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多导师育人机制的构建
发布日期 : 2020-06-08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庄增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心理、生涯等多方面的指导,鼓励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源联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对高中学生成长发展进行多维度、个性化指导培养。
新一轮高考和课程改革更加凸显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关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了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和选课制度,这就要求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实行全方位多维度联合导育不仅能够切实提高育人水平,更能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一、立足育人,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多导师育人模式是在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学业、心理、生活、生涯等方面指导。多导师育人机制以生活和心理指导为基础,以生涯规划指导为目标,以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综合素养为核心,以学业指导为载体,按照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域并进的原则,组织各类导师切实做好学生成长的思想引导员、课业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生活指导员、生涯向导员、创新启导员,助力学生全方位而有个性地成长。
二、重构系统,建立多导师育人体系
学校充分发掘高中、大学和社会等各种力量资源,拓宽育人途径,整合育人力量,重新构建多维度导师育人体系,在学业、生涯、生活、心理等方面开展多导师育人工作。多导师育人模式包括高中成长导师、高校学术导师、优秀学长导师和社会职场导师等多个维度。
(一)高中成长导师
基于双向选择和个性化原则,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等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每名导师在学业、生涯、心理、生活等方面对所导学生进行全方位、个性化指导。这是导师制的核心,是落实导师制的最重要力量。
1.学业指导方面
学业指导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学业指导主要根据高中各学科特点侧重对学生实施学习方法指导、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和科学备考指导,通过个性化精准指导,使学生认识自我、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品质。
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指导学生了解高中各学科知识的概况和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会有效利用时间,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选修学科课程;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备考。
2.生涯指导方面
生涯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最为薄弱的领域,在生涯指导的很多领域学生的发展需求均未得到满足,生涯指导应作为学校学生发展指导的重点予以突破。生涯指导主要侧重于自我认知指导、个性特长发展指导、生涯规划指导、职业定向和生涯准备指导、升学定向和升学准备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及能力;指导学生制定高中阶段个人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基本的职业体验;指导学生根据其个性特长,了解感兴趣职业的工作状况、职业要求和发展前景;指导学生了解相关大学的入学条件、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制定生涯规划,包括确定职业理想,明确知识需求,确定行动计划;指导学生了解大学招生中的面试内容、必备素质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根据升学规划合理填报高考志愿。
3.心理指导方面
随着学生身心的成长,心理健康指导已成为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指导主要侧重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能量高质量地成长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根据高中学段特征调整心态以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指导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指导学生根据身心成长需要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指导高三学生具备面对升学压力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抗压自我疏导方法。
4.生活指导方面
高中三年是学生由未成年到成年的阶段,很多高中学生开始了住校等集体生活,因此生活指导也是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指导主要侧重高中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技能指导、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指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能力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如何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和安全自救能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学会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合理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指导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生命观;指导学生具备尊重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二)高校学术导师
建立与高校联合育人的机制,能够促进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更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学术导师团队主要由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等组成。学术导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开设学术讲座。学术导师根据其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特长给高中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学术方向和科技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学科视野,并指导学生做好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2.指导学生进行微课题研究。学术导师对高中生的微课题进行个性化成长性学术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研究的实际需要,适当开放大学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指导高中生进行科学实验,培养高中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研究能力。
3.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学术导师根据学科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适当的大学先修课程,培养学有余力学生的学科特长,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工作。
4.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举办的假期学生活动营。每年的寒暑假高校都会开设各类学生活动营,学术导师应鼓励并指导高中学生进行科学选择,高质量参与,多层面提升。
(三)优秀学长导师
优秀学长导师团队由优秀大学生和校友学长等组成,这是多维度育人体系的有机补充和鲜活力量。学长导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成长经验分享。学长导师充分发挥年龄相近、经验鲜活等优势,通过成长讲座、经验分享、个案指导等方式开展助长指导工作。
2.学科特长指导。学长导师根据自己大学专业的优势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开展引领指导和课外辅导。
3.社团实践指导。学长导师要指导高中学生的社团活动,开展联合志愿活动,指导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社团品质、科学视野和实践能力。
(四)社会职场导师
在新高考和课程改革中,职业体验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学校要聘请学生家长、优秀校友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学生职场导师团队。职场导师的主要指导内容包括:
1.定期到校开展适切的职场讲座,并提供学生个案咨询。职场讲座通过行业认知、职场心得等方面的实际深度分享,为高中生的个人成长和生涯发展提供适切的帮助指导。
2.提供职场体验平台。职业实习体验能够使学生更鲜活地了解具体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行业前景、工作内容和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自我职业性向、职业动机、职业价值的测量和预评估,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
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有机推进,完善多导师育人路径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多导师育人模式由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开展工作。为了更好地统筹开展工作,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应隶属于校长室,包括校内导师团队、大学导师团队、学长导师团队和社会导师团队等组成。各个团队明确分工,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二)注重调研,制订科学工作方案
多导师育人工作要重视调研和培训,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各界人士的调查,及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沟通协调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开设校本课程,丰富导师育人体系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各个年级开设系列学生成长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划指导,并计入学分。
(四)加强过程记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要记录学生参与的各项重要教育活动及其表现,依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导师指导档案。
(五)加强团队建设,做好师资培训和考核工作
学校将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指导水平。各导师团队应及时优化导师组成,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培训工作。
总之,新高考模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多导师联合育人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各类导师应以生为本,多维度有机建构富有教育张力的育人场,共同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山东教育》2020年5月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