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杏坛论丛 > 正文

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的幸福感动课堂

发布日期 : 2020-03-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王立新

什么是幸福感动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一份感动,因感动而触动自己内心的认知,从而自我转变与成长。

幸福感动课堂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内心认知需求构建的内省化课堂导学方式和唤醒策略。幸福,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状态;但它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促进健康成长的内在环境。只有幸福了,才会真正自由成长。每个人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敢也不愿意轻易改变,因为改变是痛苦的。真正的改变是源于内心的震撼、触动和唤醒,这就是“感动效应”。幸福感动课堂包括两个磁场。一个是幸福磁场。通过创建和呈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幸福情境、幸福故事和幸福体验,采用温暖与笑容、热爱与激情、关注与包容(发现与引领)、成就体验、舞台展示、未来根植六大幸福设计策略,为学生创建全课堂幸福生活环境。幸福既包括温暖体验、被爱关注、关爱期许、危情帮助、生命感恩,也包括历练蜕变、压力成长、爱心矫正和华丽转身。另一个是感动磁场。通过生活磨难、父母艰辛、辛酸故事、身边温暖、求生互助、生命解析、灾难有情、亲子叛逆、苦涩成长、不幸精彩等体验式设计来触发内心认知,使学生在反思阵痛中自我改变。幸福磁场搭建的是一个积极快乐的外在情绪环境,感动磁场却是引发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心触动环境。幸福感动课堂的设计是基于“163幸福感动线”和“5+1基化学习模型”实现的,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在这个模型的框架中完成的,即在感动的引领下和幸福的磁场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幸福与感动是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内外因素。只有幸福了,学生才会爱上学习,才会拥有无穷追求知识的力量,才会满怀期待拥抱未来,才会敢于向一切挑战。只有感动了,学生才会触动心灵、触动认知,发自内心地自我追求,主动求索、真正反思、彻底改变。幸福感动教育引领学生遇到未来最美的自己,使每个学生全面地发展和健康地成长。学生在构建优秀品格和价值认知中,形成对未来的梦想规划与路径设计,从而主动学习,爱上学习,带着来自内心的成长需求去学习。

一、价值与梦想规划是幸福感动课堂的目标路径

一切的课堂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除了知识素养外,还包括生命价值、梦想追求和人生规划。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没有动力的,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没有方向的,没有真正内省的生命理解和价值追求是没有远方的。

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学习导学模式。把初中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全部整合成一个项目“我的初中生活”,然后把三年知识体系全部整合在这个项目中,用学生自己的生活引领学习的发生和构建。比如把Front Page网页学习和因特网知识整合成“我的个人网站”设计,在网站设计中引领学生建立职业梦想和人生规划;把数字化视频整合成“我的校园VCR”,通过编剧录制学生的校园故事,然后进行数字化视频处理,引领学生阐述梦想和未来发展,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理解与未来追求;把微信自媒体和挖掘数据中的价值整合成“我的成长电视台”,通过网络电视台建立个人成长规划路径和Excel成长大数据;通过QQ时间线记录自己每天的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了“八点成长评价体系”,即梦想、孝爱、规划、学习、礼仪、卫生、读书、自律。用梦想引领,用孝爱构建,用规划设计,形成爱上学习、讲文明礼仪、干净自律、热爱读书的习惯和品质。在班级内制定了“梦想墙”和“八点成长图”,让学生每天能看到自己的梦想和进步,每天能看到20年后精彩的自己,带着梦想的力量学习与成长。

二、品格培育是幸福感动课堂的第一品质

教育不只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传授中培育学生优秀的品格,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就是给学生一个幸福的成长、科学的规划和美好的未来。一切知识只有建立在生命发展基础之上才有意义;一切文化只有建立在社会责任和国家发展基础之上才有价值。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我的初中生活’项目学习”导学方式,把初中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全部整合在一个项目中,然后把初中三年所有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呈现出来。比如数字化音频,就设计成学生的小项目“我的音乐唱片”;把文档编辑与排版设计成学生的“我的个人海报”;把数字化视频设计成“我的校园VCR”;把Front Page网站编辑设计成“我的个人网站”等等。在每个小项目的导学中,采用五步设计法:一是品格情景设计。在情景设计中,利用学生的生活项目背景进行品格渗透和项目问题思考。二是生活追忆。在生活项目中反思经验,分解任务,设计探索路径。三是工具软件探索体验。利用技术工具进行项目实施。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需要借助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四是品格反思与碰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通过同伴交流和讨论会,反思自己的成长与收获,是否达到了项目的品格目标和能力目标。五是技术生活使用与品格养成。使技术、品格与生活连接,把技术与品格植入生活、运用于生活,实现有效生活指导和促进生活水平提高。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学习是在生活实践和自始至终的品格培育中体验完成的,这种培育是通过内心唤醒与生命触动实现的。

三、给学生创造幸福与感动的成长环境是首要任务

幸福,是一个人的生命追求;感动,是一个人的成长塑造。只有幸福了,学生才会爱上学习,才会拥有无穷追求知识的力量,才会满怀期待拥抱未来,才会敢于向一切挑战。只有感动了,学生才会触动心灵、触动认知,发自内心地自我追求、主动求索、真正反思、彻底改变。

为了给学生创建幸福感动课堂,我设计了62F幸福感动框架。“6”即在一节课上做好6件事情。一是构建学习过程的三个节点,每个节点利用1分钟让学生冥忆、体味、反思,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幸福感动体验,增强学习的幸福感动指数,形成人格健全、品德优秀、学习积极、能力卓越、理想清晰、未来执着的生命品格。二是打造激情飞扬的微笑凝思情绪感染。教师必须用激情唤醒学生的激情,用微笑带给学生亲切和温暖,用凝思给学习以庄严与认真。三是创设自由宽松的辩证批判式体验情境。针对学习中的焦点问题,给学生辩论的话题,引领学生在思辨中理解、感知与提升。四是把知识植入生活事件触动。知识只有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才变得有价值和意义。五是引领学生进入深度体验与触动。六是“唤醒式幸福”与“触动式感动”的分享与深化。“2”是指在每次幸福感动之后,引领学生反思一个问题,体验一个活动。这个问题是,今天的触动告诉我们要具备和养成什么样的品质?然后由学生设计一个活动去培育和体验这种品质,同时完成知识的实践性掌握和检验。最后的“F”代表着教育的一种持久的热情和火热(fiery)。教师必须是一个时刻传递信任和热情的感情磁场。当然,课堂知识会贯穿在整个活动框架内,实现体验式学习、实践性学习、唤醒式学习与内化式品格植入学习的结合。

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画图”和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中,我用了凝思式情绪导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名称是“发现父母之‘美’”。要求学生通过平常的观察和记忆,用PS或画图工具描绘出一幅能体现父母辛苦与伟大的美丽画面,并且对画面体现的父母之“美”进行深度解读,最后引导出孝爱父母、关爱父母、为父母承担的优秀品质。本节课共5个步骤。一是回忆“父母之‘美’”(3分钟)。二是根据导学框架自主学习工具使用方法,同时描绘“父母之‘美’”画面(30分钟)。三是解读与分享父母之美(5分钟)。四是优秀发现———如何照顾我们的父母(3分钟)。五是优秀行动———我为父母做什么(4分钟)。

培育一种品格,种下一种习惯,修炼一种能力,塑造一个梦想,规划一个路径,成就生命价值。这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幸福感动课堂”。

(《山东教育》2020年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