学前沿,提到了量子力学、十维空间等理论。

其次是普及性。我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没有昆虫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蚂蚱这类昆虫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性、与周围生态的关系,以激发人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而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蚂蚱专家。因此,通俗易懂、趣味十足是追求的方向,避免晦涩、艰深的专业写法,把科普作品写成专业著作。一本书,读的人越多,影响越大,作用相对就较大,普及的功能发挥得就越好。

再次是思想性。这本书从开始下笔,我就没打算仅仅讲蚂蚱的故事,而是想借蚂蚱这个生命载体,探索蚂蚱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界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试图回答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比如去借蚂蚱的口说:“我不知那是什么年代了,也不感兴趣什么朝代,这都是你根据自己需要起的名字,与我没什么关系。”我们人类为自己做的很多事情,当时很卖力,很在乎,然而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评判,又有多大的意义?

最后是文学性。我试着用文学的要求写科普,探索一条科普文学的新路子,让科学和艺术联姻,让科普作品在文学界和科学界都有一席之地。科学的终极目的是探索人的灵魂是从哪里来的,而文学的终极目的则是塑造、引领人的灵魂,途径不同,目标是一样的。

把所有的生命当人写,让人坐在被告席上接受低等生命的审判。如:“我是一只蚂蚱,一只有感情、有思想的蚂蚱。但在你的眼里,我和大象、蚂蚁没什么两样,只是一只动物,一个会动的物体而已,没有意识,没有感情,更别谈什么思想了。其实,我看你也是一样的,仅是一种会动、会吃的动物而已。”

因为几乎所有的生命都比我们人类来到地球上要早,他们曾经是这个星球的主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有人可能会说,蝗虫是害虫,吃我们的庄稼,应该消灭。害虫、益虫是以我们的标准来划分的,不是以各种生命在大自然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何况,有的生命在大自然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人类可能并不知道,甚至永远也不知道。

所以,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和仰望。

(《山东教育》2020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