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杏坛论丛 > 正文

探寻“行走的课程”

发布日期 : 2022-09-2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探寻“行走的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混合式项目化学习校本课程开发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   王晓玲

项目化学习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素养要求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激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探索兴趣。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集中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在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基于项目任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学习和自主建构,生成知识和培养素养的一种学习形态。

项目化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让学习因需要而自然发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机会和经历,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促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沟通力。

济南燕山学校于近期组织学生奔赴章丘区某生态农场,开展了混合式项目化学习活动,探寻了一次“行走的课程”。之所以选择章丘区的这个生态农场,是因为农场里虽有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但社会知名度不高。通过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接轨,发现并改善存在的问题,积极宣传农场以提高农场知名度,帮其实现经济效益,这也是每个项目化成员探寻的项目导向。

在生态农场,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持人,也是主要的参与者。在广阔的自然天地里,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捕捉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和话题。例如他们发现了诸多需要改善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动物家禽的铁笼屋舍杂乱无序,可以融入环保生态理念,设计3D动态模型;鱼塘就是一个孤零零的水池,可以结合休闲娱乐的思路,予以绘图改造;每个园林景区缺少路径的引导,可以整体规划,设计新颖醒目的路标;拥有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的生态农场,如果作为学生的活动实践基地,该如何设置活动课程,才能使学习资源得以更好地运用和迁移……

活动过程中,在真实的农场现状和理想的宣传推广之间,学生们要学会建立相互的关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初步观察后,再进一步筛选,依据就是现象背后的实用价值。所以,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架构这些探讨的问题和他们所学习的各科知识规律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规划、改造、宣传、推广的目的,学生们初步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设计规划。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怎样进行决策分析?学生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就能实现学习资源的迁移,所以教师后续带着学生团队又去了生态农场两次,进行反复的实地调研。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复盘,再思考,再建构,再次询问农场工作人员,和同伴分享到底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我们所说的素养导向下的项目化学习。

反复查看现场、集会研讨,最终分组策划,在此过程中,参与成员迅速成长,取得的成果也相对丰富而多元,体现了较强的调研、创意和集合产出能力。例如设计了3D动态模型,开发了劳动课程任务单,研制了《跟着课本游农场》的系列微课,绘制了农产品的宣传标识和包装盒,制作了农场的风景宣传片。

此次项目化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在课本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了链接,在体验中反思,设计出了可以在真实世界中展示和验证的项目成果,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关学科领域的学习主动性、社会交往技能等都是很好的促进。

 

 

(《山东教育》20229月第33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